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太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算苏大为战功赫赫,但打得毕竟都是辅助之战,而不是统领全局的大总管。  

所以一次跳三级,已经是极为罕见了。  

李义府眉头微微一皱,正想要开口说话,只见李思文继续道:“回陛下,苏大为有功,但也有过。  

不经陛下之命,擅自征倭,妄动刀兵,其罪一。  

暗中鼓动金仁泰与金法敏争夺新罗王之位,没有提前告知陛下,其罪二。  

擅自扣下百济叛军中的道琛和鬼室福信,没有送俘回朝,其罪三。  

在倭国新征服之地,推行田制、税制、兵制,一切都是先斩后奏,事前没有对朝廷报备,其罪四。  

臣以为,有此四罪,苏大为非但不能受赏,反而应该重罚。  

愿陛下详察。”  

李思文当真是铁面无私。  

这些话说完,苏大为一个激灵,背后冷汗都下来了。  

他之前做了那么多事,交了那么漂亮的战绩,就是为了淡化自己征倭和扣下道琛、鬼室福信。  

结果这一刻,全被李思文不留情面的扒出来。  

这个结果,显然也出乎上官仪和郝处俊、许敬宗、李义府等四人的预料。  

李义府脸上闪过愕然之色,随即嘴角挂起若有若无的笑意。  

苏大为此时哪敢分辩,忙向李治单膝跪下,抱拳道:“臣行事多有鲁莽,愿受陛下处罚,下面将士皆是听我命令行事,所有的罪都由我一人承担,请陛下不要责罚他们。”  

这是替娄师德、黑齿常之等人开脱。  

若是为了自己的命令,连累他们的仕途,苏大为心中难安。  

李治,笑了。  

他的玉如意抬起,向苏大为指了指。  

“苏大为,你觉得朕会迁怒与那些随你征倭的将士?你真这么认为?”  

“呃,臣…臣胡言乱语,还请陛下…”  

“够了。”  

李治的面上笼着一层寒霜。  

熟悉他的臣子都看出来,李治是有些动怒了。  

对李治来说,苏大为之前犯的那些事,他愿意追究,才叫事。  

他若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也未尝不可。  

全看苏大为的态度。  

这既是一种敲打,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让立功的臣子明进退,不要因功自傲。  

这也是帝王之术。  

但苏大为方才说的那番话,却惹李治不高兴了。  

这叫什么?  

这叫“妄测圣意”。  

朕何时说要扩大打击面,处罚其他人了?  

朕有说过吗?  

朕没说过,你为何要妄自揣测?  

若是换别的臣子,李治的雷霆之怒,只怕已经降下了。  

但是看了看苏大为,他终究压住了心头的情绪,以一种冷静的声音道:“你犯错四条,该罚,但立功六件,当赏,朕赏罚分明。  

此次功过相抵,还应受赏。  

你给朕听好了,本来以你的功劳当可连跃三级,升为忠武将军和开国伯,但你胆大妄为,犯下那些错事。  

如今,便只升一级,特进为宣威将军,秩为从四品下。  

你还有何话说?”  

苏大为忙用力抱拳,一脸感激道:“谢陛下宽宏,臣,心服口服。”  

听到没有追责,他心里已是松了口气。  

此时哪会计较自己在百济立下汗毛功劳,就只赏了一级。  

能不追究罪责,就不错了。  

至于李治之前秘旨许他“便宜行事”这个事,更是提都不能提。  

提了那是作死。  

“起来吧。”  

李治喘了口气,拍了拍扶手:“朕要你记住,什么事该做,什么不该做,休得自作主张,更不可妄自揣测朕意,明白吗?  

若有再犯,朕可没这么轻易饶你。”  

“是,臣明白,一定牢记在心!”  

还能说什么。  

除了站起身大声应诺,什么也不敢说。  

此时苏大为才真的感受到,李治对权术驾驭的炉火纯青。  

就算以自己的心境,在刚才的情况下,也是诚惶诚恐,以为必受李治重罚。  

结果没有受罚,还升了一级。  

这心中,居然还他妈有了一丝感激。  

贼你妈,这就是帝王的手段,大棒加胡萝卜。  

套路虽不新鲜,但真的有用。  

苏大为心里明镜一般,脸上却丝毫不敢显露。  

现在不比当年了。  

当年的李治就算登上皇位,也是以仁孝著名。  

大家都以为他软弱可欺。  

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连苏大为自己,都曾看走眼了。  

但现在,谁敢再小瞧李治?  

谁在他面前,能不诚惶诚恐?  

就算是武则天,在李治面前,都是拿低做小,服服帖帖。  

李治,确实很厉害。  

处理完这些事,李治明显有些乏了,向身边的随侍太监低声说了几句。  

太监扬声道:“陛下要歇息了,几位大臣暂且出宫,有事明日再议。”  

“诺。”  

殿中四位大臣,连带着李思文和苏大为,都抱拳恭送李治下去歇息。  

然后在太监的引路下,依次走出紫宸殿。  

苏大为暗自看了一眼,李治在宫人的搀扶下,往紫宸殿后面走了。  

跟着太监走出紫宸殿,沿着台阶走下去。第六书吧苏大为略微加快几步,在李思文身旁小声道:“李侍郎,真是铁面无私。”  

贼你妈的,咱们从永徽认识到现在,多少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