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复兴F1(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七月,烈日炎炎,京城跟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进入了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时节。  

但再炙热的天气,也及不上复兴汽车发布会即将召开所带来的热度。  

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精心筹备与策划,这场令无数车迷和科技发烧友翘首以盼的发布会终于拉开了大幕。  

当月十五号的晚间时分,京城五棵松体育馆内灯光璀璨,人头攒动。一眼望去,好一副热闹的景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歌星在开演唱会。  

受邀来到现场的近万名观众,主要分成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坐在最前排位置的是一张张家喻户晓的面孔,也是各行业的翘楚,如杰克马、雷君、周红衣、查尔斯·张、李书孚、王传孚、许庭印…  

坐在他们后面一排的则是一些优秀创业青年代表,如黄新、何小朋、李响、张涛等人。  

毫不夸张的说,以互联网、IT、半导体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领袖今天至少来了一半。  

毕竟是夏总亲自上台主持的发布会,不管是为了偿还以前欠下的人情,还是为了将来的合作,都得给个面子来捧场。  

相比于这帮注意形象,个个都正襟危坐的CEO、总裁们,坐在中间坐席的3000名意向车主就显得随意多了。  

他们此刻正交头接耳的讨论即将亮相的复兴汽车是个什么模样,值不值得入手。  

别看他们在座的三千人,每个人都在之前通过复兴之家、复兴商城等线上线下渠道缴纳了5000块钱的购车意向金,但他们手上仍保留随时退款的自由权利。  

虽然他们很感激夏总斥巨资包了十二架飞机、八十节高铁车厢来接他们前来京城参加新车发布会,但一码归一码,要是复兴汽车真的造的不咋样,他们也不介意白嫖夏总一次。  

反正官方客服也说了,绝不会强买强卖,不满意就当做一次免费的赴京旅行好了。  

比三千名意向车主还要激动和喧闹的是坐在他们后面的五千名幸运观众。  

他们不是什么企业家,也不是购车意向用户,而是由复兴之家旗舰店、复兴商城等渠道根据过往消费记录定向抽取的部分“铁粉”。  

之所以称他们为“铁粉”,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太复兴工业集团的了。  

今天来到现场的这五千人,手里拿的是复兴手机和平板,家里用的是全系复兴家电,或许将来还会开上复兴汽车。  

得知此事后,夏景行很高兴,毕竟这是来自数十万个家庭的肯定和信任。  

于是他大手一挥,决定在原本5000万人民币活动预算的基础上,再追加5000万元,把五千名铁粉跟三千名意向车主一起请到京城来共同见证复兴家族再添新成员的盛事。  

不管这五千人将来是否还会再一如既往地复兴工业集团推出的新产品、新服务,至少他要让十几亿潜在消费者清楚的知道,复兴工业集团跟外面那些只会耍嘴皮子,说感恩顾客、客户第一的“画饼派”不一样,他属于是行动派,是真正重视用户,并且把每一位用户都当作自家亲人、朋友来对待的。  

这不是胡扯,而是有事实依据的,这不,家里一有事,就请朋友们来“吃席”了。  

复兴工业集团从全国各地邀请八千人赴京参会,并且还包伙食和差旅费的大手笔,不仅仅是令忠实用户感动,还连续霸榜微博热搜多日,在社会上创造了很高的话题性,引起了无数的媒体关注和民众广泛讨论。  

对于该举措,目前社会评论是严重呈两极分化的。  

部分媒体和网友觉得太过于高调了,发布会简单开一下就好了,没必要弄得这么花里胡哨的,有这一亿块钱,还不如老老实实投入科技研发当中,或者捐给希望工程也比糟蹋了强啊。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媒体和网友驳斥了上述观点,认为夏总操刀了一场成功的营销,花区区一亿块,就创造了十亿人民币也买不来的效果。  

总之,不管网友和媒体怎么说,复兴汽车这个沉寂了两年多时间的小透明还是站在了聚光灯下。  

发布会现场。  

随着灯光的逐一熄灭,近万人的大会场渐渐安静了下来。片刻后,穿着一件印有复兴工业Logo的白色Polo衫的夏景行缓缓走上了台,最终站在了舞台中心。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夏景行笑容灿烂的面对观众席并挥了挥手,引得现场欢呼声一片。  

与此同时,周围排山倒海一般的呐喊声,引得杰克马有些皱眉,随即他装作不经意的掏了掏耳朵。  

好巧不巧的是,他这一歪头,恰好与同坐一排,但中间却隔着好几个席位的周红衣眼神碰上了。  

周红衣也在掏耳朵!  

两个掏耳朵的人只是眼神触碰了一下,就各自移开了视线。  

两人心里顿时都泛起了嘀咕,看来不是我一个人越来越“不耐烦”啊。  

杰克马眼睁睁看着京西商城GMV日创新高,要说心里完全没点疙瘩,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夏景行曾经跟他解释过只是普通投资行为,但上个月远景资本拉上一个俄罗斯来的光头佬一起投资京西集团10亿美元又怎么说?  

还有去年京西集团高调宣布融资5亿美元,那也是远景资本拉上高翎资本一起投的。  

融这么多钱干嘛?针对的是谁,不言而喻。  

要知道,夏总您在阿狸可是持有大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