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黑猫报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岭南,对于此时的大唐而言,尚属于蛮荒之地。  

王敬直作为初唐宰相之子,又是驸马,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一下子被发配到了岭南,各方面都难以适应。他刚到岭南不久,就大病一场,险些丢了性命。好在王珪与岭南豪强冯氏交情不错,对王敬直多有关照。他们请了当地的巫医为王敬直治病,使用的就是祝由术。而王敬直也因此对祝由术产生兴趣。  

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自己要在岭南多久。  

也没有什么事情,又有冯家的关照,衣食无忧。  

于是闲来无事的情况下,王敬直就找了当地的巫医学习祝由术,而且造诣很深…  

“我也是偶然机会,得知怀远精通祝由术。  

当时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我就想到了他,于是带着法师从芙蓉巷,一路找到这里。”  

“慢着,芙蓉巷在通善坊,这里是安仁坊,距离可不近。”  

“是不近,沿途还好几次遇到了金吾卫。”  

“那你们…”  

“是小玉,小玉帮助我们到了这里。”  

“小玉是谁?”  

狄仁杰看了明空一眼,明空起身,走进了暗室。  

片刻,她抱着一只黑猫出来。  

那黑猫看上去气息奄奄,像快死了一样。  

“它就是小玉。”  

“一只,黑猫?”  

狄仁杰道:“二哥,小玉其实是一只诡异。”  

仓啷一声,裴行俭拔出了宝剑,后退了好几步。  

黑猫强撑着睁开眼睛,看了裴行俭一眼,那双幽绿的眸子里,闪过一抹不屑之色。它很傲娇的叫了一声,声音很低弱。然后,它又闭上眼睛,蜷缩在明空的怀里。  

“二哥别怕,小玉不坏。”  

“它可是诡异。”  

“诡异也有好坏,小玉虽非人,却懂得报恩。  

它当日把我们送来这里,怀远虽施展了祝由术,也只是稍稍稳定了法师的状况,并且没有持续太久。那天,天快亮的时候,法师气若游丝,已无法再支撑下去了。当时我和怀远都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法师…幸亏小玉,以灵珠为法师续命。”  

“灵珠?”  

“道士修内丹,和尚炼舍利。  

诡异,也有灵珠,就类似于道士的内丹,和尚的舍利子。  

那是与它性命攸关的事物,但在关键的时候,它却把灵珠给了法师。  

二哥可能不了解,所谓诡术其实就是道术的衍生,属于旁门左道。小玉用灵珠破了明真的诡术,才算是把法师的命挽救回来。可是小玉自己,却变成了这副模样。”  

听了狄仁杰的解释,裴行俭不由得露出惊讶之色。  

他看着明空怀里的黑猫,缓缓收起了宝剑。  

“如此说来,这诡异倒是…它为何要救法师呢?”  

“因为法师曾救过它。”  

明空一边插嘴道:“贫尼可没有那么深的道行,贫尼第一次见到小玉的时候,以为它只是一只黑猫,并不知道它是诡异。它虽然受了伤,但凭它的本领,也不会有大碍。人常说,猫有九条命,小玉又怎可能轻易死掉。贫尼是照顾它,没有救它。”  

“知恩图报,不惜舍命相救。  

怀远说,灵珠是诡异的根本。失了灵珠,小玉等于…它现在也是勉力活着,怕是撑不得太久。”  

狄仁杰说着,露出伤感之色。  

裴行俭看小玉的眼神,也变得柔和许多。  

他厌恶诡异,是因为他的父兄,都死于诡异之手。  

特别是他的兄长裴行俨,在隋末唐初的时候,号称万人敌。  

武德二年,王世充勾结诡异,在洛阳称帝。裴仁杰裴行俨父子秘密准备起事,谁料想行事不密,起义的事情泄露。王世充也知道裴行俨厉害,于是驱使诡异害死了裴仁基父子。  

裴仁基父子死的时候,裴行俭才出生。  

幸亏有家人拼死保护,把他送回了闻喜,才算保住了性命。  

而今,他听说了小玉的故事,不由得对诡异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  

“怀英,就算你们说的都是真的,可没有证据,也没有用处。”  

他坐下来,道:“明真,我可以派人去找。  

不过,如果她是异人的话,估计很难找到她。而你二人,对了,还有苏大为,你们三个人劫狱的罪名,我却无法为你们洗脱。当今陛下仁厚,对兄弟姐妹极为爱护。  

吴王虽不是嫡出,但生前甚得先帝所爱。  

如此情况下,如果没有绝对的证据,陛下是不会允许我们对吴王下手…”  

他没有再说下去,而是看着狄仁杰两人。  

狄仁杰和明空都明白,不把吴王解决掉,想要追查明真,非常困难。  

明真一介比丘,在长安也没有什么根基。她既然离开了灵宝寺,吴王一定会庇护她。说实话,有吴王的庇护,哪怕是裴行俭身为长安县令,也很难再追查下去。  

狄仁杰长出一口气,陷入了沉思。  

“刚才县君说,阿弥曾提醒县君,小心明真和吴王?”  

“嗯,其实也不是提醒我。  

当时左卫中郎将之子苏庆节因为心疼二娘重伤,所以非要参与抓捕行动。  

他性子高傲,擅自行动,在芙蓉巷堵住了苏大为。我说呢,苏大为怎么会逃走…狮子,就是苏庆节自幼天赋异禀,十二岁就成了异人。只是苏中郎不愿声张,所以外人都不清楚他的身份。苏大为是异人的话,那么能够逃走,也就可以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