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在夏景行一家三口和葛知府共进午餐的时候,海龟富豪夏景行返乡的新闻也终于见报了,成了蓉城市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国内其他地区的媒体也各有转载,网络论坛上的激烈讨论更是少不了的。  

吃瓜群众们都很好奇,这位只是回乡探望父母家人,短期呆一下就走?还是说要在国内创业、投资?  

围绕着这些话题,人们在线下、线上展开了大面积的讨论。  

“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学成之后必然是要归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一名博主在博客如此写道,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还把查尔斯张、罗宾李等海龟互联网大佬拿出来举例了。  

得出的结论就是,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不比美国差,夏景行本身也拥有成功的经验和硅谷的先进互联网运营理念,在国内不管是创业,还是做投资,成功都只是早晚的问题。  

这条博客论据详实,还旧事重提,就夏景行退出脸书一事,进行了分析,认为大概率是被白宫政府施压,硬生生排挤出脸书的。  

而夏景行作为中国人,在中国创业、投资,则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些东西,可以大展拳脚,做出一番媲美甚至是超越在美国的事业版图。  

整篇博客的文字慷慨激昂,虽有“民粹”之嫌,但不失为一篇客观、公正的文章,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赞赏。  

“美吹”、“公知”们则不干了,好好的美国不呆,跑回国来受罪,脑子有坑吗?  

有公知就写博客驳斥道:“…国内有21岁就创业大成的企业家吗?没有,一个都没有。  

而美国有,有比尔·盖茨,还有戴伦·夏。  

这是源于制度的优越性,良好的营商环境,领先的科技实力…  

总之,你去了美国,就算不能干出如戴伦一般成功的事业,但生活也绝不会差。”  

此时国内的网络上还公知横行,并没有如多年后那般人人喊打。  

向往美国的人还不少,这些人均认为公知说得好有道理,夏景行不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  

夏景行还不知道,自己都快被国内的公知们给贡起来了,成了他们恰饭的工具人。  

因为夏景行的存在,公知们现在夸起美国来,那是底气十足,从教育体系,到商业环境,再到社会包容度,说什么都能拿夏景行来举例。  

几大博客、天涯论坛作为交战双方的主战场,吵吵嚷嚷成了一团,由夏景行的去留问题,上升到国家体制、商业环境等多个方面。  

因为热度太大,连初代网红芙蓉姐姐、木子美也忍不住来蹭了一波热度。  

木子美写道:“哪有那么麻烦,没有什么是“睡一觉”不能解决的,要是夏景行碰见一个如我一般的女子,可能就会乐不思蜀了…”  

木子美作为在网络上连载“XXOO日记”而出名的网络红人,非常放得开,她发布的这条博客瞬间就爆红了整个网络。  

芙蓉姐姐也是不甘示弱,自诩才女,从小励志要上北大的她,给夏景行写了一首情诗,其实就是她计划推出的第一支单曲《我是个好老婆》:  

很多人都说我是最美的,  

素面朝天芙蓉花一朵,  

我白皙的皮肤杨柳腰,  

身高一米六六或许更高,  

天生丽质并不是我的错,  

爱撒娇O型血巨蟹座,  

追求我的男人很多很多,  

优秀哥哥才能配上我,  

网络向来是彰显不同,思维碰撞的地方,进入WEB2.0时代后,人人都成为了内容的生产者。  

夏景行归国本来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因为他经历的传奇性、少年巨富的稀缺性,瞬间成了一口唐僧肉,各路妖魔鬼怪都跳出来了,通过敲击键盘发到网上的文字,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为自己在网络上收割名和利。  

回到家已是下午了,夏远的电话就没停过,不断有电话打进来,手机都因为通话太久发烫了。  

夏远怕电话烫脸,只好开着扩音,把手机当成对讲机,应付着一个个打来电话,表面是前来嘘寒问暖,实则旁敲侧击,打探消息的朋友、亲戚、同事。  

“老上级,我身体啊?我身体还好。对对,很久没联系了,是该常走动…”  

“葛知府啊,嗯…中午我们是一起吃了顿饭,主要是陪着孩子去的嘛…”  

“没有没有,老上级你言重了,你儿子的事,我一定会留意的…”  

夏景行本来坐在沙发上陪母亲聊天,见父亲的手机就没停过,现在更是开起了扩音打电话,干脆就和母亲停止了聊天,就在那看老爸打电话。  

刚刚父亲口中的“老上级”说的话,夏景行也听清楚了。  

大概意思就是:你儿子发达了,都和知府一起吃饭了,你估摸着也要成为知府跟前的大红人,升迁机会少不了。  

当年我也照顾过你,现在就麻烦你照应一下我儿子。  

具体涵义就是这样,只是说出来的话,要委婉很多。  

挂断电话,夏远叹了口气:“现在市府都传遍了,说我们一家三口成了知府的座上宾,我沾儿子的光,也要发达了。  

以前还只是空穴来风,现在新闻也报道了,知府也真的请我们一家吃饭了。”  

夏景行知道有些人情世故躲不开,特别是父亲还在蓉城当地政务系统里干了二十多年,老同事、老上级找上门,还真的有些抹不开面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