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 又见柳纤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实柳纤纤和张爸爸、张妈妈也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就是《世界美食暨北京交流会》期间,张劲与一群吃货在陶老爷子的‘御膳房’京市分店中齐聚一堂的时候,老爸老妈见过柳纤纤。  

不过当时场面火热,人多嘴杂,乱糟糟的,让张爸爸、张妈妈很难集中起注意力。  

而且还有叶红这个张家最爱的儿媳在场,吸引了张妈妈的绝大多数关注,所以无论是张爸爸还是张妈妈,对于那一天的一群人,除了之前就认识的张劲几位死党,以及自己的好儿媳之外,其他人就仅仅有点印象罢了。尤其是当时还摸不清自己对张劲心思的柳纤纤,在乍见张妈妈、张爸爸的时候,十分心慌,话都不敢多说,视线也是躲躲闪闪的。这就让张爸爸、张妈妈对她们的印象更加淡薄了。毕竟只是漂亮的话,无论叶红还是北宫荷月,都不逊于柳纤纤。  

所以,过后二老回想当天时,也隐约记着,有个第一次见面的女孩,好像很漂亮、很文静,仅此而已。  

而且,当时因为张劲和柳老爷子的关系还没有如今这么紧密,就算张劲有介绍,那个姓柳的漂亮小姑娘,就是柳老爷子的孙女儿,两人招呼过后也没有太在意。  

直到今天第二次见面,因为少了许多人分散jīng力,加上客人上门的缘故,二老才正式仔细的打量起这位第二次见面,第一次登门做客的闺女来。  

一眼看过后,张爸爸、张妈妈就忍不住赞叹起来。  

没想到,柳老爷子这个糟老头儿往常夸上天,自己隐约见过一面的孙女儿,居然真的这么完美!没想到柳老爷子往常毫不保留毫不谦虚的溢美之词,居然毫不夸张!  

也从未想过,除了柳纤纤与叶红之外,居然还有能在外貌与之相抗衡,气质上也不分伯仲的女孩儿!  

充满的古典气息的完美相貌,弱如扶柳的窈窕身段,温文知xìng的气质,纤尘不染的娴静,让柳纤纤这个女孩子看起来仿若从古画中走出的云端仙子,全不似俗世中人!  

在见到这个女孩子的第一眼时,就算已经因为年纪偏大,而和世间cháo流完全脱节的张爸爸、张妈妈,也不由得想起了网上流传至现实中的一个听起来很是做作的称谓——‘神仙姐姐’!  

尤其是当神仙姐姐般的柳纤纤,同气质相仿的何清浅站在一起的时候,更是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相互衬托、相互激发,那种相映成趣的绝美,几乎耀花了老两口的双眼。  

两个站在一起的女人,同样的温文气度,一个古典,一个现代;同样娴静的气质,一个出尘,一个纯净;同样的知xìng之美,一个淡然,一个羞涩;同样的窈窕身段,一个浮凸有致,一个曲线柔顺;  

两个有着太多相同又有着太多不同,但却同样美好的女孩儿,站在一起的时候如一对并蒂莲花,让任何一个懂得审美的人,都会忍不住屏住呼吸。  

就连之前就见过两个女人的张劲,当两女并立的时候,也忍不住被这眼前的美景震得呆立当场。  

当然,张劲的心理活动与张爸爸、张妈妈却大相径庭,因为他对两个女人的差别比在场所有的人都更加清楚。  

张劲看过柳纤纤仅着一身白sè泳衣时的样子,那细的几乎只手可握的腰肢,让张劲至今记忆犹新。尤其走起路来,自然而然的扭摆的时候,那摇曳的蛇影,以及从纤腰向上、向下尽皆陡峭的夸张起伏,绝对能够撼动任何正常男人的心襟。  

张劲更看过何清浅身无寸缕的样子,而且每一寸肌肤每一寸肌肤,所有羞人的角落,甚至身体‘深处’都仔细的研究过。所以,对何清浅的身体,张劲更加清楚熟悉。她的腰也很细,却没有柳纤纤那么夸张,她的曲线也很美,但是却没有那么夸张的欺负,而是更加匀称,线条更加柔润。  

如果仅从身材来看,气质古典的柳纤纤其实更加火爆现代;而气质偏向于现代知xìng美的何清浅,反而身材更加与古典美女相似!  

从xìng格、心理上来比较的话,两女的差别就更大了。  

张劲可是知道,柳纤纤别看一副出尘仙子般,不食人间烟火,万事不盈于心的模样,但事实上,这个女人的心机绝对深沉似海。腹黑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情商、智商都高到爆表。  

而何清浅则表里如一,不但外表清纯,心思也一样纯粹的就跟二十七万道过滤后的蒸馏水一样,点尘不染!  

柳纤纤心思缜密,擅长揣摩人心,有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上位者心境。  

而何清浅xìng情纯良纯善,热爱慈善活动,热爱义工活动。  

所以,这两个看起来气质相近,美貌无分轩轾的女人,在事实上对了解二人的人来说,却差别甚大!  

张爸爸、张妈妈为柳纤纤的相貌、气质所摄,说话有些过分的客气。  

而张劲和柳纤纤招呼起来,居然也有些别扭的怪异。  

本来,张劲最初因为jǐng醒于柳纤纤的深沉心机,而对其有些隔阂,处处提防,甚至不yù与之过多接触。  

但是,自从年初,几人一起狩猎,在白毛雪患难后,张劲却对柳纤纤的看法已经大为改观,不但不再对其躲躲闪闪,而且已经将其当成一个真正的朋友来看了。  

其后又因为柳纤纤的提醒,而使得自己得以及时赶到,在公海游轮上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