第一百零四章(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母后。”  

李弘终于看到大殿中的母亲。  

正如多年前一样,武媚娘端坐于桌案前,正批阅着奏折。  

她身披明黄的衣袍,若不仔细看,几乎会以为那是大唐皇帝。  

一抬头,眉心一点丹朱,两眼明如秋水。  

明艳得不可方物。  

沉重的政务,不但没有熬干武媚娘,反而令她像是充满露珠的花朵,越发艳丽起来。  

不得不承认。  

有些人就是天赋,天生的政治生物。  

越是执掌权力,就越是年轻,精力旺盛。  

武媚娘正是这种人。  

这一点上,纵是太宗和李治,都比不上。  

“母后!”  

一见到武媚娘,李弘眼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连日来的辛酸、恐惧、孤独、委屈,随着泪水一同涌出。  

“弘儿,怎么了?来,过来让母后看看。”  

武媚娘诧异的停下笔,向李弘招了招手。  

“母后…”  

一向守礼的太子,此刻忘记了平日大儒们的教导,忘记了身为太子的礼仪。  

他提着衣裾,几乎是飞奔到武媚娘身边,跪在她的脚下,抱着她哀哀哭泣:“母后,死了,死了好多人,儿臣…儿臣好害怕…”  

武媚娘起先还保持着耐心,待听到太子抽噎着讲出经过。  

脸色顿时一沉,叱道:“不许哭!你是国之储君,你是大唐的太子,如今的监国,哭什么?”  

“可是母后,关中…关中士卒,还有百姓…”  

“不过是死些人罢了。”  

武媚娘冷静的道:“天下何处不死人?大唐百姓千万,就算关中死上一些,也不伤筋骨,何况百姓就如韭菜,过些年,又能生出来,何须如此?”  

这番话,将自小受孔孟之义教导,受李治教导的李弘,听得呆了。  

“母后,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他一时说不出来。  

但李弘本能的感到不对。  

这与父皇,与那些老师往日教导截然相反。  

不是说水能载舟吗?  

为何在母后这里,变成了韭菜?  

好像人命只是数字一般,冰冷无情。  

武媚娘还在淳淳教导:“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大唐的皇帝,就如军中统帅,必以铁腕治国。正所谓慈不掌兵,岂能有妇人之仁。”  

李弘更加懵了。  

这一刻,他竟分不清自己与母后,究竟谁是妇人,谁是男儿。  

仿佛此刻的武媚娘,又回到当年在太宗面前,手执钢鞭驯马的时候。  

若这马不听话,便用针刺它,用鞭子抽它。  

再不听话,以大锤锤它。  

若还不听,那打杀便罢。  

这般刚烈的话,简直难以置信,是从一个少女口中说出。  

数十年来。  

武后母仪天下。  

以无数柔情胸怀,包容皇帝,以过人的手段,统驭后宫。  

以过人的精力,辅助李治理政。  

以致于连李弘都忘记了,自己的母后,是个什么性格。  

那是外柔内刚,手段极为酷烈的武后啊。  

据闻母后早年曾入感业寺为尼。  

但为何,为何…  

李弘低下头,用衣袖擦拭着脸颊的泪水。  

“母后…”  

他声音低沉:“我想念父皇了,能否让我见见父皇?”  

在这一刻,他无比思念父亲李治。  

大唐圣人。  

尽管,与母后相处的时间更多。  

尽管父皇有很多个儿子。  

但无疑父皇最疼爱的是自己。  

也对自己寄予最多的存望。  

自从去岁那些事发生后,李弘已经很久不曾见过李治。  

平日里都是极力忍住。  

直到现在,在内心彷徨。  

在对母皇感觉变得陌生后,他忍不住,提出想见父皇的要求。  

武媚娘一时沉默。  

李弘诧异的抬头看去,却见武媚娘幽幽叹息道:“弘儿你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母后?我只是想见见父皇,想向父皇请安。”  

“太子殿下。”  

一旁传来一个宫女清脆悦耳的声音。  

李弘转头看去,认出是武后身边的小侍女,名上官婉儿。  

此女身骨娇弱,年纪虽小,但已显出美人胚子。  

生得细眉甜目。  

眉心以朱砂绘有花瓣,夺人眼目。  

方才注意力全在母后身上,对殿中其她人,一时倒没在意。  

只听上官婉儿微微一礼道:“皇后日理万机,已是极忙碌了,今日处理奏折,足有五六个时辰,到现在还水米未进。”  

“母后…”李弘不由一怔,心头又是愧疚。  

和母后比起来,自己受的那点苦又算什么。  

居然在母后面前痛哭流泪。  

难怪母后叱责自己。  

只听上官婉儿继续道:“若太子真有孝心,就先回太子府,让皇后歇息片刻,可好?”  

小宫女说这番话,有些僭越了。  

不过既然武后没有开口阻止,那便代表了武后的意思。  

李弘心下有些发急,叉手行礼道:“儿臣不敢耽搁母后休息,还请母后准我探视父皇。”  

前年的那番变故。  

萧礼带人披甲上殿。  

言及要保太子登基,实乃大逆不道之言。  

在那之后,李弘被短暂囚禁了数日。  

直到洛阳那边传来消息。  

圣人李治病重,命李弘监国,皇后武媚娘辅政。  

军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