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种意义上阿美处于低势,不趁势敲一笔简直是对不起自己。  

至于阿美提议的太空一体化、建立太空秩序问题虽然也诱人,但也还只是虚无缥缈的大饼,信以为真就太蠢了。  

国内的态度相当务实,战略上着眼星际,战术上还是老老实实过日子,先发展好当下才能看未来。  

“徐,我们收到了你们的意见,会在三天后给出答复,这不影响已经确定的合作事宜。”  

沙利文并未着急反对,大国谈判就是如此,三个月时间已经不算慢,再加上约翰此前要求的过渡期,实际整个谈判过程将会持续一年以上,甚至会是一边合作一边谈,直到破裂为止。  

在答复完徐让以后,沙利文转而说起了其他事:  

“让我们为这份约定定性吧,这是人类首次为了共同的危险团结在一起,我方依然建议以太空秩序为基础,在能够最大限度统领人类反击力量的框架内制定一切。”  

沙利文一句话,范围就从两国扩大到全人类,结合之前的太空军问题,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不过徐让只是点点头,他当然无权做决定,但也不觉得国内会十分反对。  

10月1日。  

再过一年,就是七十周年纪念日,将会举行规模极大的阅兵式。  

今天的电视上没有阅兵式,但却有“阅箭式”。  

“五,四,三,二,一!”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一枚全新火箭拖着尾焰飞上了天空。  

十几分钟后,外界发出报道:  

“嫦娥七号成功发射,长征五号首次出征完全顺利。”  

长征五号直径7米,底部使用了7台yf135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起飞推力2600吨,起飞质量2000吨,可复用载荷质量60吨,加装三级后可以向月球输送24吨载荷,完美达到设计指标。  

其cbc构型近地轨道运力更是高达180吨,月球运力70吨以上,完美取代了已经完全停产且没有存货的长征十号。  

津沽火箭制造基地一次性就制造了六枚火箭,其中三枚独立服役,另外三枚作为cbc组合体以“长征十五号”服役,总的来说相当于服役了四枚火箭。  

在津沽基地的努力下,长征五号首射就赶上了国庆,并且将早已准备好的“嫦娥七号”发往月球。  

现在的嫦娥七号与以前的计划完全不同,以前的嫦娥七号是月球背面探测器,但在联合矿业组建以后,已经不需要再单独为此占用一次发射任务。  

嫦娥七号前后搁置了差不多一年,并且由于联合矿业登月体系的逐渐成熟,连嫦娥计划都要几近废弃。  

嫦娥计划曾是为载人登月配套的无人项目,在联合矿业组建起空天飞机——黎明飞船——乌兔空间站——九章号的廉价运输线后,已经没有必要专门使用火箭执行探测任务。  

很多曾经计划让无人探测器进行的工作,现在九章号飞过去扔几个机器人和一些设备就完事,既降低成本还能干的更好。  

拖拖转转,最后还是当初的v(月球转移飞行器),也就是从月轨到月面往返。类似“起源”号的小型登陆飞船项目启用了这个代号。  

小型v的计划一直波折不断,在九章号成熟应用后有些鸡肋,因为它每次起降都得补充燃料,不像九章号省着能反复起降三到四次。  

最后航天局将其扔下去给各个分院,要求满足作为应急逃生工具使用,其他性能自由发挥,看谁愿意接手这个鸡肋项目。  

兜兜转转这个项目竟然落到了六院手里,六院拿下它也不是为了扩展业务,而是打算试验自己的核发动机。  

就是那一款110所努力了一年,推力8.5吨,比冲1400秒的核发动机,给空重不能超过24吨的嫦娥七号用正好合适。  

不过因为时间紧急,完全重新设计的嫦娥七号还是无人版,仅能用于送货,甚至发动机都是一台用于测试的样机改造,实际上航天局只打算让它进行测试,几乎不担任什么任务。  

真正载人往返的是优化后的嫦娥八号、嫦娥九号,嫦娥系列将以另一种类型延续下去。  

“一百九十七,一百九十八…两百!”  

付向杰声音落下,满头汗水的李伟也终于支撑不住,气喘吁吁地站起叉着腰休息。  

其余几个组员紧随其后鼓掌,因为李伟打破了他们此前的“俯卧撑”纪录,从122刷到了200。  

因为月球的低重力,俯卧撑方式当然也与地球大不相同,使用弹力带束缚身体增加强度,其实比地球上做还要困难一些。  

上一个纪录是柳鸣保持的,已经是一个较高水平,然而比他年纪更大的李伟却远远打破了他的纪录。  

当然不是李伟锻炼更狠或者天赋异禀,而是“304”的作用。  

李伟所注射的304针剂已经完全起效,展示了其超凡的提升能力。  

不仅是力量的提升,连带反应速度、恢复能力都有明显提升,用李伟的话说是“睡眠质量都明显上升”,整个人几乎年轻了十岁。  

其余人中邓磊也已经度过了整个周期,柳鸣还有最后一周,付向杰最慢,另外四个新组员暂时还没有接受注射。  

李伟在休息片刻后就开始喝水,等下他还需要对自己的尿液取样,一份快检一份等着送回地面,以便随时掌握身体状况变化。  

“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