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地狱不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高大龙,从战斗开始,他便潜匿形踪,等着一个一击必杀的机会。  

在半空中一个摆尾,巨蛇绕着殿上圆柱借力倒转,张开巨口再向道琛等咬去。  

“蚺鬼!”  

巫女雪子左手张弓,右手搭箭,崩的一声,一箭射出。  

正中高大龙左眼。  

半人半蛇的蚺鬼惨叫一声,自半空跌落。  

龙首山上空,突然响起一声悠长的龙吟,铅云绞动,形成一团巨大的漩涡,眼看着黑白符纹,与叶法善施加的三十六印离火神咒已经无法压制住龙脉。  

好不容易被李淳风以十二地支神镜重聚的龙脉就要破空遁走。  

大明宫中,苏大为和安文生正与两头高句丽鬼卒,数十名倭人武士缠斗。  

道琛带着雪子向空中最后看了一眼。  

只要放跑了大唐龙脉,中原将重新陷入战乱,永无宁日。  

对百济、高句丽和倭国,都是一场大胜。  

天空中的金龙突然一震,俯首下看。  

大明宫外,走来两人,一个年老的僧人,以及一个扛着铁棒,尖嘴猴腮的行者。  

“道琛,你虽修得一身神通,但已偏离佛祖本意。  

用一身异能去颠覆大唐,令无数生灵涂炭,更是错上加错。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若放下屠刀,将来还不失阿罗汉果位。  

若执迷不悟,必入无边地狱,永受沉沦。”  

那声音初时还远,但随着僧人的脚步,声音越来越宏大。  

直到响彻天地。  

道琛的脸色微变,从嘴里吐出一个令他既敬畏,又嫉恨的名字:“玄奘。”  

来者,正是玄奘法师。  

轻易不出大雁塔,不离开大慈恩寺的玄奘突然至此,令道琛顿生措手不及之感。  

“玄奘,当年你曾立誓,不入官场,不帮李唐做事,为何要插手我的事?你曾发誓毕生译经,如今,你却要插手人间之事,你破誓了!”  

道琛的声音,同样挟着隆隆雷音,一时整个大明宫,俱在回荡。  

“我非为任何人,只为心中慈悲。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若能度世人,就算我粉身碎骨,又有何妨?”  

玄奘双手合什,向天空望去。  

那金色龙脉此时一爪将黑白符箓抓碎。  

地面上,袁守诚脸色大变,一跤跌坐,从口中喷出淡金之血。  

这是他的心头精血,受创非同小可。  

“咳咳,好厉害的龙脉反噬,老道毕竟是老了,若是年轻个十年…”  

袁守诚抓起腰间的红漆酒葫芦,向在不远处正在踏罡步斗,满头大汗,正不断加强法力的叶法善骂道:“你这小道士,好不晓事,再不使出压箱底的功夫,只怕要被秃驴摘了桃去。”  

“我…”  

叶法善唇口一张,顿时精气外泄。  

心里一发狠,牙关咬破舌尖。  

一口心头热血,对空喷出。  

同时双手法印一变,对着血雾一点。  

“太乙分光,北斗神咒,封!”  

金龙身周,突然亮起星辰光芒。  

当中一尊神人,脚踏灵龟,身负巨蛇。  

同一时间,玄奘法师身形高高飞起,在他脚下,一尊金色巨猿正从地上爬起,将玄奘法师捧于掌间。  

那巨猿,是从行者身上幻化而出。  

元炁如大江大河,奔腾不休。  

玄奘法师一身月白僧衣,洁净无瑕。  

他盘膝坐于巨猿手心,双眸微闭,口中念起阵阵禅音。  

一时金色梵文其大如斗,自虚空浮现,印向金色巨龙。  

龙脉挣扎着,仰天发出悲鸣。  

苏大为与安文生拚尽力气,将两名鬼卒击杀,将四周倭国武士尽数消灭。  

抬头看向天空,那金色龙脉被来自佛道两门的秘法封禁,身形不断缩小,一点一点下沉,最终落回大明宫,落在秦镜之前的虚空中。  

“镇!”  

叶法善大喝一声,用尽最后力气,将身上七十二道符箓按天罡方位,尽数打出。  

将兀自挣扎的龙脉之气钉住。  

袁守诚同时如鬼魅般一闪,从地上高离尸体间摸出一枚铜镜,乃是十二地支神镜中的酉时镜。  

方才被高离等人盗去三镜,现在找回一枚,还有两枚却不知去向。  

袁守诚一仰脖子,将红葫芦中的酒一气喝下。  

口中大喝一声:“断坎离,分乾坤,归位”  

手中酉镜上隐隐现出一只仰首报时金鸡之形。  

下一刻,酉镜“嗖”的一声飞回原位,牢牢定住。  

袁守诚目露不舍,看了一眼安文生和苏大为,摇摇头,右手一送,漆红葫芦飞出,接着定住戌镜方位。  

这葫芦也是他蕴养多年的一件异宝,如今,为了重新镇住大唐龙脉,不得不舍弃。  

这让袁老道心中肉痛不已。  

“十二地支神镜凑齐才能定住龙脉,还差亥时镜,小道士,你有什么宝贝先拿出来借用一下。”  

袁守诚向叶法善喝道。  

只见叶法善一屁股坐到地上,拍着大腿哭丧着一张脸:“没了没了,贫道好不容易凑齐一百零八道本命灵符,这次全用完了,还不知要多久才能重新凑上。”  

“废物!”  

袁守诚破口大骂:“做道士连个本命灵宝都没养出来,你…”  

“我们南方道宗讲究画符念咒,修炼自身,你们北方道士性命双修,宝物肯定不止一件,你拿出来填穴眼啊!”  

叶法善不甘示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