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迁都之议(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呃…”  

不光苏大为惊讶,官署中一众官吏都是一脸懵逼。  

王西岳自号当世飞白,素以文人风骨自居。  

他什么时候,这样讨好过一个人?  

看他此时那副献媚的笑容,这还是平日里大家见到那位一身傲骨的王都督?  

这世界疯了吗!  

“当世飞白”王西岳可不知自己讨好苏大为的表现,在属下看来,有多么惊世骇俗,他笑得两眼眯成了月牙。  

脸上笑纹扬起,每一根毛孔都似在舒张。  

拉着苏大为的手,不由分手,请他在一旁的桌案前坐下。  

又催促着属下准备茶水点心。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是在讨好朝中的“贵人”。  

“王都督,你这样…我有些不习惯。”苏大为有些汗颜,目光颇有些无助的投向狄仁杰:大兄,什么情况?  

狄仁杰比他还惊讶。  

他任剑阁都督府法曹时间也不短了,记忆里从未见过王西岳这副模样。  

甚至就连宫中来传旨的太监,王西岳都是一副不甩对方的清高孤傲。  

这人设,现在是崩了啊…  

阿弥到底有什么魔力?难道给王西岳下降头了吗?  

狄仁杰心中震动,面上却不露分毫。  

对着苏大为投来的目光,只是微微摇头。  

你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  

王西岳拉着苏大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说的都是蜀地风物,还有官署中的趣事。  

他口才便给,又是有心结交,拉着苏大为聊了半晌,居然妙语如珠,丝毫不觉尴尬。  

又聊了一会,王西岳感觉火候差不多,压低声音向苏大为道:“苏县令,你可曾听说过?”  

“什么?”  

“据说,朝廷有…迁都之意。”  

“哦?”  

苏大为心中一震,表面却是不露。  

又是问迁都的事,难道这消息已经传得这么广了,先是狄仁杰,现在又是剑阁都督王西岳。  

慢着!  

苏大为突然心中一动,脑中仿佛一道电光划过。  

王西岳今天找自己,说救济蜀地百姓绝不是主要目地。  

最主要的,是想打探迁都之事。  

他是笃定自己与武后的关系…  

苏大为面色如常,心念电转。  

迁都的事,涉及这么广吗?怎么连远在蜀地的王西岳都如此关心?  

这其中,或许还有自己不清楚的缘由。  

从剑阁都督府辞别狄仁杰,出来后骑着一头大青驴,又花了半日功夫,才算回到黄安县。  

距离半年前,这里风貌已经大不相同。  

曾经被大火烧毁的民宅已经被推倒推平。  

在距离原址数里之外,又重新修起了新县。  

县中用土木制的房子,高低起伏,看上去还略有些粗糙,但整个县的规划已经做好,剩下的,就是依县中需要的功能,不断添置新的东西。  

比如苏大为在县中专设有公厕,还安排专人去舀粪堆肥。  

开始的时候,所有被招揽的流民看到这一幕,都觉得这个新来的县令,八成是脑子有问题。  

甚至私下还有人喊他是堆粪县令。  

但是半年过去,随着用过堆肥田地里的收成出来,所有人都感觉脸上被狠狠扇了一巴掌,自觉闭上了嘴。  

这时看苏大为的眼神,就变成了“小丑竟是我自己”。  

我们看不懂,看不懂那就对了!  

牛批的人能被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看懂吗?  

到现在,无论苏大为在县中一言一行,都被县中百姓所关注,不少人甚至还细心推敲,苏县令此举,必有深意。  

生怕错过下一次发家致富的机会。  

现在看不懂,是我们太笨,没跟上苏县令的思路。  

若是能提前想明白,那好处大大的。  

嗯,一定是这样。  

苏大为牵着青驴走入县中的时候,正好是午膳时间,县里各处飘起了炊烟。  

比起半年前,这里已经添了许多人气。  

想想半年前还跟鬼域一般的黄安县,经过自己与属下的努力,一点一点的将流民招揽回来,又安排组织生产,恢复种田。  

还要解决这么多人衣食住行问题。  

苏大为就忍不住有些感概。  

他现在回头想想,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把这件事做成了。  

此事说来简单,在一片白地重新建县。  

但真的实行时,才知道筚路蓝缕,艰辛万分。  

“苏县令!”  

“苏县令回来了,到我家用膳吧,我家婆娘刚煮好饭食。”  

“苏县令来我家吧,刘老二家里能有什么好吃的,我刚在山里打了只兔子,来我家吧!”  

“苏县令!”  

沿路不断有百姓从窗口、门前探出身子,殷切的向苏大为行礼,请他上家里吃饭。  

苏大为推说家里已经煮好了饭食,向这些热情的百姓一一回礼。  

好不容易走到自己家的宅院里,伸手推开小院半掩的柴门,向里面看了一眼。  

透过小院蜿蜒的小道,在一片郁郁青葱之中,隐约见到聂苏的身影,似在与另一人说话。  

苏大为不由一怔。  

聂苏是三个月前到蜀中黄安县的。  

也正因为她的到来,苏大为才能安心处理政务,履行他黄安县令的职责。  

说来有些愧疚,这几月来,苏大为都是披星戴月,能陪聂苏的时间极少。  

而且聂苏的性子并不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