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我上我也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本书作者其他书:  

油管推出“合作伙伴计划”后,迅速在北美及欧洲、澳洲地区引起了热议,堪称平地一声风雷起!  

拍视频还能挣钱?  

这是什么神奇操作?  

用户不理解,媒体也不理解。  

甚至还有人觉得是骗人的,根本不靠谱。  

脸书、网络论坛、媒体报纸全是讨论这件事情的声音。  

其中大部分人都表示质疑,觉得这太新鲜了,简直是闻所未闻。  

可当有视频博主截图,贴出了自己油管后台显示的收入后,所有质疑的人都噤声了。  

这名博主拍摄的视频收获了一百多万的播放量,后台显示的广告分成高达4196.3美金!  

一条视频,四千多美金!  

这钱也太好挣了吧?  

网友们自发地帮助这名博主计算起了收入,一天传一条视频,一个月就是12万美金,一年就是144万美金!  

要知道,这会儿的普通工薪阶层年收入就三四万美金,这足足顶得上四五十个人的工资了,绝对的高收入!  

拍一年视频,成为百万富翁不是梦!  

当然,网友的这种计算收入的公式是极为粗糙的,没有考虑每条视频的播放量,以及一名视频博主的视频产量。  

不过这些都没关系,足够吸引眼球就行了。  

于是,这条帖子迅速引爆了人们的眼球,在网络上成为了热帖,被纷纷转载,直至传遍了网络。  

还从美国传到了英国,再传到整个欧洲、澳洲。  

媒体们也纷纷跟进,开启了深度报道。  

《华尔街日报》评论:“我们预测,YouTube这一举动,将创造一个新兴的职业,他们以职业拍摄视频为生,或许我们可以称呼他们为YouTuber…”  

《纽约时报》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油管平台给内容创作者解决经济压力的手段,让一部分优质创作者可以放下其他工作,专心投入到内容创作中,为平台、为用户提供更精彩的内容…”  

多家媒体都夸赞油管再一次进行了创新,还创造了一个新的职业。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捧,默多克旗下的媒体就开始泼冷水。  

英国《泰晤士报》在报道中写道:“不可否认,油管进行了一次创新…  

但是,这肯定会为油管背上一个沉重的财务负担。  

把广告费分一半给内容创作者,剩下的广告收入需要支付不断增加的带宽费用。  

如果油管不能在“广告分成”和“带宽支出”之间找到一条平衡线的话,我们断定,这项新职业可能诞生不久后,就会消失。  

目前还不能贸然下定论,希望年轻人理智看待这件事,不要被“短暂的繁荣”迷失了双眼,辞职成为一名全职YouTuber…”  

《泰晤士报》明显是收到了新闻集团的指示,屁股歪得厉害。  

他们不歪不行啊!  

因为油管推出合作伙伴计划后,给聚友网视频带来了沉重一击。  

有多沉重呢?  

平台上稍微有点名气的视频博主都改换门庭了,跑到油管去发视频了。  

理由很简单,聚友网发视频又不能挣钱。  

这些博主跑得很快,生怕去晚了,好机会都被抢了。  

带来的后果就是聚友网视频上面的优质内容骤减,连带着普通用户也开始大量流失。  

另外,聚友网视频流量流失的情况,还传导到了社交网站聚友网身上。  

对此,老默多克十分发火,刚掏一亿美元买来的产业,眼看就要砸在手里了。  

于是,为了挽救聚友网,老默多克大手一挥,让旗下的新闻媒体火力全开,不断地给油管泼冷水。  

要不是报纸需要保持一定的“公正立场”,新闻集团都要直接抨击聚友网了,这不按套路出牌啊?破坏市场!  

不管新闻集团怎么泼冷水,反正年轻人是集体高潮了!  

有户外博主在网络论坛谈了谈自己的人生打算。  

他打算辞掉工作,把所有积蓄拿来买一部车,然后开始环游世界。  

据该名博主介绍,他参加了油管的合作伙伴计划,发布的视频收获了几百美金收入。  

他打算一边旅游一边拍视频,油管上的广告分成收入,就作为环游世界的旅行经费。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了羡慕,活成了人生赢家。  

去TMD的工作,没有什么能约束对自由的向往。  

也有网友表示了担忧,觉得油管的这种收入不一定能够长期持续。  

但年轻人哪里听得进去这些,无数人扑进了油管,准备以此为职业。  

就这样,油管再次迎来了流量暴增!  

以前的视频博主都是想成名的,或者单纯的当成一个爱好。  

油管给一部分视频博主发放的一年一万美元创作补贴,只能算是低保。  

现在一条视频几百美金、几千美金的收益摆在面前,彻底让很多视频博主放下了顾虑。  

把爱好变成职业,每个人都想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  

太多的追梦少年不顾家人、朋友的劝阻,踏上了不归路。  

其中,这些内容创作者又以年轻人居多,压根没去想自己能不能成名,能不能赚到钱。  

油管上面也不是所有内容创作者都能赚到钱的。  

第一批受邀参加油管合作伙伴的人都是油管的头部网红,最次都有十万粉丝。  

看到这么多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