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方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眼见到新右三郎的表现,苏大为和安文生等一众唐将倒是甚为满意。  

倭奸?  

倭奸就对了嘛。  

倭人里多一些这样的软骨头,对唐将征服倭岛大大有利。  

可以说,虽然此次倭人劫营只是一个小的动作,对苏大为等人来说,却是一个不错的开头。  

在苏大为身边另一侧的中大兄,脸皮抽了抽,嘴唇蠕动了一下,用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骂道:“逆贼!”  

他却不曾想,自己现在做的,与新右三郎并无分别。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色微明。  

唐军大营便已苏醒,整齐的喊操训练,埋锅造饭。  

这次出来,能带的粮食并不多。  

苏大为还是按着苏定方等大唐名将的思路,就食于敌。  

本来还在犹豫不知从哪里先下手,不过有了新右三郎这个倭奸和带路党,剩下的便好办多了。  

首先将新右三郎手下一百多人打散成三个队,每队五十倭人,又掺了五十多唐军兵卒。  

队正由唐军担任,队副由倭人担任。  

这一下,就有了三个混成队。  

保证既熟悉地形,又能有绝对的控制力。  

以这三队为先锋,苏大为在地图上画了个圈:“现在说一下平倭的具体方略。”  

他们是从九州一处名为天草地地方登陆的。  

这个天草,后世会建机场,也算是倭岛对外的一处重要窗口。  

之所以选这里,一是离九州倭国的中心筑紫比较近。  

二是这里的大城不算太多,一路上不会受到太多的阻挠。  

从战略上来说,唐军推进可以更加迅速。  

说不定能造成四方倭兵还没反应,便一举突破,直接灭了倭国的筑紫,从而达到一战灭倭的效果。  

当然,计划很好,还需要后续的执行情况。  

唐军毕竟人少,只有两千四百余人,三个中等折冲府的兵力。  

能否达成这一目标,现在除了苏大为,其他人还是什么把握。  

天草从地图上看,是九州突出的一小块地方,犹如一颗鸽子蛋。  

唐军若能将这里占据,就能获得充足的补给,以及一个前进基地。  

若能在天草站稳脚跟,接着可以向北,便是后世的熊本县,也即现在的肥后国。  

攻略完肥后果再向西,便是肥前国,也即后世的长崎和佐贺县。  

千百年后,长崎县为后世中国所熟知,是因为一颗“小男孩”。  

不过现在,除了倭国九州自己,唐人对此地并不熟悉。  

如果突破了在肥前的倭国阻拦,接下来唐军要面对的就是筑前和筑后。  

也即倭国的王都中心,筑紫。  

这里大概是后世福冈县。  

在筑紫中心处,后世有一个名为太宰府天满宫的地标建筑,倒是旅游胜景。  

关于唐军进军的路线,苏大为与娄师德和黑齿常之等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娄师德建议走海路,直接从后世福冈登陆,也即是直插倭国筑紫,将敌人来个中心开花,一战歼灭倭人的王室。  

令其灭国。  

而黑齿常之却赞同从天草登陆,然后走直线,不顾肥后国,直插肥前,然后直插筑紫。  

而苏大为的战略,是攻略肥后,再肥前,再筑紫。  

这三者是三种不同的作战思路。  

娄师德的战略最简洁,但也最冒进。  

苏大为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下:“筑紫是现在倭国皇室的中心,据情报显示,倭国自白江口一战失败后,大部兵力便收缩于筑紫,所以这里兵力雄厚。  

以我军两千多人的兵力,一旦不能第一时间突破,被迟滞在这里,便会有极大的麻烦。  

所以这一路看似最简单,但危险也最大,我所不取。”  

娄师德脸色羞红,抱了抱拳。  

苏大为却安民慰他道:“这是掌握情报信息的不同,并非是你的战略有什么问题。  

若是平时,我也会选择直接挥师攻打筑紫。”  

说完娄师德的,他再向黑齿常之道:“常之赞同从天草登陆,也即是认为我军需要补给和一个前进基地,万一战事不顺,还可以退守天草?”  

“正是如此。”黑齿常之点点头。  

“从天草经肥前直插筑紫,中间不会有太大的阻挠,推进速度会很快。”  

苏大为沿着天草,到肥前,然后在筑紫点了点。  

这是一条直线。  

“但也是同样的问题,这一路我们不会有太大的阻挠,也即不会有太大的补充。  

只有我军两千四百人,去攻略筑紫,会冒极大的风险。”  

说完黑齿常之的方略,苏大为再解释自己的想法。  

“我的战略,从天草站稳脚跟,然后占下肥后。肥后这里靠近海港,亦为倭国重兵把守的之处,是他们的重镇。  

我们从后方扑出,他们必定措不及防,我军应该能取得首胜。  

拿下这里,我们便能得到充足的补充,武器、粮草、兵源。”  

苏大为环视了一下左右:“我们身在敌国,必须越战越强,等到筑紫的时候,我希望有足够的兵力和实力,对其碾压。  

我们需要的是一场彻底的胜利,是占领,而不是一次军事冒险。  

既要打下来,还要站得住。”  

“末将明白!”  

黑齿常之一凛,抱拳应道。  

“那对此次方略还有疑问吗?”  

苏大为看了看众人:“没有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