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出兵天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阿弥,为师这一生,征战不休,灭国无数,但我最自豪的却不是打了多少胜仗,灭了多少国。”  

苏定方迎着逻些城闪烁的火光,迎着残阳喃喃的道:“最得意之事,乃是有你和裴行俭这两位学生。”  

“老师?”  

苏大为惊讶的看向他,却见苏定方的眼睛闪闪发光。  

这一刻的他,在马背上腰杆笔直,显得容光焕发。  

“吾这一生,征战无数,灭国无数,生平所学,后继有人,夫复何憾?”  

言纥,苏定方放声大笑。  

苏大为心中生出不祥预感,忙喊:“老师,要不我扶您回营先休息一下,老师?”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只见苏定方沐浴着夕阳,白发随着高原的风在微微拂动。  

只是在白发下,眼瞳已然涣散。  

“老师,大总管!快来人!”  

“狮子,节哀顺变。”  

“保重!”  

唐军大帐被设为简易的灵堂,苏定方的遗体已经梳洗穿戴齐整,置于棺木中。  

案上写了苏定方的牌位。  

苏庆节跪在一侧,仿如失去灵魂的木偶。  

虽然早已知道,父亲身体时日无多,但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胜利的一刻,他就这么走了。  

走得突然。  

令所有人措手不及。  

茅山宗的道士列在帐前,嘴皮轻动,念育着道经,替苏定方祝祷往生。  

据说人生前的杀戳太多,必然会有许多承负和因果。  

佛道两门都有消业的法门。  

而天子姓李,崇道,在军中以道家科仪也比较合规。  

苏大为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伤感,先向着来祭拜的军中将领抱拳,以家属的身份回礼,然后跟苏庆节一样,跪于灵柩旁。  

他在苏庆节耳边小声道:“回报朝廷的折子,已经用百里加急,送往长安,狮子,你别太难过,老师说…”  

“阿爷最后跟你说了什么?”苏庆节一开口,令苏大为吓了一跳。  

他从未听过苏庆节这种嗓音。  

沙哑得好像是几天几夜未睡,整个嗓子全坏掉了。  

“老师说,他这辈子打了无数的仗,灭了无数的国,一身所学,有弟子传承,他没有遗憾。”  

苏大为看向苏庆节。  

见他两眼血红,眼睛肿如核桃。  

那是泪水流干了,才会如此。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谁能真的看破?  

“老师他走时没有痛苦,狮子,以后你就是苏家的家主,所有人都看着你,一定要撑住。”  

苏大为伸手,按在苏庆节的肩膀上,用力捏了捏。  

“他最后没提到我。”  

“嗯?”  

苏大为一怔。  

就听苏庆节哑着嗓子道:“他到最后,最后都只与你说,都不肯让我在一旁,从始至终,他都当我不成器,我继承不了他的衣钵,我是他没用的儿子。”  

苏庆节的手抬起,捂在脸上。  

他的身体像是在微微抽搐。  

无穷的遗憾与悔恨,在啃噬着他的内心。  

“若我…若我当年,再懂事点,听阿爷的话,早,早参军,或许…或者我有你这样的本事,也许,阿爷会以我为傲。  

我总以为,自己还小,阿爷还能多看着我,看着我成长,现在来不及了。  

一切都来不及了,我…我就算做得再好,也不会知道。  

他再也看不到了。”  

沙哑的喉咙里,透着锥心之痛。  

苏大为用力揽着他的肩膀,向自己靠拢,压低声音道:“你错了,狮子,你还不清楚你阿爷的为人吗?若是他不认可你,便不会留你在身边。  

若真觉得你不行,只会把你踢得远远的,踢到下面去,从普通兵卒做起。  

你忘了当年的阿史那道真了?”  

当年在征西突厥时,阿史那道真就是因为犯了错,直接被阿史那社尔夺去职务,踢到程知节手下的征西军,从斥候营的队正做起。  

提起这件旧事,苏庆节才略微回神,他收住悲伤,低声道:“我阿爷,他真没有觉得我不行?”  

“你现在也是一员能将,可以独领一军的,你阿爷带在身边,正是让你亲眼见见他是如何用兵,这点还想不明白?是不是傻?”  

“你才傻。”  

苏庆节被他的话一带,终于暂时从情绪里出来。  

苏大为趁机又重重在他肩膀捶了一拳:“你也老大不小了,现在是苏家家主,苏家的顶梁柱,老师也在天上看着你,给我打起精神来。”  

“嘶”  

苏庆节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一边揉着肩,一边低声骂道:“下这么重的手,恶贼,行了,你放心吧,我不会再做妇人态了,我是苏定方的儿子,不会让他失望。”  

“你能这么想就好。”  

苏大为暗自松了口气,向来祭拜的将士回礼后,向苏庆节继续道:“等祭礼结束,你先休息一阵,待大军回转时,我与你一起为老师扶灵。”  

“休息?”  

苏庆节咀嚼了一下,抬头看向他,红肿的眼里,闪过一抹疑惑:“一会你们是不是要商议军情?”  

“你不用理会,我与文生他们会处理。”  

“不。”  

苏庆节摇头道:“逻些城虽攻下来了,但据那些被俘的吐蕃兵说,吐蕃赞普芒松芒赞被诡异带着逃出了,此人不除,吐蕃的战事就不算结束。”  

他吸了口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