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何人施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大为淡然一笑:“只是为了查案,我为陛下钦点的大理寺少卿,只管找线索就是了,至于具体事宜,可以传召大理寺的女仵作,或者宫中的女医,一看便知。”  

这话,把李辟玄刚要出口的话给堵住。  

苏大为向李治抱拳道:“请陛下圣裁。”  

“陛下,高阳公主…”  

“朕知之。”  

李治抬手,打断了李辟玄的话,目光在郭行真脸上一扫。  

郭行真忙低下头。  

他虽然手段通玄,但在李治面前,依旧得低头。  

不敢与这位大唐雄主对视。  

自古以来,帝国开创者,开疆拓土。  

帝国二三代,武德必然衰弱,是为守成之主。  

但大唐自李世民,到李治,皆是不断向外扩张。  

甚至到李治朝,大唐的疆域扩张到极致。  

这位以柔软仁善著称的大唐帝王,绝非他外表那样和善。  

说他是雄主,恰如其份。  

李治目光落到苏大为身上:“你给朕过来。”  

苏大为乖乖走到李治身边,低头一副等待聆听圣训的模样。  

至于郭行真和李辟玄,都自觉的退到一边。  

李治脸上闪过一抹阴霾:“苏大为,你到底搞什么鬼?难道查此案,就一定要反复惊扰高阳公主吗?”  

“陛下,我这里有新发现…”  

苏大为压低声音,将案情进展详细向李治禀明。  

李治听到一半,脸色已然微变。  

“此言当真?高阳是被巫蛊…”  

“臣现在只是怀疑,所以还要验证一下,公主头发是否…”  

“好,你的请求,朕准了。”  

李治眼睛微眯,透出深思之色:“此案非同寻常,你放手查,朕就在这里等着结果。”  

“臣领旨。”  

既有李治发话,李辟玄等人也无话可说。  

祭礼的科仪被打断,以郭行真为首的一帮道人被请出去,其余的一些李氏宗族子弟也都被清场。  

原地只有少量的太监宫女,还有守护李治的千牛备身。  

苏大为和李辟玄像是两个冤家一样,各自站得远远的,在高台之下。  

高台上被宫女和太监们竖起屏风遮挡住。  

经由李治传旨召来的女医,在听了苏大为的叙述后,战战兢兢的起身,接过苏大为递上的人偶娃娃,小心端详了片刻,然后又跪于李治脚下磕头道:“陛下,那个人偶确是人发。”  

“朕不关心这些,朕只想知道,这头发,是否出自高阳身上。”  

李治一只手按住额头,另一手挥出:“快去查。”  

“喏。”  

女医不敢多话,忙爬起身,走向高台。  

在她身边,自有宫女陪着一起。  

既是陪同,也是监视。  

女医走入屏风,里面的棺椁还没盖上,原本是要做完仪式后,再盖上棺板,钉上长钉。  

棺椁四周的熏香,吐着香烟,掩盖了尸身散发出的古怪味道。  

女医定了定神,小心翼翼的上去,验看高阳的头发。  

片刻之后,她脸色苍白,迈着小碎步跑下来,再次跪在李治面前:“回陛下,高阳公主的头发,果然少了一截。”  

“果然!”  

李治原本坐在太监搬来的胡凳上。  

这一瞬间,猛地站起。  

双手的指甲狠狠刺入掌肉里。  

他的脸上,呈现极度的愤怒。  

李治,是一个成熟的帝王,早就学会喜怒不形于色,将一切心事埋藏在心底。  

但是在这一刻,他仍然没有忍住。  

巫蛊,一向是大忌!  

汉武帝因巫蛊而杀卫子夫和太子。  

本朝也有巫蛊祸乱之事。  

前些年安定思公主,也受王皇后的巫蛊诅咒。  

这巫蛊,既能咒杀高阳,安知不能咒杀太子、皇后,以及皇帝?  

这种切身的威胁,恐惧,才是李治失去理智的原由。  

他站在那里,脸色铁青,几乎从齿缝里吐出三个字:“苏大为。”  

“臣在。”  

“这次查案,你办得不错,若不是你查出涉及巫蛊,连朕都被蒙在鼓里。”  

李治胸膛急剧起伏着,身体晃了晃。  

一旁伺候的太监王伏胜忙上前将他的手扶住。  

“朕无事。”  

李治挥挥手,将王伏胜赶开。  

俯视着在自己面前单膝跪下的苏大为接着道:“接下来,你不可松懈,继续查此案,务必要找到幕后之人,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中,以免更大的祸患。”  

说到最后几个字,他加重了语气。  

不用多说,苏大为是聪明人,一定能听懂。  

苏大为果然听懂了。  

抱拳道:“只要陛下支持,臣定不负所托。”  

说完,略一犹豫接着又道:“陛下…”  

他想问,李治难道之前没听到关于巫蛊的事?为何反应如此大。  

李淳风上次不是说,已经将宫中出现巫蛊迹象的事,告知李治了。  

但是看李治现在的反应,有些不对。  

不过话到嘴边,苏大为还是忍住了。  

李治微皱眉道:“有话就说,不要吞吞吐吐。”  

“是。”  

苏大为道:“要破此案,臣还需要更多的人手,稍后可能会抽调都察寺中的精锐。”  

“只要能破案,这些朕不限制,你可放手施为。”  

李治停顿了一下:“不过你查案的手法,还有进展,都要第一时间告知朕。”  

这是给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