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倭正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明崇俨,南朝梁国子祭酒明山宾五世孙。  

父亲明恪,为安喜县令。  

看到明崇俨的名字时,苏大为开始还以为是巧合,但是等看到其父为安喜县令,便知道,这就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明崇俨。  

现下,这孩子才不过五岁,因自小有些异于常人,年前入京后,被其父送往大慈恩寺,做“舍身”。  

所谓“舍身”,也是时下一种习俗,怕孩子养不大,许予佛祖,待到大些时,再从寺庙里接回来。  

这明崇俨亦是如此。  

苏大为眉头不禁皱起来,果真是这明崇俨…  

他隐约记得,这个明崇俨与后来的武则天,关系不一般。  

可以说是十分受武则天的信重。  

在这一瞬间,苏大为心里一动,忽然想起来。  

被劫匪抓走的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也在未来受到武则天的宠信。  

这么说的话,这些失踪孩子的共通点,莫非是和明空姐有关?  

但是不对,这都是未来发生的事,至少在十几二十年后,眼下,这些人都只是孩子,不可能会因明空法师,受到特别的关注。  

苏大为在心里纠结时,县君裴行俭已经把悟能叫到一旁,细细问了一番,又让县内主薄做了笔录。  

“此案疑点有三。”  

裴行俭看着笔录道:“第一,这叫明崇俨的小沙弥一向是随师父在庙里修行,究竟是昨晚还是今天不见的,这个叫悟净的法师却说不清楚。  

第二点,此案与昨晚上元夜的孩童劫案是否有关联,现在还不能断定。  

第三点,大慈恩寺僧众进出都有记录,一向以戒律森严而闻名,似一个五岁的小沙弥,不可能凭空消失,人究竟是在寺里某处,还是已经出寺,现在还不得知。”  

说完这三点,裴行俭向陈敏道:“你跟这位悟能法师,去大慈恩寺走一趟,带些人手,先问一下那位悟净法师,看看在寺里能不能找到人,如果万年县的人在那边,与他们好生交接。  

要是万年县的人不在,你去完大慈恩寺,再替我去万年县走一趟,告诉他们县君,我们这边的进展,看看怎么合作来破此案。”  

“是。”  

陈敏忙抱拳应下。  

“苏大为。”  

裴行俭向苏大为看过来。  

“县君。”  

“那几个倭僧,你盯住了,顺着这条线查一下,有结果告诉我。”  

“是。”  

苏大为忙抱拳应下。  

“大为。”  

一旁的李思文忽然开口道:“你跟我过来一下,有话同你说。”  

苏大为向县君裴行俭看过去。  

裴行俭挥了挥手:“你们都去忙吧,我这里也还有一大堆公务。”  

陈敏随着悟能法师去大慈寺。  

苏大为则随着李思文走出县君公廨,在院内,李思文左右看了看,见无人注意这里,又挥手让高大虎和另一名差役离远些,这手招手示意苏大为靠近些。  

“李主薄,不知有什么事?”  

“是关于东瀛会馆。”李思文沉吟了片刻道:“本来这件事还没定下来,不应该提前跟你说,但是一来你已经留意到了倭人这一块,二来你之前的案子也与倭人打过交道,将来这一块,少不得要你参与。”  

“李主薄,你说的是什么?”  

苏大为有点懵。  

“上面怀疑,东瀛会馆目地并不单纯,不仅仅是做生意,可能还有间谍在里面。”李思文面容平静,说的话,却让苏大为大吃一惊。  

上次杨昔荣的案子,牵扯出来的绝不只是霸府,对大唐来说,最重要的乃是苏大为无意间发现的,高句丽间谍高建这条线。  

也正因为如此,最后端掉了一整条高句丽潜伏在大唐的间谍线,最后论起来,在长安县衙发生不良人被杀之事,县君裴行俭并没有受到上面的责难。  

长孙无忌甚至亲自过问此事,称裴行俭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清除掉高句丽间谍只是第一步,后续一系列的暗战才是重中之重。  

在长安,难道仅仅只有高句丽一家间谍吗?  

换句话说,难道埋伏的高句丽间谍只有高建这一路人?  

所以近段时间,左右领左右府,还有刑部、大理寺,都在暗中彻查此事。  

最后,除了清除出一批三韩、高句丽的间谍,还注意到了倭国在大唐的会馆。  

李思文对苏大为道:“你刚才提到倭国的东瀛会馆,刚好我们大理寺最近也在留意此事,上面还有意专门新设一个机构叫倭正营,专为清查各处间谍,尤其是倭人间谍。”  

等苏大为消化了一会,李思文接着道:“上次你处理杨昔荣案,揪出高句丽间谍高建,做得非常好,上面已经有人注意到你,如果倭正营真的建立,少不得把你吸纳进来。  

嗯,你已经是大理寺评事,秩比从九品下,到时这品级也可以往上升一升。”  

“不是。”  

苏大为一脸迷惑:“清查各国间谍,为什么叫倭正营?”  

你们,是不是对倭人有什么意见?  

听上去像是专门针对倭人。  

“哦,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李思文背负双手道:“倭国与中国建交由来已久,西汉时,倭岛上的许多小国家,便开始向汉称臣纳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李主薄,能不能直接说重点。”  

苏大为苦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