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平高句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签,还是不签,这是一个问题。  

签上倭王之名,很容易。  

但这背后要背负的骂名,则很沉重。  

高市做这个决定,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虽然他身形瘦弱,容颜更似女子,但是胆色之壮,出乎苏大为的意料。  

甚至出乎了中大兄的意料。  

高市站起来,一直走到桌前。  

他努力的挺起胸膛,保持着倭王的尊严,两眼微微泛红。  

胸膛急促起伏着,显示他的内心充满了愤怒。  

这种怒火烧灼着他的内心,仿佛随时要爆炸开。  

“若本王不签…”  

没有二话,苏大为干净利落,一把横刀架在高市的脖颈上。  

中大兄脸色霎时白了。  

“大王!”  

“唐刀锋利,它可以威胁我的肉体,但却无法威胁本王的尊严…”  

苏大为看着倔强的高市,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这感觉,怎么那么像是安文生,那种所谓贵族风骨。  

特么的不就是装逼犯么?  

横刀微颤,锋利的刀刃在高市白皙的脖颈上,划拉出一条血线。  

高市的眼角一抽,脸色大变。  

他挺起胸膛,正气凛然的喊道:“拿笔来!”  

苏大为还好,倒是后面的中大兄没绷住,一口不知是水还是血的喷出来。  

吾王,你这跪得太快了。  

不管怎么说,高市也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了。  

有了他的配合,唐军再征服其他倭岛时,想必可以顺利许多。  

那么也没必要为难这个傀儡倭王。  

苏大为大手一挥,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你们统统跟我回大唐吧。  

想必在大唐做客的百济王扶余丰等人会十分欢喜。  

听说你们还是亲戚?  

哎,中大兄,高市,你俩这是什么眼神啊,用死鱼眼瞪我做甚?  

扶余王室与你们倭王,不是血脉同源嘛。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想必陛下看到你们,也会十分欢喜。  

放心,不会让你们为难的,最多是酒宴时,让你们表演一下才艺助兴。  

以前突厥王颉利就经常在酒席里跳他们突厥舞,我们天可汗很是欣赏。  

哎,中大兄你怎么又吐血了?  

解决完了倭王的事,苏大为终于要结束他在倭岛的征程。  

因为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来自百济的战事告急,以及李治的秘旨。  

“待不住了?”  

高大龙双眼闪烁着光芒,脸上带着一抹试探。  

“没办法了,能在倭岛这里待了半年之久,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陛下那边,估计有点情绪了。”苏大为微微一笑,语气平淡。  

事实上,李治何止是小情绪,简直是有些压不住的震怒了。  

你特么的好好的熊津总都督,百济的事不管,横跳到倭岛去解放农奴?  

这特么是不是手也太长了点。  

你究竟想做什么?  

大唐不是不喜欢扩张,天可汗不是不喜欢灭人国,夺其地。  

但问题是,这事得经由兵部,经由大唐皇帝定夺。  

皇帝拍板,才能动。  

皇帝没拍板你这动了,这叫什么?  

这叫作死。  

当然,李治一时还不会动苏大为,毕竟当时任命苏大为为熊津都督时,他曾说过许以便宜行事。  

但这事,皇帝可以说,臣子如果当真,那是要掉脑袋的。  

让你便宜,你就真给朕来个便宜?  

你当朕的便宜这么好占的?  

自古军权必须置于皇权之手,不经天子许可,直接跳棋跨海,地图开疆。  

好家伙,当时李治收到这消息时,正在患痛风,躺在床上痛得直哼哼。  

听武媚娘念出苏大为跨海征倭,当时李治腿也不疼了,眼也不瞎了,一骨碌就爬起来。  

吓得一旁的太医都大呼陛下龙体大好了。  

看完奏折后,李治差点没把自己的胡子给揪断几根。  

那份奏折,自然不是苏大为自己上的。  

也不是刘仁轨上的。  

百济基本被苏大为的熊津都督府,调理的服服帖帖。  

刘仁轨就算不满苏大为丢下百济去征倭,但苏大为与他有恩,还不至于背后捅刀子。  

那份折子,是新罗金法敏偷偷摸摸递上的。  

一方面是为了金春秋去世,自己身为世子,请天可汗允许自己成为新罗王。  

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含沙射影,将苏大为去征倭的事,透给了李治。  

这才有了李治的震怒,和后续的一系列反应。  

苏大为收到秘旨,他完全可以从秘旨上简单的字句里,嗅到一种极大的隐忍和克制,以及血腥的味道。  

李治的风格,并不会像太宗,一份旨里是贬是捧,明明白白。  

李治善于隐忍。  

而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越忍,则代表后果越严重。  

苏大为看到这封秘旨,就知道,自己在倭岛不可能再待下去了。  

甚至连在百济,都未必能待多久。  

不过他也没有太慌乱。  

因为他的奏折也已经递上去了。  

等李治看到奏折的内容,想必会有些改观。  

“除了陛下那边,百济那里,刘仁轨快要撑不住了。”  

说到这里,苏大为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高大龙眼中闪过一抹讶色。  

他可是看过都察寺内的卷宗的。  

其中关于百济,刘仁轨的部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