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异人之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亥时。  

长安城中的大火,渐渐得到控制。  

满城的金吾卫,不良人,也渐渐稳定了局面。  

但是皇城中,杀戳才到巅峰。  

数百羽林军,再加两百余金吾卫,数十名千牛卫,此时都倒在血泊中。  

或者悄无声息,或者发出痛苦的叫声。  

地面被火光照亮,蜿蜒的血,如妖异的曼陀罗花在盛放。  

断体残肢,血肉狼籍。  

那只巨狼喘息着,带着剩下的突厥狼卫,拚尽最后力气,向着李治及百官冲来。  

“护驾!”  

“保护陛下!”  

这支突厥狼卫人数并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好手,无不以一当十。  

再有这头巨狼带领,短短时间内,竟已经守护在李治前的羽林军、千牛卫击穿。  

“陛下,后退!”  

王文度从地上捡起一支染血的长枪,站在李治身前。  

他宽阔的双肩膀,带给李治和武媚娘等人,极大的安全感。  

长孙无忌眯着眼睛,目光掠过王文度和李治,投在迅速逼近的巨狼身上。  

他低喝一声道:“怀玉!”  

从他身后走出一人,宽肩长臂,身形高大而彪悍,手持一根长棒,非金非玉。  

正是秦怀玉。  

“拦住那诡异,保护陛下。”  

随着长孙无忌一声令下,秦怀玉咧嘴一笑:“好。”  

下一刻,他的身形高高跃起,手中长棒,通体散发莹莹玉光,对着巨狼的头颅,一棒打去。  

道琛将手一招。  

空气中传出呜呜呼啸音。  

月光,都似随着他这一招手,汇聚在他掌中。  

仔细看去,方才被他打出去的白骨念珠,又重新回到他手中。  

只是原本的一百零八颗白骨珠,现在只剩下一百零六颗,却是缺了两颗。  

道琛轻轻拨动念珠,向道人认真看了两眼:“你是谁?”  

“贫道,叶法善,师承符箓派,茅山宗。”  

“符箓?”  

道琛微微皱眉,再一次认真看向眼前的中年道士:“你为何也要参与进来?多活几年不好吗?”  

叶法善单手竖于胸前,手持莲花印,微笑不语。  

月光下的他,此刻竟有一种仙风道骨,飘然出尘之感。  

就在这时,苏庆节贴地急掠而出,他的身形仿佛矫健的猎豹,阵阵电芒缠绕周身。  

元炁化雷!  

“雷落!”  

苏庆节身形裹着雷电之力,向着道琛狠狠砸去。  

狂暴,凶猛,一往无前。  

“狮子,小心!”  

苏大为大喝一声,同时冲出。  

但却来不及了。  

只见从道琛身周,浮现无数蛛网状的裂隙,每一条线,都是血色的。  

像是整个空间,被血给浸染、破碎。  

从道琛身后,猛地张开一个巨大血口。  

苏庆节刚扑上去,只觉眼前一暗,瞬间被吞入黑暗中。  

道琛身后,一个半透明的,好似蜘蛛般的怪物,正在缓缓蠕动,像是打了个饱嗝。  

那些血线,皆是它体内的脉络。  

“你们不会以为,贫僧刚才说那么多,都是废话吧?”  

道琛扬起手里的白骨念珠,微微一笑:“拖延时间,不过是为了将你们,全都除掉。”  

白色的惊雷闪过。  

莹润的玉棒上,附着白色电光,狠狠砸在巨狼头顶。  

伴随着惨烈的狼嚎声,巨狼身形下陷。  

以它为中心,地面龟裂崩塌。  

坚实的御道金砖,居然承受不住这一棒之力,赫然迸裂。  

“杀!”  

巨狼身后的狼卫们,如疯子般一涌而上。  

秦怀玉手中,大棒一旋。  

空气中发出凌厉的呼啸,棒如流星,带着电弧,将数名狼卫砸成肉泥。  

枪怕点头棍怕圆。  

这支大棒在秦怀玉的手中,几乎化为缠腰玉带,圆转如意。  

挥舞间,映着火光,好似飞舞的流星。  

巨狼双手一撑,从崩塌的陷坑中一跃而起。  

它身上的钢毛倒竖,一股比黑暗更深邃的雾气,缠绕着身躯,飞速旋转着。  

从黑雾之中,似有万千妖魔在哭号。  

带着整个大殿光影闪动,阴风惨惨。  

李治右手紧紧攥着武媚娘柔软的手掌,一张脸上,脸色铁青。  

在他身旁的长孙无忌、王文度等人,同样脸色凝重。  

这场骚乱到现在,不论背后是突厥也好,还是什么人也好,都已经超过普通人的程度。  

这是,异人之间的较量。  

对面那头巨狼,身形好像变得更高大了,几乎是秦怀玉的两倍高。  

秦怀玉能挡得住吗?  

若是不能…  

黑色的雾气,旋转成球,猛地被巨狼一口吞下。  

下一刻,它的双手猛地涨大,赫然涨到身体一半大小,根根勾爪,足有半人长。  

那恐怖的长度和尖锐,让人毫不怀疑,它可以轻易把一切撕碎。  

太极殿上,有一个朦胧的人影,似乎发出一声低呼:“鬼手,没想到,在突厥人中,也有这么纯正血脉的鬼手。”  

“星君,咱们要管吗?”  

“管什么管?横竖是他们人类的事,看看便好。”  

“那这鬼手…”  

“它又不听吾号令,长安有鬼手,这一脉不绝便好。”  

“是。”  

大明宫中。  

无数血线自道琛身后,纵横交错,蔓延向四面八方。  

苏大为抬眼一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