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何以教我?(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知。”  

苏大为感觉颇为头秃。  

他毕竟是后世人,对这时代的门阀世家,了解不太多。  

之前对朝中事也是一头雾水。  

还是在执掌都察寺后,通过大量阅读信息,才算摸清一些门道。  

不过,在具体一些细节上,涉及世家门阀,若不求教安文生,他还是很懵逼。  

李弘抿了抿唇,像是下定了决心道:“我曾听人说起过,山东五姓中荥泽郑氏,郑善果。”  

停了一停,见苏大为没有打断的意思,他继续道:“其父诚,讨尉迟迥力战遇害,善果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诏令袭其官爵,受册悲恸,观者莫不为之流涕。  

其母出自清河崔氏,贤明晓于政道。  

每善良果理务,崔氏于阁内听之,若处事不公,母则不与之言。  

善果伏于床前,终日不敢食。”  

苏大为仔细听着,知道这说的是山东五姓中的郑善果。  

他记得这郑善果好像做过大理寺卿。  

甚有贤名。  

对了,好像是太宗朝的事,贞观年前此人好像做到江州刺史。  

不过人现在应该已经挂了,不知李弘提起这郑善果是什么意思?  

继续听下去。  

“隋末,治书御史韦云起冒死揭发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今四方告变,不为奏闻,贼数实多,或减言少,官军失利,贼党日滋’。  

大理卿郑善果称韦云起所言不实,底毁名臣,妄议朝政。  

致韦云起被贬官,郑善果从幸江都。  

江都兵变后,宇文化及署郑善果为民部尚书,随至聊城。  

淮安王李神通围之,郑善果为宇文化及守城督战为浪矢所中。  

后窦建德攻克聊城俘获郑善果,嘲之曰:公隋室大臣也奈何为弑君之贼殉命苦战而伤痍若此?”  

虎牢之战后,高祖命郑善果为山东道招抚大使安抚窦建德故地。  

结果河北二次反,郑善果坐选举不平除名。”  

李弘说完一脸期待的看向苏大为。  

等待苏大为的评价。  

苏大为想了一会才算理解他的意思。  

方才李弘说的,和史书上记载的半文言差不多。  

大意是说郑善果少有贤名,但是长大后人就变了,变得十分无耻。  

韦云起是忠臣但郑善果却包庇奸臣。  

在江都之变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后,郑善果又从贼。  

以致于替宇文化及守城,被窦建德给抓了嘲笑。  

说他是隋朝的大臣,却为杀隋炀帝的宇文化及效力。  

简直毫无臣节。  

而在投奔大唐后,在高祖李渊命郑善果为山东道招抚大使后郑善果招抚不力,令山东再次反叛掀起刘黑闼之乱。  

简单来说,这位山东郑氏门阀的贵族欺上满下,助贼附逆公报私仇。  

但居然还能留贤名于世。  

仔细想想这其中的门道。  

会发现很多问题。  

首先是世家掌握了舆论喉舌。  

哪怕郑善果行为如此不堪在当代,乃至后世,居然都有贤臣之名。  

但是观他的作为,说一句无耻也不为过。  

第二层意思是,世家门阀勾连颇深,掌握了土地人口,掌握了地方基层舆论,皇权与其天然存在对立面。  

如何是好。  

第三层意思。  

阿舅你方才说好皇帝要像太宗那样有胸襟,连敌人里的人才,都要放下仇恨,吸纳为我所用。  

可像郑善果这样无耻之徒,也要收纳吗?  

这才是李弘想问的。  

苏大为皱眉苦思,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太敏感了。  

说世家无耻,这等话,太子能说,他苏大为不能。  

就算李治那个位置,也是只做不说。  

面上笑嘻嘻,背后掏刀子,把那些不对付的世家,一个个给打发回家。  

权力牢牢抓在自己人手里。  

这是李治的权谋之道。  

这种活,李治能做,苏大为做不了。  

李弘,也做不了。  

“舅舅”  

“太子,你这个问题很复杂,非常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苏大为沉吟道:“世家之所以存在,有其必然,事物一体两面,存在,有它的道理,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舅舅,你这是在和稀泥吗?”  

李弘拉着他的衣袖,有些不依道:“方才舅舅知无不言,怎么说到这里,便是支支唔唔?”  

苏大为看着李弘仰起的清瘦小脸,真想苦笑一声。  

这孩子,这是和稀泥的事吗?  

老子这就是在和稀泥啊。  

门阀贵族这玩意,从汉末,从魏晋南北朝兴起到如今,两百余年了。  

直到现在,大唐朝廷上也依旧充满了世家的身影。  

山东贵族,关陇军事贵族。  

哪一家是好对付的?  

就算李唐起家,本身是关陇一员,又是多靠了关陇军事贵族之力。  

这也就决定了,唐室是无法完全与门阀贵族摆脱关系的。  

我反我自己?  

提着头发能把自己攥离地面吗?  

李唐本身就是关陇门阀啊。  

若说科举这玩意,从隋朝时就开始搞了。  

但这玩意它还不发达啊。  

朝廷高官其本还是那几姓几家,轮流坐庄。  

寒门想上升都难。  

到李治朝,科举虽然一直在搞,但取士的数量,真的…不够看。  

那么几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