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期待(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正文:  

智乎上很快就有了相关的问题。  

“如何评价《霸王别姬》”  

这一次出现了相当多的业内人士,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是网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这些业内人士的集体出现,只因为《霸王别姬》实在是太有潜力了。  

虽然仅仅只有十分钟,连个大概的剧情脉络都看不到。  

不过从镜头的质感,以及里面人物的演技与台词来看,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好片。  

这是属于一个资深从业人员的直觉。  

国内很少出现这种让人一看,就深深爱上的电影了。  

不少人觉得,这或许会成为一部《沉默的羔羊》那样,在人心深处留下巨大印记的作品。  

不过看最初的这点剧情,这或许讲述的,会是一段禁忌之恋。  

小豆子和小石头那点感情,只要眼睛没瞎的人就能看出有些不对劲。  

尤其是一个从小就在女人堆里长大,男生女相,进入戏班子后还是唱的旦角儿。  

导演洛泉安得什么心思,几乎是已经摆在明面上了。  

而这种禁忌之恋,在华夏这个历史背景下,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这也可能是一场和《泰坦尼克号》那样的爱情悲剧。  

这是大部分影评人,根据目前已知的剧情做出的判断。  

正所谓人能三岁看老,用在电影上其实也能讲得通。  

不过对于一个注定的结局,洛泉能将它拍得怎样跌宕起伏,才是最值得大家期待的地方。  

没有人质疑她的能力,唯一担心的一点就是这电影的内容能不能的过审。  

毕竟华夏不比国外,很多地方限制都是比较大的。  

不过听说这是上面安排的任务,如果剧本通过了的话,那说明就是可以上映的,倒也不用特别担心。  

《霸王别姬》的热度,随着网民们的讨论,开始在全网逐渐高涨起来。  

连带着,又提升了一波京剧的热度。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洛泉之前已经干过类似的事了。  

前不久她才刚发了一个穿着戏服,化着戏妆的写真。  

不但是在国内,在国外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属于妥妥的文化输出。  

也正是因为她,有不少年轻人开始主动去接触京剧,而不是被动去听自己爷爷奶奶放的京剧。  

当然,相比起华夏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洛泉目前做出的努力倒还没有达到让京剧大红大紫的地步,只是拓宽了一下年轻人的接触面积。  

不过她至少是有流量的明星里,唯一一个愿意给京剧带来关注度的人。  

有的明星,明明自己出道前也是学唱戏的,受了不少的照顾。  

结果出道后,对过往只字不提,这也确实是让人觉得寒心。  

不过也没办法,毕竟京剧目前在国内的热度,也确实不高。  

用功利的话讲,那就是没热度可蹭。  

要是京剧有说唱或者之前的偶像选秀那么火的话,估计这些明星巴不得有事儿没事儿就来上两句。  

很实就是这样。  

或许,《霸王别姬》是京剧翻红的契机。  

不少人是这样觉得的,但具体怎么样还得看洛泉的本事。  

电影继续开拍,孩童的章节结束后,就该少年了。  

请的演员仍然是从戏剧学校拉出来的,不但要有演技,还要有一定的戏剧功底。  

尤其是少年程蝶衣,颜值还得过关。  

尽管华夏号称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不过洛泉之前为了找到合适的角色,也花了不少的时间。  

一般来说,一位导演拍这种有深度有内涵的电影时,都会相当细致,力求让一个画面表达出尽可能多的镜头语言。  

所以,都会拍摄的速度都不会很快,一场戏折腾几个钟头是常事。  

有的导演,一场戏甚至能纠结一周。  

电影的类型,就决定了它的拍摄效率。  

像《霸王别姬》这种文艺片,注定了是拍不快的。  

前期是没有遇到洛泉。  

同样作为导演,蒋问出道的时候其实拍的全是文艺片,评均一年整一部,最长的一部花了一年半。  

也是那一部,让他拿下来戛纳大奖。  

对于电影,他向来信奉慢工出细活这个至理。  

但是放在洛泉身上,什么至理都成了狗屁。  

除了第一天ng过不少次之外,洛泉之后的剧情实在是拍得太顺了。  

虽然和演员的质量高有关,毕竟都是找的国内顶级水平,不过也不至于拍得这么快吧。  

不知道,他还以为这是在拍商业片。  

作为导演,蒋问真的有些担心电影的质量。  

在持续了将近一个星期后,蒋问导演终于忍不住对洛泉提出了质疑。  

当然,是在私底下。  

他情商没那么低,有再多的话也不可能拿到台面上讲。  

“洛导,这电影拍得是不是有些太快了,这走镜、布光还有演员的走位,我看都是你一个人说了算,都不带调整的,您这么确定拍出来的一定是最佳的角度和步骤?”  

蒋问的提问,完全是从一个导演的角度出发,问的都是专业问题。  

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它的素材可能长达五六个小时。  

一个镜头可能会拍好几个角度,最后剪辑的时候才会从里面选出效果最后的进行保留。  

而洛泉,几乎每个镜头都只拍一个。  

蒋问从业二十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