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参观整个府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十七章参观整个府邸看着夏竹陪着李钰去了前院,王可馨和司徒云砂,同时放松了下来,都长出了一口气。  

皆因纳妾的事儿,今日一槌定音,也算是最近唯一的高兴事了。  

司徒云砂稍微欠了下身子,随过一礼:  

“妹妹恭贺姐姐,苦熬了数年,今朝,终于将此事定了下来,姐姐以后不用再忧虑伤神了。”  

王可馨开心的回了一礼道:  

“同贺,妹妹亦是如此,终于不用再顶着那一等侍女的身份了。”  

说着话两人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李钰这一走,不但两女放松了下来,连剩下的夏竹,秋菊,凝翠,桃红也轻松很多。  

几个丫头跟随自家娘子多年了,可以说一块长大的,也不算过,自然是主仆情深。  

李钰不在的时候,也好开口说话了。  

只听桃红轻松的说道:  

“只是不知郎君,何时才能大摆筵席,将纳妾的事彻底落实到位?  

到那个时候,两位娘子才算真正的妾室呢。”  

凝翠比桃红要机灵些,也调皮一点,听桃红担忧,就立马接到:  

“就你心急,郎君既然定下此事,那必是一言九鼎,还怕些什么?  

早晚的事儿,若是郎君迟迟不松口,那才急人呢。”  

桃红想了想也觉得有理:  

“可不是嘛,倘若郎君不开口同意,咱们便是着急死,又有何用?”  

这边秋菊也接了话:  

“郎君明年就要束发了,只是老爵爷还有三年的大孝,唉,不知可否纳妾呢,咱们女人家的,又不太懂这些规矩。”  

桃红和秋菊向来关系最近,忍不住就调侃起来:  

“就你急,只不知是替你家娘子急,还是自己…”  

说到这里,桃红也忍不住掩口而笑。  

直把个秋菊羞的,红了半边脸,支支吾吾的无法回答。  

其实几个二等侍女,都是一个想法,也为自家娘子急也为自己而急,只有自家娘子被纳了妾,才能轮到自己争取,那一丝可怜的机会,否则一切都是虚幻。  

之所以调侃秋菊,还不如说桃红变相的,说出了四个人的共同心事。  

以前,两位娘子的事儿,都定不下来,自然轮不到自己惦记,可如今已经公开确定,小心思便忍不住开始活泛了起来。  

王可馨哪能听不出意思,虽然秋菊起了心思,可也不算坏事。  

一直跟着自己,尽心的伺候了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  

何况自己入了房,必定是要有人来巩固自己的势力,夏竹,秋菊是唯一和王可馨亲近的人,也不可能自外院另选通房的。  

想到这里,王可馨拉过秋菊的手温言道;  

“汝与夏竹,伺候我也有快十个春秋了,咱们情同姐妹,  

待郎君将来纳妾收房,这通房的位置,自然是汝二人共担。  

但只为家主,产下一儿半女的,你们后半生,也算是有了依靠,这也算回报你俩,伺候我多年吧。”  

听着自家娘子,竟然公开把这事应允,秋菊心里终于踏实了,当然也对自家娘子感激不尽。  

秋菊是自己知道自家事,自己家娘子虽说是府里的一等贴身侍女,可终究是出身官宦人家。  

老爵爷在时,便定好了的妾,只等时机成熟,就可水到渠成。  

自己和夏竹,却是实实在在的丫鬟身份。  

还比不过夏竹的聪明伶俐,又姿色平平,总不敢看好自己的未来,今天实在忍不住了,就胆大了一次,借着调侃桃红,也算是想探探自家娘子的口风,  

却没想到自家娘子,居然直接就定了下来,一刹那间,就泪湿了双眼,抽泣着:  

“奴婢谢过娘子抬举,奴婢这辈子,定对娘子忠心耿耿,永不背叛,如有食言,任凭老天爷惩罚。”  

听到秋菊表示忠心,王可馨当然高兴,温柔拉起秋菊:  

“以后汝与夏竹当勤恳伺候郎君,一如往日,不可懈怠。”  

“诺”  

这边王可馨成全了夏竹,秋菊,那边凝翠,桃红能不眼红?都眼巴巴的望着司徒娘子。  

司徒云砂看王可馨都这样了,今天不表个态,恐怕也说不过去,且凝翠桃红,可是正儿八经,和自己一块长大的家奴,更是亲近。  

直接笑着拿手,点过两女的额头:  

“偏是你们做丫头的,比自家娘子都心急,难道,还怕丢下你们不成?  

罢啦,今日既已说到这个份上,本娘子也和王家姐姐一样,  

待得他日,郎君接受了奴家,你两个自然就是本娘子的通房,不再另外安排她人。”  

凝翠和桃红,等的就是这句话,闻言立刻行礼,“多谢娘子,”  

凝翠是比桃红机灵的,不像桃红那样老实,谢过后,也像秋菊那样表示了忠心,说完还拉扯了一下桃红。  

桃红实在,可也不是傻子,立时会意,跟着说道:  

“奴婢自然是和凝翠姐姐一样的心思,对娘子的恩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司徒云砂等桃红也表了态,才笑盈盈的拉起两人。  

今日两女去了心事,心情大好,特别是王可馨放下心里的包袱,觉得浑身都轻松了很多。  

对着司徒云砂说道:  

“妹妹,也不必再回屋了,就这里吃吧。妹妹你说呢?”  

司徒也很开心,当然是不会反对。  

于是两女重新坐下,这次才放开心怀,正儿八经吃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