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百济龙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大为走进房里。  

这里曾是过去百济贵族家的宅院,虽然只是简单的书房,却已经布置的无比奢华,比大唐寻常王公,有过之而无不急。  

光是墙上挂的字画,已经令苏大为叹为观止。  

另外引他注意的是,房里在壁上还设有佛龛,供着一尊佛像。  

也不知是什么佛,面前还有一个几案有各种供盘和香火。  

不过此时主人早已被苏定方一起带回大唐,供烛上的香火早已停了不知几多时了。  

在书房一角,还有许多古董摆件,但此时也都散乱的堆在地上,明显是主人走得慌乱,而后来的唐军,也没有去整理。  

本来这一切应该是王文度处置。  

可现在新来的熊津都督突然暴毙,自然也没人去做这些事。  

王文度死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当真是匪夷所思。  

令人感到吊诡。  

要说没点阴谋,所有人都不信。  

“不知将军找我来有何事?”  

苏大为向刘仁愿叉手行礼道。  

刘仁愿站起身,伸出大手抹了把头上细密的油汗。  

这个天,外面天寒地冻的,他居然出汗了,也是咄咄怪事。  

“你来了就太好了。”  

他又习惯性的摸了把自己的大胡子,两眼圆瞪:“这些文书,我实在看得脑壳疼,不如你帮我处置。”  

“呃,将军,你的随军主薄?”  

“去清点府库统计钱粮去了,这不,就想起你来了。”  

“将军,你这可就…”  

苏大为和他现在比较熟悉,也能开点玩笑:“末将营里也有许多事务,这些文书,找个识字的不就可以了。”  

“不行不行。”  

谁知刘仁愿把蒲扇般的大手挥起来,用力摇头道:“这里面有许多熊津都督府的机密文书,一般人岂能接触。”  

他说这话时,表情似乎有些郁闷,不过胡子实在太过浓密,挡住了大半张脸。  

所以苏大为一时也不能判断,他到底是郁闷,还是在偷笑。  

总之感觉有些奇怪。  

“那都督府这些文书末将看了岂不是…”  

“你不一样。”  

刘仁愿圆瞪的虎目里,闪地一抹狡黠。  

“大总管回大唐前,都跟我说了。”  

“大总管又说了什么?”苏大为有点懵。  

上次您老不是才说大总管说我鬼点子多,现在又来这个,还说了啥你倒是一次说完啊。  

“大总管跟我提过,你在百济还有一个秘密任务,专司收集刺探消息。”  

“呃。”  

苏大为没想到苏定方这都跟刘仁愿说了。  

不过也无妨,他来百济是受李治所命,重组在半岛的情报系统。  

任务虽隐秘,但以苏定方的身份,并不算秘密。  

苏定方临行前,把这个跟刘仁愿交待,也说明刘仁愿是自己人,可以托付。  

当然,至于苏大为都察寺卿的身份,就连苏定方也只是隐约有些察觉,自不可能向刘仁愿说了。  

刘仁愿不知道苏大为心里的活动,继续摸着大胡子道:“你既然负责这边的情报消息,那熊津都督府的公文正好一并兼起来,我会上表朝廷,在任命新的熊津都督前,让你为代为署理往来公文机要,就以你为代都督吧。”  

“左骁卫郎将!”  

苏大为吓了一跳。  

“我只是一个折冲府都尉,让我做代都督,这级别跨得太大了吧?”  

人的步子不能太大,太大容易扯蛋。  

自己的都察寺卿不过是从四品,距离正三品的熊津都督,还差着三个等级,哪有那么容易跨过。  

大唐都督是地方军事长官。  

都督下面是刺史。  

都督统管军事,刺史负责行政。  

而唐时将地方分为上、中、下三州。  

此三州任命的都督的品秩又有所不同。  

上州为大都督,从二品。  

中州是中都督,正三品。  

下州为下都督,从三品。  

百济所设的熊津都督府为中等州,所以是正三品。  

因为征服百济太快,大唐只派了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统兵镇抚全境。  

王文度接到任命跑得飞快,连后续援军和治理班子都没带,就随身一些亲兵和幕僚就上路了。  

结果谁知来得快,暴毙得也快。  

真给人一种赶着投胎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刺史什么的配套机构人员,自然是全部都缺。  

现在百济只有刘仁愿这一支一万余人的唐军。  

想要镇抚百济全境,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也是他听取苏大为建议,将唐军兵力收缩至泗沘城的原因。  

一方面收缩兵力,一方面将百济的情况,加急报往大唐,等候朝廷的进一步旨意。  

“左骁卫郎将,我只是个果毅都尉啊。”  

“什么果毅都尉,这次封赏陛下不是拔你为折冲都尉,统领一折冲府吗?”  

“呃,一时嘴快说瓢了,就算是折冲都尉,也不过是…从四品下,何德何能,能代替都督。”  

“唉,榆木脑袋。”  

大胡子刘仁愿听了大摇其头:“我要你暂代,也不是真的就暂代,而是让你把都督府往来的消息和文书管理起来,我可是听大总管说了,说你有大才,对这些最是拿手,这种事,我不找自己人,还能找谁?”  

“大总管还说了这种话?”  

苏大为一脸狐疑的看向刘仁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