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神眷之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咯吱!  

咯吱!  

莫迪管家正在用兽皮巾擦拭油灯罩,这种老旧的油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擦拭一次,不然照明效果会越来越差。  

原本这样的事应该让其他下人来的,不过莫迪每当看着被熏黑的灯罩,在手中变得明亮起来时,就莫名很舒服。  

“莫迪管家,还是让我来吧!”  

莉丝女仆跑来说道。  

“你不是在书房服侍老爷么,怎么擅自出来了?”  

莫迪管家眉头一皱,语气貌似有些生气。  

“不是我要跑出来的,是老爷说不用我待在书房,说是让他分心,可我就站在那什么也没做啊!”  

莉丝有些委屈。  

莫迪上下瞧了瞧莉丝的女仆装,叹了一口气,城堡的丰富伙食让莉丝原本被营养拖累的身体迅速发育。  

仅仅三个月,莉丝的身材就已经拥有了可观的改变,身上的女仆装愈发显得有些包裹不住了。  

“那好吧,不要离开书房太远,我得去找镇上的裁缝重新给你制一身衣服。”  

奥丁正在绞尽脑汁研究他的养殖基地。  

“唔…养鱼的话可以从小石溪上游开辟一条新的支流,与水渠相连,直到流经所有的水渠后,在终点汇聚成一个湖泊。”  

他的想法是用一条支流引入野生的鱼类进入水渠,在一圈圈围绕农田的水渠里,鱼儿可以捕食落入水面的虫子,减少农田害虫。  

它们还能吃掉一部分沟渠里生长的水草,延长渠道寿命。  

不仅如此,鱼粪还是天然的肥料,每隔一年时间,把水渠底部的淤泥捞起与土壤一起翻耕,可以极大增加土壤肥力。  

避免因过度种植而导致的土壤贫瘠。  

而位于整条水渠终点位置的湖泊就是最后一步,捕捞。  

水渠狭窄且浅,小鱼尚可生存,等长大了就不在满足,自然会沿着水流顺游至湖泊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这时,就可以用渔网很方便的将它们捕捞上来。  

这就是奥丁设计的一个简单的鱼、田共生循环养殖体系,鱼苗、饲料全都省下。  

整个工程量也不大,一条小支流河道和一个汇聚大鱼的人工湖泊。  

以上,仅仅是养殖基地的第一环。  

奥丁在草图上重重的画了一个圈,圈中心,就是第一环的终点—人工湖!  

“养殖,最重要的就是水,围绕着人工湖,打造第二环养殖体系!”  

于是,奥丁在这个大圈内,用笔写下鸡、鸭、兔三个字。  

按照常理,如果要喂养大批量的家禽,不同种类的必须分开。  

那是因为各家禽的习性不同,加上家禽数量大混养更容易滋生病菌,所以才不能混养。  

但是奥丁,却不这么认为,他的笔又开始在这个圈内频频落下。  

不一会,几棵非常抽象的果树,跃然纸上。  

“在湖泊周边,载种果树,利用鸡鸭吃虫,兔子吃草的习性,省去了人力照料果树的烦恼。  

再照料完果树后,这些小动物们的粪便还可以为果树增肥,让其生长得更繁茂,结果更多。”  

这奥丁脑海中的第二环,正是林果家禽混养共生体系。  

至于所谓混养的弊端,他将通过大面积的果树林来稀释家禽的密度,以散养的方式让各类家禽自己抱团。  

面积大,食物多,还有湖泊供鸭子栖息,就这种环境而言,混养的弊端将彻底不存。  

在这第二环中,只需要人工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以饲养大量的家禽,还可以让家禽自己繁育扩大规模。  

而他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捉走过剩的家禽,来保证这个体系不会被无限繁殖的家禽弄崩溃。  

当然,除了家禽之外,还能收获大量的鲜果作为添头。  

“呵呵,就是一石三鸟也莫过如此了。”  

至于第三环的大型牲畜养殖,奥丁把目光放到了小石溪上游,小镇西面丛林与碎石岭交接之处。  

山地、丘陵和平地三种地形在这里层层变化。  

如果在种上一大片牧草,那么将会是绝佳的大型牲畜放牧地,山地马,矮脚羊,都可以饲养得来。  

目光移回小镇,看着稀疏的居民区,他不禁叹了一口气,以目前巨石镇的经济条件,实在无法支撑这么多的大型牲畜。  

光是吃饲料就能把他吃穷,怎么建?没法建!  

“没办法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城堡小山脚下建一座小牛舍,饲养个三五头奶牛自己喝点牛奶就好。  

想要建起第三环,起码要等到小镇有上万人口才行,盲目追求养殖大型牲畜,只会让巨石镇陷入缺粮的境地。”  

看着手中的草图,他准备等过一阵子鲁维德空闲下来,再把养殖基地工程告诉他,以免他唯一的政务官正直壮年就过劳死。  

就在奥丁准备进入灵魂空间,在地图上详细规划一番的时候,门外传开老管家的低语。  

“咚咚!老爷,鲁维德政务官求见,就在客厅等候。”  

鲁维德昨天才来汇报完工作,起码也要等到后天才会再来,莫非…  

“知道了,让政务官先坐一会,我一会就来。”  

迅速把桌上的图纸收起放好,稍微整理一下散乱的发型,便快步向客厅走去。  

人未到,口先开。  

“鲁维德老师,这个时间前来,可是有紧急事务?”  

“大人,不是紧急事务,而是小镇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还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