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危如累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战报上都是斩首数千,杀敌过万…  

这种情况,连苏大为都嗅到了一丝不祥的气息。  

若高句丽无泉盖苏文,就是一头死掉的老虎,不足为惧。  

但泉盖苏文还在,高句丽就算是头病虎,也是能吃人的。  

李勣的警讯现在应该已经通过加急的通道,传到了程名振的手里,但不在一线战场,最终如何拿捏方略,还是得看程名振的临机决断。  

对这些,苏大为虽有些担心,但还是乐观的相信自己的好基友,薛仁贵不会令人失望的。  

这货憋了十六年的童子箭,如今开闸了,还不得带着怒火,全射向高句丽啊。  

有这位大唐战神在,便是有了定海神针,唐军输不了。  

冬去春来。  

二月龙抬头。  

春风似剪刀。  

苏大为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将手里的战报放下。  

他有些自失的摇头,喃喃道:“真是被李勣的话留下心理阴影了,这战报,没问题,若真有事,早就发生了…”  

这份战报,是年前辽东唐军发回的最后一份。  

之后大雪封路,无论是辽东,还是西北的苏定方那边,情报都会有短暂的不通。  

待到开春三月后,道路才渐渐畅通。  

不过从这份最后的战报看,总体都是积极的,没有任何能威胁到唐军。  

“程名振和薛仁贵都乐观的估计,待开春之后,继续用兵,便能…”  

“阿弥!”  

高大龙从外面匆匆走进来。  

“外面有位宫里来的,说是陛下召见。”  

“陛下召我?”  

苏大为转头看了一眼更漏,这个时间,有点迟了啊,都快到霄禁的时候了。  

没错,他自任都察寺寺卿以来,早已习惯了加班。  

什么叫朝九晚五,他现在能朝九晚八就不错了。  

“你别愣着了,我看宫里的人神色甚急,快去吧。”  

“行,这里有桩案子交给你处理了。”  

苏大为将一份卷宗推给高大龙,又将桌上一些重要的资料锁进密箱里,这才走了出去。  

太极宫。  

甘露殿。  

殿内一侧隔有纱帘,武媚娘在纱帘后哄着孩子,时不时有呢喃的童谣声传来。  

烛光摇曳,殿角的博山炉缓缓吐着兽香,袅袅如烟。  

大唐皇帝李治背负着双手,在殿中来回踱着步。  

他现在身材胖大,走不太快,只能缓慢的,一步一步的走。  

步伐略显沉重。  

忽然,殿外传来一个声音:“陛下,苏大为带到了。”  

“让他进来。”  

“是。”  

脚步声匆匆远去。  

又过了盏茶时间,几个人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李治抬头看去,当先看到两个引路的小太监,之后跟着的是身材高大的苏大为。  

他的脸庞棱线分明,一双眼睛,如同夜里的泾河一样深邃无边。  

嘴唇微微抿着,显出一丝威严。  

这些年执掌情报与刑罚,早让他身上浴上一层不怒自威之气。  

每一步,他都走得很稳,很有力道。  

衣袂带风,却又不让人觉得急躁,而是一种潇洒阳刚之美。  

“臣,苏大为,参见陛下,见过皇后。”  

苏大为叉手鞠躬行礼。  

李治眼睛微微一亮,挥挥手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对了,你们几个都退下,传令千牛卫,殿外五十步,不得留人。”  

“诺!”  

见李治说得郑重,小太监心中一凛。  

一般令侍卫、太监退开殿外,这就意味着有极为机密的事要说。  

这位苏大为,苏帅,可当真是圣眷隆厚啊。  

他还这么年青,怎能不让人嫉妒。  

怀着复杂的心思,小太监瞥了一眼站在那里,挺立如松的苏大为背影,倒退着几步,退出殿外。  

接着外面传下李治口谕,殿外的人按着规矩,依次撤出。  

一直听不到外面动静了,李治才把投向殿外的目光收回来,落在苏大为身上:“上次的事,你办得不错,倭国人果然中计了。”  

“全赖陛下信重,允臣组建都察寺,才能有近年来的收获。”  

“嗯。”  

李治点点头,眼睛微微眯起,似乎有什么难决之事。  

他在殿上来回走了几步,忽然抬头向苏大为道:“朕如果派你去辽东,如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