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顺藤摸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破绽。  

只有找对这个,才能问出自己想问的东西。  

“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你不用回去了,在监牢里过一辈子吧。”  

苏大为的语气平淡,但却令对方受到极大的刺激。  

他仿佛受到侮辱一般,大声吼叫:“你们是什么人?有何权力抓我?我是徐清望,我是西市有名的牙医,我认识许多贵人,许多人都受过我的恩惠,你凭什么?”  

“就凭‘圣人’二字,够吗?”  

苏大为目光平静,他的灵魂,仿佛江底的磐石。  

波涛不惊。  

圣人,是对天可汗和大唐皇帝陛下的另一种尊称。  

徐清望身体一个颤抖,盯着苏大为,嘴唇颤抖了一下。  

从他的眼里,苏大为读到了一种恐惧。  

他的声音保持着平静,甚至有一种属于贵族的慢条斯理:“你可以不信我,但你应该知道,没有人可以在长安随意掳一个人,除了圣人允许。  

我是什么衙门,你不必知道,过了今天,你可能也没有以后了。  

你说与不说,与这件案子,关系并不太大。  

我完全可以通过你背后人的反应,推断出他们的身份。”  

苏大为身体略微前段,用一种冷静到近乎冷血,异常强势的声音道:“在大唐,没人可以与陛下为敌。”  

“我…我愿说。”  

徐清望身体哆嗦着:“请…请饶我一命。”  

黑色的靴子在地上慢慢走着。  

小心的避开地上的碎片。  

窗口半开,有阳光透进来,将地面照得一片斑驳。  

地上散落的事物十分凌乱。  

有各种出诊的工具,还有散乱的医书和卷宗。  

一些破碎的瓷器。  

最后,靴子的主人蹲下来。  

他伸出精致的手,小心的拨开地上的碎片和纸张,拾起一枚象牙发簪。  

“出事了。”  

“照计划行事吧。”  

王家。  

苏大为带着高大虎从都察寺出来时,心情颇有些复杂。  

刺杀自己的案子,居然牵到王家。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缘份?  

王家,太原王。  

也是王皇后的那个王家。  

当年“废王立武”,王皇后及萧淑妃,先废后杀。  

连累她们身后的家族也受到重挫。  

武媚娘,正是踩着这些家族的尸体,登上六宫之主的后位。  

王家固然在此事中,受到极大的挫折。  

朝廷中枢重臣,几乎一扫而光。  

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家便在朝堂绝迹了。  

这是不可能的事。  

太原王,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  

东晋末年,王慧龙入仕北魏。  

魏孝文帝分定姓族,太原王被确立为四姓之一。  

到了大唐,太原王仍为天下最显赫的七姓十家之一。  

就算连遭李治与武媚娘的打压,也只是从中枢权力上驱逐了。  

在中下层甚至基层,还是有大量的王氏残余。  

比如苏大为在初回长安时,在城外遇见的那位谏议大夫王茂叔。  

当时只道是平常。  

现在回想起来,城外遇王氏,城内遇刺。  

这两者,莫非有某种联系?  

苏大为会如此想,皆因为之前审讯的徐清望,招出他背后的金主,乃是王氏。  

萧清望远本只是一个乡间无名的游医,但是有一手祖传治牙的本事。  

后来偶然治好了某位王氏家族子弟的牙疾。  

从此便平步青云,得王家一掷千金,令他在长安西市盘下铺子,给人医牙赚钱。  

这种生意独一份,自然日进斗金。  

王家在背后占着干股,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当日送那逃奴到铺子里看医的,正是王家人。  

虽然事情有些奇怪,但萧清望却不敢多问。  

“王家人…假如幕后之手,真是王家人,太原王家,他们为何要派死士刺我?有仇吗?”  

苏大为骑马行在朱雀大道上,准备去那牙医的铺子实地看一下。  

路上,他的脑子里反复盘旋着王家之事。  

要说有仇,似乎也是有。  

毕竟,自己是武后的人。  

而武后,可是害得王皇后被废的“罪魁祸首”。  

自己做为武媚娘手里,为数不多,甚至可能独一份,在军中有影响力的青年将领,在可见的未来,必然会为武后,提供助力。  

以王家与武后的仇,对付自己,似乎合情合理。  

然而思路到这里,又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那便是,王家若真有心如此,为何不派一个更靠谱的人来?  

至少也得是武道高手甚至是异人吧?  

怎么也得做个陷阱,设计一个必杀之局吧?  

就让一个逃奴做死士,结果连自己的衣角都没沾到。  

这究竟是刺杀,还是提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