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讹诈军费(2/3)
两年总算积累一点的国库,已经在半年内见了底。
可以说李世民已经没钱了,朝廷也没有钱了。
如果这一场战争还要持续下去,那么李世民只能等秋天的收成,而且李唐朝廷各种用钱的地方全部都得停下。
所以李世民很是忧郁,他本就有讹诈百官俸禄的心,程咬金说的他当然赞同,再听程咬金说文官不舍得出钱,李世民立刻就敏感了起来,哪能给不舍得花钱那些人好脸色看?
“既然你说自己忠君,为何老夫说愿意十年不要俸禄,你不敢答应出来半个字儿?”
“亏你还是个宰相呢,我看那,你还不如我个三品官里!”
“你…程咬金…”
说话的六宰相之一,气的浑身发抖,话都没有说完,李世绩就不吭不响的站了出来。
“陛下,臣家资薄,人所共知,但是倾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臣懂。”
“所以臣附议程大将军的说法,臣也愿意十年不拿俸禄,再另外拿出来三千贯银钱绢帛,支持陛下,支持朝廷,支持所有汉人的性命。”
“陛下,臣也愿意。”
“臣愿意。”
武将阵营里剩下的五六个在长安城镇守的,都快速站出来,然后紧接着文官队伍里也有人出来了。
“臣也愿意十年不拿俸禄,另外再拿出来五千贯。”
“臣附议,臣再拿八千贯。”
“臣拿六千贯。”
“臣也附议,并且,臣愿意另外拿出来两百万贯,支持陛下的江山,支持汉人的江山,不是臣说丧气话,摆在面前的就是,城破了,无数汉人的家,都要没了,臣是个人,臣是个汉人,然后才是陛下的臣子,留着钱,城破时被异类抢走,不如支持汉人的保家血战。”
长孙无忌一出场,直接起步就是两百万贯,震慑了变会上所有的官员,看的李世明笑的合不拢嘴。
李世民心里清楚,站出来的官员,不论文武都是他的班底,都是新贵,之前都是没落家族,说直接一点,都是穷鬼,没啥钱的。
这个长孙无忌大舅子就不一样了,家底虽然比不上门阀世家,可是也小有积蓄的,况且这些年,长孙无忌跟着大儿子做买卖,也赚了不少,李世民心里比谁都清楚,所有官员的家底,他都知道的很清晰。
谁有钱谁没钱,谁有多少家底,大概数目是瞒不过皇帝眼睛和耳朵的。
所以,李世民明知道拿出来两百万贯银钱,伤不住长孙无忌的根。
现在的李世民不是十几年前那个穷酸皇帝了,两三千万贯,虽然压力很大,但是也吓唬不退他半步。
而且他心里有数,就这里这些有家底传承的官员,随便凑凑都能凑出来两千多万贯。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讹诈官员的银钱,怎么也说不过去所以需要有人站出来挑头才能顺利进行。
这些事情当然是提前两天,就商量好的了,今天…就是来表演给这些人看的。
“两百万贯?朕不好准许的,太多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朕学那些拦路抢劫的匪类呢,算了,算了吧,再苦再难,朝廷慢慢的想办法吧,唉!”
“陛下,臣拿两百万贯,不是炫耀家产多大…”
“知道,爱卿的心,真知道的,向来忠心可嘉,朕又不糊涂,怎能不知道谁忠?谁…”
李世民说了一半不说了,满朝文武都不是傻子,个个都是老油条。
都在心里琢磨着;
“天知道那三军统帅李钰,到底花了多少银钱,皇帝这会儿就是要挤兑大家的,在看不出来那就是傻子了。”
“陛下臣不是不想拿钱…”
之前的一个宰相还要解释,立刻被程咬金给打断了。
“你不想拿钱就别找理由,说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出来?不够恶心人的,老子最看不起的就是你这种,当婊子还想立贞节牌坊的家伙。”
“不想出钱就别吭声,非要出来瞎逼逼,皇帝陛下难道是傻子?没看皇帝陛下的脸都黑成啥样了,扣这点钱阻碍子孙后代的前程,这样的买卖,可不划算的很喽。”
“哼哼!”
前头那些话,程咬金大声说,后头这些程咬金就是退回去以后,小声嘀咕的,只限于附近的人能听到。
听到这话的文官们都陷入了沉思,没多大一会儿,都站了出来。新“陛下,臣附议,另外再拿五千贯。”
“呦?崔侍郎当真是好大的口气,谁不知道你有数不尽的家产,清河崔氏三房的大族老呢,就拿这点钱出来糊弄人吗?”
“你…陛下,臣说错了,臣要说的是五万贯,最近上火,嘴也歪了,有点说不清爽。”
程咬金一听五万贯的数目,不再冷嘲热讽,但是还忍不住呛了一小句。
“爱卿忠心可嘉呀,但是朕怎么忍心叫大家拿出来家产资助士兵呢?”
“陛下,您可不能阻拦的,这都是臣子们的心意,臣拿三万贯。”
“臣出一万。”
之前说话反对的宰相,也想通了,就当花钱给儿孙们买个平安吧。
“陛下,臣出十万贯。”
“好爱卿,这…”
本来是讨论李钰的措施是否符合军情朝廷的,结果这会儿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众筹军费开支了。
好像谁不拿钱就是想造反一样,达到目的的程咬金,又靠在柱子上扣鼻孔了,那样子叫不想拿钱的人,看的恶心至极,又无可奈何。
没多大一
可以说李世民已经没钱了,朝廷也没有钱了。
如果这一场战争还要持续下去,那么李世民只能等秋天的收成,而且李唐朝廷各种用钱的地方全部都得停下。
所以李世民很是忧郁,他本就有讹诈百官俸禄的心,程咬金说的他当然赞同,再听程咬金说文官不舍得出钱,李世民立刻就敏感了起来,哪能给不舍得花钱那些人好脸色看?
“既然你说自己忠君,为何老夫说愿意十年不要俸禄,你不敢答应出来半个字儿?”
“亏你还是个宰相呢,我看那,你还不如我个三品官里!”
“你…程咬金…”
说话的六宰相之一,气的浑身发抖,话都没有说完,李世绩就不吭不响的站了出来。
“陛下,臣家资薄,人所共知,但是倾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臣懂。”
“所以臣附议程大将军的说法,臣也愿意十年不拿俸禄,再另外拿出来三千贯银钱绢帛,支持陛下,支持朝廷,支持所有汉人的性命。”
“陛下,臣也愿意。”
“臣愿意。”
武将阵营里剩下的五六个在长安城镇守的,都快速站出来,然后紧接着文官队伍里也有人出来了。
“臣也愿意十年不拿俸禄,另外再拿出来五千贯。”
“臣附议,臣再拿八千贯。”
“臣拿六千贯。”
“臣也附议,并且,臣愿意另外拿出来两百万贯,支持陛下的江山,支持汉人的江山,不是臣说丧气话,摆在面前的就是,城破了,无数汉人的家,都要没了,臣是个人,臣是个汉人,然后才是陛下的臣子,留着钱,城破时被异类抢走,不如支持汉人的保家血战。”
长孙无忌一出场,直接起步就是两百万贯,震慑了变会上所有的官员,看的李世明笑的合不拢嘴。
李世民心里清楚,站出来的官员,不论文武都是他的班底,都是新贵,之前都是没落家族,说直接一点,都是穷鬼,没啥钱的。
这个长孙无忌大舅子就不一样了,家底虽然比不上门阀世家,可是也小有积蓄的,况且这些年,长孙无忌跟着大儿子做买卖,也赚了不少,李世民心里比谁都清楚,所有官员的家底,他都知道的很清晰。
谁有钱谁没钱,谁有多少家底,大概数目是瞒不过皇帝眼睛和耳朵的。
所以,李世民明知道拿出来两百万贯银钱,伤不住长孙无忌的根。
现在的李世民不是十几年前那个穷酸皇帝了,两三千万贯,虽然压力很大,但是也吓唬不退他半步。
而且他心里有数,就这里这些有家底传承的官员,随便凑凑都能凑出来两千多万贯。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讹诈官员的银钱,怎么也说不过去所以需要有人站出来挑头才能顺利进行。
这些事情当然是提前两天,就商量好的了,今天…就是来表演给这些人看的。
“两百万贯?朕不好准许的,太多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朕学那些拦路抢劫的匪类呢,算了,算了吧,再苦再难,朝廷慢慢的想办法吧,唉!”
“陛下,臣拿两百万贯,不是炫耀家产多大…”
“知道,爱卿的心,真知道的,向来忠心可嘉,朕又不糊涂,怎能不知道谁忠?谁…”
李世民说了一半不说了,满朝文武都不是傻子,个个都是老油条。
都在心里琢磨着;
“天知道那三军统帅李钰,到底花了多少银钱,皇帝这会儿就是要挤兑大家的,在看不出来那就是傻子了。”
“陛下臣不是不想拿钱…”
之前的一个宰相还要解释,立刻被程咬金给打断了。
“你不想拿钱就别找理由,说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出来?不够恶心人的,老子最看不起的就是你这种,当婊子还想立贞节牌坊的家伙。”
“不想出钱就别吭声,非要出来瞎逼逼,皇帝陛下难道是傻子?没看皇帝陛下的脸都黑成啥样了,扣这点钱阻碍子孙后代的前程,这样的买卖,可不划算的很喽。”
“哼哼!”
前头那些话,程咬金大声说,后头这些程咬金就是退回去以后,小声嘀咕的,只限于附近的人能听到。
听到这话的文官们都陷入了沉思,没多大一会儿,都站了出来。新“陛下,臣附议,另外再拿五千贯。”
“呦?崔侍郎当真是好大的口气,谁不知道你有数不尽的家产,清河崔氏三房的大族老呢,就拿这点钱出来糊弄人吗?”
“你…陛下,臣说错了,臣要说的是五万贯,最近上火,嘴也歪了,有点说不清爽。”
程咬金一听五万贯的数目,不再冷嘲热讽,但是还忍不住呛了一小句。
“爱卿忠心可嘉呀,但是朕怎么忍心叫大家拿出来家产资助士兵呢?”
“陛下,您可不能阻拦的,这都是臣子们的心意,臣拿三万贯。”
“臣出一万。”
之前说话反对的宰相,也想通了,就当花钱给儿孙们买个平安吧。
“陛下,臣出十万贯。”
“好爱卿,这…”
本来是讨论李钰的措施是否符合军情朝廷的,结果这会儿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众筹军费开支了。
好像谁不拿钱就是想造反一样,达到目的的程咬金,又靠在柱子上扣鼻孔了,那样子叫不想拿钱的人,看的恶心至极,又无可奈何。
没多大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