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局势不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  

震天的响声响彻于天际,传遍于整个空域。  

两架为歼侦8F护航的歼10A脱离编队,转向迎着杨洛打出的PL12拦射导弹的方向而去。  

几乎是眨眼之间,双方的距离就接近到了二十公里范围之内,快的不可思议。  

两架歼10A通过数据链获取到来袭导弹的数据信息,先后各发射了四枚PL10格斗导弹,想要把PL12打下来。  

毕竟只是模拟的虚拟导弹,301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扫描不到虚无的存在,但从预警机上传回来的数据链却显示了导弹的存在,其方位、速度、反射特征等信息一目了然。  

“导弹拦截导弹,有意思。”  

杨洛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轻声地说道,没有一丝担心PL12会被拦截的神色,即使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虚拟中的PL12拦射导弹已经处于主动雷达制导阶段了。  

因为,想要拦截处于攻击状态加速到4马赫的导弹何其艰难,何况还不是专业的导弹防御系统发射的,只是歼10A发射的格斗导弹。  

要知道,拦截技术比进攻要难数倍。  

事实也确实如此,八枚PL10近距格斗导弹连PL12的毛都没有摸到,PL12毫发无损地继续瞄准前方的歼侦8F,高速掠去。  

杨洛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了,雷达显示从甘南场站又在陆陆续续起降战机了,往四周散布开来,进行高空侦察。  

“这么快就识破了我的计划,但那又如何,我不允许你们这样做。”  

杨洛的脸色开始变得凝重,必须要做出应对,避免处在低空突防中的三个编队被发现,就要再次启动电子干扰,让刚起飞的战机也变成瞎子。  

然而,301歼10C却先一步遭受到了电子干扰,雷达屏幕呈现雪花屏状态,丢失了所有的目标信息。  

“该死,竟然被压制性干扰了。”  

在这重要的时刻被干扰,突防中的编队危险再加一分,杨洛一惊之后,连忙启动最强等级的抗压制性干扰模式,让雷达恢复正常。  

但是雷达恢复正常不过一秒钟,又再次遭受到了电子干扰,这次是欺骗性的电子干扰。  

雷达屏幕上闪烁的信号,一下子增加到五百多个,密密麻麻的挤占了整个雷达屏幕,简直是要闪瞎人的双眼,根本就无法分辨真假。  

不能成为瞎子,雷达必须恢复正常,杨洛不得不再启动了另一套抗干扰模式,让雷达能分辨信号的真假。  

杨洛的应对很快,雷达也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清楚了假目标信息,但也花费了一点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秒钟。  

一两秒钟的时间,在空战中,或许就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  

这次的一秒钟的时间虽然没有决定胜负,但却让杨洛陷入了不妙的境地。  

一道数据链信息在抗干扰的时候传递到了301歼10C中,PL12拦射导弹没有没有击中歼侦8F,而是击中了两架歼10A,使得歼侦8F逃过一劫,正向远处逃遁。  

这个结果使得杨洛大跌眼镜,随即马上就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也正如杨洛所想的一样,两架歼10A的飞行员见导弹拦截不奏效,直接开着歼10A撞了上去,其中一架歼10A撞了个正着,另一架歼10A判定被PL12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击中坠毁。  

还有不妙的地方是没有被攻击的两架歼侦8F正在往其他方向侦察,而且好死不死地,有一架歼侦8F还无意中摸对了方向,这个方向是许志强带领的两架歼11A在低空突防。  

更有三架脱离了电子干扰范围的歼10A战机在向杨洛飞了过来,准备对杨洛进行攻击。  

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叶剑龙发射的导弹成功击落了选中的歼侦8F,正往许志强的方向支援,准备打掉那一架即将坏事的歼侦8F。  

局势很不妙!  

杨洛在抗干扰之后,马上调整了航向,机动规避来自三架歼10A的锁定,也顾不得干扰刚从甘南场站起飞的战机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再次锁定四十多公里外的歼侦8F,再次发射了PL12拦射导弹。  

这一次,为了避免像上次一样的意外发生,杨洛一连发射了两枚PL12空空导弹,目标都是同一架歼侦8F。  

杨洛的目光投向前方,似乎能看到两枚虚拟中的导弹,信心慢慢地自言自语道:“逃得过一次,逃不过第二次,这次你死定…”  

话语还没说完。  

“滴!”  

机载雷达截取到来自超视距外的火控雷达锁定的信号,告警器的急促尖叫在301歼10C座舱响起。  

杨洛脸色没有丝毫变化,沉着冷静地拉杆蹬舵,一个横滚躲开锁定,随即一边机动一边引导两枚已经加速到4马赫进入半主动雷达制导的PL12掠向目标。  

十几秒后,两枚PL12拦射导弹进入主动雷达制导模式,不需要杨洛继续引导,杨洛随即拉杆蹬舵机动转向,也不理会三架歼10A,只是机动着规避锁定,掠向最后一架没有被攻击的歼侦8F。  

遭受了两枚PL12的攻击,任凭护航的歼10A如何拦截,即使用撞击去撞;任凭歼侦8F如何规避,甚至使用了箔条干扰弹,还是没有逃掉被击落的命运。  

当信息通过数据链传递到301歼10C上时,杨洛已经接近到新目标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