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生死劫(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从他的喉咙间,猛地喷发出激烈火焰,化为火焰长剑,横扫四面八方。  

但凡被潘思正火焰扫到的地方。  

融金焚地,万物尽赤。  

这一剑,乃是道家真元所化。  

比之之前的离火更胜三分。  

就连苏大为都不敢轻撄其锋。  

几乎同一时间,刘道合张口喝道:“九天玄元,雷声普化天尊!”  

青山直插云天。  

在那云天高处,阴云翻滚。  

一记惊雷。  

天地、山川,八百里秦塞,身后的泰岭,仿佛混元在一起,化作层层叠叠的巨力磨盘,向着苏大为不断碾压。  

天空中的惊雷化作万丈长鞭,不断鞭鞑大地。  

劈向苏大为。  

潘思正的火焰长剑,席卷如龙。  

在阵中杀伐四方。  

“此阵,借天地之力,借秦川龙脉,最能毁人神通,坏人根骨,名困仙阵!”  

“苏大为,就算你是二品异人,能敌这天地之力吗?”  

“你…”  

刘道合的声音戛然而止。  

只见电光长鞭,火焰长剑,以及百里秦川地气杀面,在距离苏大为五十丈外,一齐顿住。  

仿佛苏大为身边,有无形的力场护住。  

那是…  

开国县公,二品异人,苏大为的领域。  

在五十丈内,浓烈的真元之气,化作汪洋大海。  

其中隐见一头巨鲸遨游。  

巨鲸长歌。  

一道雪白的气柱,直冲上天。  

气慑三十三天之外。  

轰隆!  

苏大为一脚踏地。  

大地惊颤,如地龙翻身。  

潘身正和刘道和等道人站立不稳,只觉如踩在巨浪之上,翻倒一片。  

这一脚的力量,直透九十九地之下。  

苏大为不慌不忙,将双手在胸前合抱。  

如抱太极。  

“玩道法?我也会啊。”  

“昔年袁守诚传我一术,名曰坎离水火中天决,颠倒阴阳,错乱乾坤。”  

“还请诸道品评。”  

只听哗啦一声巨响。  

霎时间,天化作地,地变作天。  

天地颠倒。  

只有苏大为的声音如九天之外,袅袅传来。  

“你们要杀我,所以我杀你们,也很公道。”  

公道?  

刘道合与潘思正的一张脸,霎时失去颜色。  

头顶上方,碧波万倾。  

那头鲸正遨游九天之外。  

一声长长的鲸鸣。  

万丈巨浪,自天垂落。  

大地迸裂,无穷无尽的三味真火,席卷而上。  

而诸道士置身其中,如在老君炼丹炉。  

“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给我炼!”  

炼铜?!!  

诸道士一片尖叫。  

完了!  

叶法善踏足陈仓入口,看着眼前炼狱般的景象,只觉得一股寒气直冲头顶。  

目光所及一切,全都化为黑灰。  

厚厚一层黑色灰烬。  

不知焚化了多少生灵,才有这种东西。  

这不是寻常的灰,而是“劫灰”。  

传说天地覆灭时,万物破灭才有这种灰烬。  

没想到,居然能亲眼见到。  

叶法善心情沉重,向前走去。  

他看到灰烬之中,隐隐有两尊人形,守在山口。  

脚踏劫灰,缓缓走近。  

“道兄!”  

叶法善悲呼一声,向着两尊人像行稽首礼。  

虽然只剩人形,但他仍一眼看出,这两人,正是潘思正与刘道合。  

他们生机断绝。  

被劫火焚烧。  

若是常人,早已化为劫灰。  

但潘思正与刘道合,俱是三品异人修为。  

只差半步,便能碰一碰地仙之境。  

就算身死道消,一身玄通,仍护着形体不散。  

在那寂灭之火中,保住了道人的法体。  

叶法善身后,各宗道门大能,向着潘思正与刘道合的法体,一齐行礼,长声叹息:“福生无量天尊!”  

一阵微风吹过。  

地面劫灰浮动。  

两尊人像上的黑灰被吹散,露出晶莹琉璃之色。  

“将两位道兄的尸身收敛吧。”  

叶法善面露悲悯。  

这都是道门大能啊。  

为了拦住苏大为,一日之间,尽乎灭门。  

“叶天师,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一名道人走向叶法善,正是任真子:“还要追苏大为吗?再往前,可就入汉中了。”  

“先停下收敛尸骨,再传信给洛阳。”  

叶法善苦笑:“不是我等不尽力,要想留住苏大为,只怕,道门也会元气大伤。”  

“听说那些沙门也在找苏大为,要不,让他们去?”  

任真子试问道。  

叶法善良微微沉吟,拈须道:“先传消息回洛阳。”  

金牛道。  

传闻昔年秦王想要吞并古蜀国。  

但又因蜀道艰难,于是诈称要送一头能生金的金牛给蜀王。  

于是蜀王令五丁力士开山。  

逢山开山,遇水搭桥。  

终于在万丈绝壁之上,开凿出一条栈道。  

名为金牛道。  

后秦人自此道入蜀,古蜀遂灭。  

苏大为走在金牛道上。  

脚下是万丈悬崖。  

身边是白云翻涌。  

他的心却越发沉静。  

这一路上,遇到多少险阻,杀了多少人,已经不记得了。  

只有寻回聂苏的念头越来越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