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翻地覆(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香料、首饰、绸锻每日都要由外面源源不断的送进来。  

所以对这种马车,倒也谈不上多意外。  

“送什么的?”  

“给贵人们送柴薪和鲸油。”  

为首驾车的是一名突厥人。  

看他宽面阔耳,一脸笑容可掬。  

伸手入袖中取出令牌交给上来的金吾卫验看。  

伸手间,不动声色的将一块小碎银,塞到金吾卫的手中。  

后者心领神会的一笑。  

“头儿,没什么问题。”  

简单的验看过后,负责检查的金吾卫向程处嗣和苏庆节挥了挥手:“这是常往宫里送柴薪的胡人,我们都熟悉,令牌也对。”  

随着大唐的扩张,草原上的一个个部落,包括突厥都臣服,被纳入大唐。  

在长安,有不少胡人从事各种职业。  

包括向宫里输送物资。  

所以并不算稀奇。  

闻言,程处嗣略微紧绷的心情放松下来。  

侧了侧脑袋:“没问题就过去吧。”  

“等等。”  

就在此时,苏庆节突然出声,打断了程处嗣的话。  

“怎么?”  

程处嗣吃惊的看向他。  

苏庆节轻轻握住横刀刀柄,目光冷冽的在驾车的胡巴,及他身后的那些马车逐一扫过去:“什么时候,给宫中送柴薪,也用到这样的好马了?”  

这话,令程处嗣和一帮职掌门禁的金吾卫均是一惊。  

而马车上的胡人,则不由同时脸色微变。  

驾车的胡巴心里暗骂一声,百密一疏,没想到在这里却露了破绽。  

心中虽惊,但他面上一点不露,从马车上跳下来,向着程处嗣和苏庆节的方向,叉手行礼道:“几位贵人,请容禀…不怕贵人们笑话,小人以前在突厥,也是个小头人。  

现在归入大唐,家里没有别的余财,也就是有些良马。  

自从做了这运货的生意,就把家里的马用上了,也省得它们白吃草料。”  

胡力安从另一辆马车上跳下来,以手抚胸道:“我们的马不仅拉车,也拿到西市上卖,几位贵人如果有意,可以去西市寻我们家,家里还有不少好马。”  

这番话说出来,令原本紧绷的气氛缓和下来。  

程处嗣看了一眼苏庆节,主动踱步上去,用刀柄挑起马车后的货厢,逐一看过一遍。  

他甚至还伸手拍了拍车上的货桶。  

听了听声音。  

“确实都是柴薪和鲸油。”  

“嘿嘿,咱们给宫里已经供应半年了,断不会出错的。”  

程处嗣看了一眼苏庆节,微微点头,转向马车挥了挥手道:“走吧,放行。”  

“谢过几位贵人。”  

胡巴和胡力安笑逐颜开,一齐行礼。  

胡力安上前,不动声色的将一件东西塞给程处嗣。  

“贵人还请笑纳。”  

程处嗣伸手推拒。  

这些给宫里做生意的,往常会有些“孝敬”,这一点程处嗣自然清楚。  

不过以他的身份,平常那些三俩碎银,一点铜钱的,还不放在眼里。  

再多了,这些生意人也拿不出来。  

程处嗣自矜身份,犯不着拿这点灰色收入。  

“程头,这是西市上好的口檀,知道你好这一口,兄弟特地孝敬。”  

胡力安低声道。  

程处嗣的眼神微微一动,伸手捏了捏,随即笑起来。  

点头道:“有心了。”  

“放行!”  

“程头说了,放行!”  

守着宫门的金吾卫哈哈笑着打着招呼,丝毫没有因为夜里的大雨,而影响心情。  

所有人都知道,这些送入宫的车,多少是会留下一些好处的。  

多来几趟,意味着大家能多分点。  

哄笑声中,空气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眼看着宫门打开,胡巴有些激动的扬起马鞭,催促着战马迅速通过。  

他心里已经可以想像到,穿过此门,就入了大明宫的腹心。  

若是点上火,驱赶着战马疯狂前冲,可以一直冲到李治的寝宫里去。  

到那时,就算是天可汗,大唐的皇帝,也一样要在自己的脚下匍匐颤抖。  

想到那个场面,胡巴感觉浑身都在颤抖。  

那是兴奋,是肾上腺素在疯狂的分泌。  

隆隆隆马车快速通过。  

胡巴的心越发激荡。  

就在头前的几辆马车穿过宫门时,另一头的尉迟宝琳突然抽出横刀,厉声道:“拦住他们!这些人有问题!”  

几乎就在他吼出来的同一瞬,苏庆节已经冷笑着扑向第一辆车的胡巴。  

他早就觉得有些不对,只是碍于程处嗣是主官,不便逾矩。  

如今既然程处嗣开口,正是求之不得。  

“你们…”  

胡巴大吃一惊。  

回头望去,宽敞的宫门被两辆马车并排挤着,后面的车上不来,前面的车又势单力薄。  

瞬间便落入被分割的窘境。  

“这是个圈套?!”  

胡巴的心头,闪过一个令他恐惧万分的念头。  

眼角突然被电光刺痛。  

他看到,先前第一个开口质疑的唐将,一身细鳞软甲,身形奔突如豹,双手带着雷电的光芒,猛扑上来。  

电光中,一切都纤毫毕现。  

苏庆节头上的鬓发根根竖起,如狂狮一般。  

轰隆!  

胡巴的马车,从后方猛地爆裂。  

一个人,从车底冲出。  

这个场景,令所有人都大吃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