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两极竞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钰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充当了一次柯孝良的工具人。  

当然,他也达成了自己的初衷。  

至少他在更多人面前露脸了,展现了自己的存在···尽管并没有多少人在乎。  

修行界终究是靠实力说话的。  

柯孝良在成为十魔宗宗主之前,曾经三剑砍碎翠云山,一战逼平殷飞扬,更让血魔宫宫主厉行舟数次碰壁。  

那都是实打实的战绩,绝对拿得出手。  

而王钰呢?  

他除了那些风靡葫中界的所谓成功学著作,还有什么真正的战绩吗?  

并没有!  

他甚至被提名为十魔宗史上最水货的宗主。  

当然王钰本人觉得这是在胡扯。  

明明在一千多年前,还有一个百脉皆废的弱智当过十魔宗的宗主···那又是另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了。  

有了压力,也就有了竞争。  

以前无论是高武世界还是废土、诡异世界,修士们推进超凡之道的发展,多数只是出于‘需要这么做’以及‘想要这么做’而不是‘必须这么做’。  

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们是‘绝对要这么做’。  

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修士群体,就像两个对撞在一起的国家,正在疯狂的做军备竞赛。  

甚至于将一些其它的规划,都暂且放下了。  

在废土世界,猎魔人这条道路被更加深入、彻底的挖掘,从一阶到第五阶的猎魔人职阶,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甚至衍生出了上万种。  

尽管其中绝大部分都不太具备深挖潜力,有些甚至只在二三阶就断绝了后路,难以延续。  

但是却也为整体的补充与强大,做出了十分可观的贡献。  

至少柯孝良的意志力又涨了一大截,并且相应的各种手段,也得到了极为充分的丰富。  

除此之外,作为封魔人的对立面,宝通界的修士们对纯黑使者这条线下手了。  

和封魔人依靠意志力,封印体内的‘魔鬼’获取力量,进而强化、异变、改造这股力量不同。  

纯黑使者的力量源于血脉和堕落的信仰。  

这在原本的修行界修士眼中,是难以入手的象征。  

甚至就连宋清文,都没有对纯黑使者有过多的插手。  

而宝通界修士们的意识没有受到限制。  

他们选择改造纯黑使者的血脉,让这条线里规划的某些元素不再那么的绝对。  

通过淡化、改造和重新整理的方式,从纯黑使者这条主线上,又分裂出了许多细小的血脉分支。  

获取了分支血脉的人,将被改造为黑暗生物,他们喜好黑夜,抗拒阳光,拥有各种各样的能力···但是却不再堕入绝对的疯狂,也不再具备绝对的堕落信仰,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甚至可以在分支血脉之上,再进行深入的挖掘。  

而这种挖掘,让柯孝良很感兴趣。  

甚至给予了一定的帮助。  

比如将从古神之血内分析出来的讯息,通过重编与加密后,塞进这些纯黑使者的分支血脉之中。  

提高这些血脉的上限,增强它们的可能性。  

诡异世界里,除了吃鬼术之外的其它利用‘诡异’能力的方法,也都得到了大量的拓展。  

修士们甚至研究出了通过人与诡异合作,推动某些低级诡异‘纯粹’进化的方法。  

诡异是规则与灵魂结合的产物。  

而强大的灵魂源质,赋予了诡异占据更多规则权柄的资质。  

换而言之···只要拥有极为强大、纯粹的灵魂讯息,诡异就有可能进化。  

而人类的灵魂本身就是潜力无穷的。  

负面的情感可以赋予诡异们匪夷所思的能力,正面的情感也同样如此。  

吃鬼术和吃鬼者···不再是诡异世界里,唯一的主流。  

如御灵、合鬼、信奉、祭献、杀养等等流派,也都逐渐兴盛起来。  

各种各样的人物,在这个世界展露自己的威名,争持权利。  

在时间快速的推移中,曾经风头无两的陆老板,仿佛都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式,被扫进了垃圾堆。  

吃鬼流的唯一标杆,就只剩下牛先生一人而已。  

最后是高武世界···这是两股修士势力碰撞最为激烈的一个世界。  

不仅仅因为柯孝良之前的布局。  

更因为,对很多修士而言,高武世界里衍生出来的超凡武道,对他们现实的裨益是最多也最大的。  

哪怕是柯孝良,不也是如此吗?  

尽管诡异和废土两重世界也赋予了他很多特性与神奇。  

但是组成他如今这等实力的核心,还是高武世界的反馈。  

而且,如果非要寻找一种‘反馈’,协助自己跨越那层屏障,将练气层数推倒第一百层以上,闯入那个或许可堪媲美仙神的层次,柯孝良一定选择高武世界。  

各方面投入的精力最多。  

自然衍生出来的超凡武道,也就最多。  

宝通世界的修士,在极短的时间内,向高武世界‘搬运’了大量的知识和讯息,极为充分的补足了高武世界原本的底蕴不足。  

也从某个角度,侧面完成了世界设定上的漏洞。  

对于高武世界的原住民而言,他们的世界一直都是真实的。  

在一千多年前,在绝武尊萧怒与剑圣慕容白的那个时代,曾经存在过一个无比璀璨的武道文明。  

那个时候的武者,拳可破开虚空,气可撼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