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玉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战争到了这个时候,倭人的战略已经陷入极被动的境地。  

如果和唐人在陆地上作战。  

说实话,倭人此时还真没太大的信心。  

毕竟百济也不是软柿子。  

但唐人居然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将百济上下犁过一遍。  

连复国的扶余丰和周留城,都未能幸免。  

据最新的情报,周留城已经换上了唐人的旗帜。  

这种情况下,登陆与唐军做战,那是傻子才干的事。  

在百济唯一的战略支撑点,和前进基地失去了,登陆,是不可能登陆的。  

倭人唯一的机会,只能是在海上战胜唐军。  

但白江口的地形,一次排了近千艘战船,后续的倭船也没法挤进去。  

就算真挤进去了,也没有空间,腾转不开。  

入港口,又被唐人的抛石机投了大火球。  

而且唐人那小山一样的楼船还在不断前进,将一艘艘倭船碾压击沉。  

倭人的战船在唐军这种大楼船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不,本来也也许还能凭着悍勇,来个接舷抢船战术。  

但自从唐军楼船里抛出那种会炸出火焰的东西,战争的天秤便向唐军倾斜了。  

倭人此时毫无办法。  

燃烧瓶这种玩意,令唐军拥有更大的优势。  

倭人的木船为了防水,都用漆油刷过,那真的是不耐烧的。  

本来还想着拚一把玉碎。  

用烧着的战船,来个决死自杀式冲击,想将唐军的楼船点着,但是唐军楼船居高临下,拍杆和撑杆齐下,燃烧的小船基本没有接近的机会。  

偶有接近,也会被唐军跟随楼船的中小战舰给阻截或引开。  

高市倭王的心,一点一点往下沉下去。  

他感觉事情不妙。  

唐军数量虽少,但并不像中大兄说的那样好对付。  

倭国这次六万大军,照理说兵力是唐军的数倍甚至十倍。  

战船一千七百余艘,在数量上也完全碾压唐军一百多艘战船。  

可再多的战船,受战场条件所限,投送不过去。  

而且只隔着一道港口,看着干着急。  

这令倭军上下都焦躁到了急到。  

“板载!为了吾王,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讨取唐人大船!”  

倭人战船中,身为指挥官的毛利五郎挥动着倭刀,脸上神情狰狞而扭曲,发出唾沫四溅的吼声。  

做为倭国九州系的贵族。  

他手底下有大片的田地。  

也养着许多大小私兵武士。  

虽然属于贵族,但倭国地狭民贫,压力还是十分大的。  

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他这个地方武将,半年才吃到点野猪肉。  

都过上这种日子了,听说征服百济,打赢了大唐,将会受到倭王的重赏,甚至有可能被分封百济的土地。  

而且据百济来的商人说,中国富有,各种山珍海味,物宝天华,吃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令毛利五郎心中像有一把野火在熊熊燃烧着。  

开始都说得好好的,作战开始的时候也算顺利。  

但现在是怎么回事?  

我在哪?  

我在做什么?  

毛利五郎下意识吼叫着,挥刀指着前方巨大的唐船,喊出进攻的口号。  

脚下的小船,人力划浆拐了个弯,总于占到了上风口。  

借着风势,小船风帆鼓起。  

如跌宕在海面上的飞鱼,拍打着波浪,高高弹起,滑射向前方。  

那里,有唐人的战船。  

绝不能输。  

若是输了,不光抢不到百济的土地,只怕小命都会保不住。  

这是毛利五郎最后一个念头。  

一支利箭穿过他的脖颈,将他颈动脉撕开。  

大量的颈血喷溅。  

他甚至听到嘶嘶的声音。  

那是气管被箭给划开了。  

倒下的最后一瞬,他心里想的,若是…若是不贪心就好了。  

一枚燃烧的火球从天而降,将毛利五郎,连同他的战船,砸出一个大洞。  

燃烧的火和倒灌的海水,将小船带着,沿向水底。  

“大局已定了。”  

苏大为目光纵览全局,看了看天色道:“倭人冲进白江口的战船,已经折损大半。  

后面哪怕我们不再主动进攻,只要占着白江,再有陆面上黑齿常之他们的人配合,倭人就无法撼动我们。  

不知这次倭人是谁为主将。  

如果聪明的话,就该考虑撤退问题了。”  

先为不可败,而后求胜。  

这是苏大为一以贯之的作战思路。  

在此次海战前,他也曾做了诸多准备,自信能守住白江口,这才主动求战。  

当然,现在唐与倭人的白江之战,因为苏大为的介入,也已变得面目全非。  

历史上,白江口之战刘仁轨为主将。  

统领一百七十余艘唐军战船,掌一万余水师。  

面对数万倭兵,上千艘倭船,刘仁轨凭借唐船的精良,战略得当,最终击败了倭军。  

现在有了苏大为加持,只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整个大海上,到处是唐军的喊杀声,战鼓声。牛牛海水尽赤。  

倭人为之丧胆。  

眼看他们将要崩溃,此时,战场上一个意外的事发生了。  

一个足以扭转整个战局,事先谁也没有料到的意外。  

由中大兄率领的一千倭人,做了一次决死的冲击。  

之前在战中,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