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6、选贤任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吴建民没有急着回答夏景行的问题,而是说起了一则行业新闻。  

“我听说汇丰银行打算出售美国的近200家零售分行,这个数量将近占到了他们在美国开设分行数量的一半。”  

吴建民笑吟吟的看着夏景行,他相信新老板一定会对这个新闻感兴趣。  

果不其然!  

夏景行饶有兴致的追问道:“你想把这些分行收购进来,补充华美银行的分行网络?”  

“对,收购的不仅仅是一个分行、一个营业网点,更重要的是吸收新客户,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把客户群体扩大至其他族裔。”  

吴建民摊了摊手,“在美华裔目前人口不过才360多万,占美国总人口比例不过1.2。  

如果我们只做华裔的生意,现在的体量就已经快接近天花板了。  

想做大规模,就必须突破一些限制。”  

夏景行笑道:“我没有给华美银行设限,完全可以扩大服务群体,只要你能很好的掌握它,一切都不是问题。”  

吴建民仿佛猜到了夏景行不会反对,微笑道:“汇丰银行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重创,如果我们这时候跟他们收购,他们应该不会拒绝,而且还可以以一个便宜的价格拿下近200家分行。”  

“这我知道,远景资本最近正在跟汇丰接洽伦敦总部大厦的出售事宜。”  

吴建民表现得很惊讶,睁大眼睛望着夏景行,“他们连伦敦总部都打算卖了啊?”  

“对啊,被逼急眼了呗,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变现资产。  

不过,由于他们跟上一個收购方签署了长期租赁协议,卖掉总部大厦也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  

夏景行表现得很开心,拿做空汇丰银行的盈利去收购汇丰的总部,然后每年坐收汇丰的租金,又怎么不令人感到高兴。  

唯一遗憾的是,收购汇丰这种大型银行,英国金融监管局恐怕不会同意。  

因此,他也只能降低一下标准了,不然他还真动过收购汇丰银行的念头。  

“看来汇丰银行真的是山穷水尽了,急着卖卖卖,回笼现金。”  

吴建民喃喃自语,他一瞬间想到了很多事情,对于收购汇丰银行美国分行的想法更坚定了。  

“你去跟汇丰的人接触一下吧,价格合适的话就买了。”  

夏景行顿了顿,又道:“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也可以寻机收购一两家银行,先取得一个据点,然后再想办法把它做大做强。  

中国市场的话,对外资监管太严格了。  

我在想,要不要把华美银行变成一家内资银行。”  

“内资银行?”  

吴建民来了兴趣,问道:“怎么变?”  

陈宏笑着插了一句,“他说的是单独在大陆创办一家银行,像民生银行那样。  

这样搞的话,新银行跟远景金控、华美银行可美多大关系了,VIE架构也行不通。”  

夏景行轻轻点头,认可陈宏这一说法。  

VIE架构一般用于中国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国家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把这些公司判定为外资。  

金融公司受到的监管不一样,肯定蒙混不过去。  

只有一种解决办法,以内资企业的名义创办或者收购银行。  

目前国内还只有民生银行一家民营银行,是由几十名民营企业家联合创办,属于特殊时期的产物。  

真正放开民营银行试点,还要等到2014年,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都是那时期获得的银行牌照。  

现在的话,可能很难撕开政策口子。  

想到这,夏景行也放弃了创立一家民营银行的念头,改口道:“算了,国内就先在几个大城市开设分行,以外资银行的身份运营吧。”  

吴建民不清楚夏景行怎么又转变想法了,不过他没有追问,只是点头表示赞成。  

会议结束后,吴建民看出了夏景行和陈宏似乎有事要谈,便借口离开了。  

陈宏伸了一个懒腰,然后靠在椅子上,说道:“总算是忙完了,接下来没有别的事了吧?”  

夏景行听懂了陈宏的意思,对方是想离开了,于是便劝说道:“忙完什么啊,接下来的事情还很多。  

华美银行还要升级为华人银行,还要物色收购全球各地的银行资产。  

另外,远景金控现在也只是一个雏形,需要打造共同基金、财富管理等业务。  

哦,对了,你帮我在国内物色一家证券公司,远景金控需要拿到券商牌照。”  

陈宏问道:“以内资名义?”  

夏景行又郁闷了起来,跟银行业一样,券商外资也不能控股。  

高盛、大摩进入中国都是采取的合资方式,持股上限最早只有三分之一,后又提升至49,总之不能控股。  

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金融业进一步开放才行。  

但夏景行估计起码要等到十几年以后去了。  

“唉,头疼!我居然成外资了。”夏景行拍了拍额头,一脸的焦头烂额。  

陈宏思考了几秒,回道:“或许可以这样,你在国内组建一个公司,由这家公司控股国内银行、证券公司,远景金控参股。  

等以后金融业进一步改革开放,再进行调整。”  

夏景行点头道:“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你收购国内券商公司干嘛啊?”陈宏有点不理解夏景行的行为。  

“远景资本计划募集人民币VC基金了,而且复兴工业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