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沐佛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物。”  

苏大为伸手过去,拍了拍小男子狄光嗣的肩膀,赞道:“骨骼精奇,是练武的好材料。”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苏庆芳秀眉微微一皱,接着舒张开来。  

她心道:自己苏家本就是武勋出身,如今与狄郎君有二子,现在还怀了一个,将来总有一个,要继承家学吧?  

眼见光嗣喜欢刀枪武艺,也到了该寻名师的年纪了。  

要说狮子身手也不错,还有异人本事,但若与苏大为比起来,又远远不如。  

心里想着,她脚下轻踢了一下狄仁杰。  

嘴巴向狄光嗣呶了一下。  

暗示自家郎君。  

看看自家儿子,方才阿弥夸光嗣骨骼精奇。  

阿弥一身本领远超狮子,若有他指点光嗣武艺,日后光嗣说不定也能当万人敌。  

你看咱们儿子这么可爱,你老婆我也这么贤惠,我这个暗示这么明显,你不会不明白吧?  

狄郎君正与苏大为肩碰着肩,指点着白马寺中的香火,说着沐佛节的趣闻。  

被苏庆芳脚下一踢,愣了一下,狐疑看了自家夫人一眼,点点头,转头接着与苏大为说话。  

苏庆芳竖起耳朵。  

只听狄仁杰道:“不想洛阳白马寺香火如此鼎盛。”  

“是啊,看寺中的香火,直冲上天,有点可怕…”  

“阿弥,你也这样觉得?”  

狄仁杰顿生知己之感,拍掌道:“这里这么多人,若是走水,真不知会添多少乱子。”  

“呃,大兄我和你想一块去了,万一失火,不光庙宇遭殃,这么多游人,只怕会出大乱子。”  

“不妨事,你看这两边巷道,只要给我几个人,站在高处便能一瞰无余,再置数口大水缸,准备好沙土,保管安如泰山。”  

听着狄仁杰与苏大为侃侃而谈。  

苏庆芳先是愕然,接着是捂住额头,感觉太阳穴在突突跳。  

她嫁给狄仁杰后,以前的火爆脾气已经收敛了许多。  

但有时候,还是会被狄仁杰气得七窍生烟。  

郎君什么都好,但就是有一点,未免太过刚直了,许多女儿家的心思,他就那么无视了。  

刚铁直男妥妥的。  

“郎君!”  

苏庆芳脸上带着迷人的微笑,玉足落在狄仁杰的脚背上,足跟左右旋转。  

“嘶”  

狄仁杰一个激灵。  

庆芳,这是怎么了?  

是不是我哪里说错话了?  

可怜日后断案如神的大理寺神探,此时在娘子面前,只是一个宠妻狂魔罢了。  

待要发作,可一想到自家娘子那双铁拳,万丈雄心立时凉了。  

还记得成婚不久,自己与庆芳有过盐甜之争。  

结果庆芳说不过,情急之下,上来一个贴身靠。  

他平日里也有打熬筋骨。  

自问等闲三五人近不得身。  

但是在苏庆芳一靠之下,整个人立刻飞出。  

直接被砸进墙里。  

还听到自家老婆得意洋洋的吹嘘:“妾身这就叫打人如挂画。”  

自那以后,狄仁杰就死了和媳妇理论的心。  

老婆永远是对的。  

如果家中有纷争,请参照此条。  

狄仁杰苦笑一声,向苏大为投以歉意目光。  

虽然还想与贤弟你讨论一下安防和破案问题,但是先哄哄自家婆娘。  

不然今晚只怕葡萄架要倒了。  

“庆芳,你…”  

话音未落,陡然听到人群中传来呼叫。  

起先只是几个人,接着是数十,数百,乃至整个白马寺前的长街上,如山崩海啸一般。  

顺着喧闹叫声看去,只见白马寺中,不知何时一道赤橙火光冲天而起。  

“真的走水了!”  

“不是吧!”  

苏大为与狄仁杰两人对视一眼,两人同时觉得头皮发麻。  

一股寒气从脚下冲起。  

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才是圣人颁布免除霄禁第一日,便发生这种祸事。  

眼下白马寺前,游人只怕成千上万。  

这火若烧起来,不光会引发附近建筑大火,只怕人群乱起来,一但踩踏,便会死伤惨重。  

圣人刚刚迁都,若出这等事,只怕又要被言官抓着做文章。  

天下本就因迁都而动荡…  

“狄大兄,我去看看就来,小苏,你帮我照看大兄。”  

苏大为低喝一声,不待众人反应,向着着火的白马寺奔去。  

此时游人已经反应过来。  

呼喊声里,纷纷避让大火,有些受惊的百姓,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被人推挤着倒卷而回。  

整个情况,如同营啸一般。  

尖叫声、哭喊声,正在迅速扩散。  

妻子找不到丈夫,丈夫找不到孩子,孩子找不到父母,混乱混乱混乱。  

“阿兄!”  

聂苏喊道:“我同你一起去!”  

声音才喊出来,已经不见了苏大为的身影。  

苏大为完全是逆着人群奔向大火的方向。  

若是常人,被人群一冲,早就身不由己被裹挟着退下了。  

但他乃二品异人。  

已达传说中“地仙”之境。  

身子一晃,人群波分浪裂,地面如龟蛇起伏。  

只是微露缝隙,苏大为一步跨出,便已消失不见。  

如同佛家神足通般。  

狄仁杰将怀中幼子光远塞给苏庆芳,撸起袖子厉声道:“我也去!”  

“庆芳!”  

他看向妻子,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