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妖风妖怪(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路,傍晚时候,想要寻找一处避风处睡觉。  

六个人都在四处查看哪里合适,领头的那个站着一动不动。  

周围已经空无一人,三个队友还骑马查看三个方向出去十几里,几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活人,所以众人说话也就方便了一些。  

“首领?”  

“说。”  

“找到一处土坡,下头有个窝,风吹不到的,还有些干草可以铺垫下头,孩子们睡上去不会着凉,首领先歇着抽个烟,我们去弄。”  

“不用弄了。”  

听着领头羊冰冷的声音,剩下六个人全部围了过来。  

因为领头羊说话很古怪,再联想到白天遇到的几批人,大家都很紧张。  

“把货物都卸掉扔了。”  

“是首领。”  

“哈努尔!”  

“在。”  

“白天我交代你,通知后头的孩子送货过来,你办了没有?”  

“办了首领,给苍鹰绑上了记号,约定的是天黑后,摸上来。”  

“很好。”  

谋将宋祯焕不次于秦琼多少悔悟了的猛将管平比尉迟恭还要厉害一点毒舌大师兄,统帅之资,强过秦琼仅次于林大家长第一百一十八章仔细应对满屋的朝廷重臣,对李钰这般从容不迫,对应如流的洒脱,不禁点头赞许,甚至很多都在心里拿自家的崽子来对比。  

程咬金又转身看着旁边的文士介绍道;  

“贤侄快来见过中书令,这是你房叔父,可了不得了,这可是咱们大唐的第一谋士,不可等闲视之…”  

只见杜如晦旁边一个年龄稍大一些的白袍文官,微笑的看着程咬金和李钰:  

“老夫智力平平,可当不得知节的抬爱,贤侄莫要听你程叔父胡言乱语!”  

李钰行礼后站直了身子,好奇的看看杜如晦又看着房玄龄,  

这二人果然如史书里所说,形影不离,如今来秦府做客,都同坐一边,这房玄龄看起来似乎大了杜如晦七八岁的样子,却红光满面,明显身体更为健康,  

三缕胡须干净利落,垂于胸前,一身白袍,尘土不染,说话不吭不卑,礼数周全。  

李钰微笑着面对;  

“房叔父大名,侄儿早已知晓,污泥难掩美玉,叔父善谋,这天下人皆知,复有谦谦君子之风,实是吾辈楷模,叔父又何必过谦。”  

房玄龄手抚三寸美髯,只微笑不语,只看样子就知道,李钰这马屁定是拍到了心坎里去!  

程咬金看房玄龄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鼻子立马发出“嗤”的一声轻响,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贤侄别搭理他,瞅把他美得!”  

说完程咬金转过身看着另一边陪着秦琼相坐的两个武将,  

“这位是兵部尚书卫国公,你要叫李伯父,  

你李伯父可是大名鼎鼎的军中战神,你以后出仕定是武将阵营里的,需向你李伯父多多请教!”  

能叫程咬金衷心佩服的军方大佬,实在不多,即便程咬金只提了李伯父,未说名字,李钰也猜到了,  

这五六十岁的小老头儿,应该就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名震大唐四方的战神~李靖!  

“侄子拜见李伯父,”  

“贤侄无须多礼,贤侄那三国的故事,可是轰动长安呐,  

期中的各种计谋层出不穷,水攻,火攻,断粮草,抄后路,当真是叫人大开眼界。”  

“伯父切勿缪赞,不过是说一些奇闻趣事罢啦,当不得真,  

倒是伯父,于行军之事,进退有据,张弛有度,总揽全局,  

当真是我大唐军方之中流砥柱,令人钦佩不已!侄子以为,末学后进当以伯父为准,三省其身,以期早日成长,方能建功立业!”  

这李靖戎马半生,家学源源深厚,又是贵族出身,养气的功夫炉火纯青,且身居高位,什么恭维的话没听过?  

对李钰一个少年郎的马屁,自然是无动于衷,不过少年人胸有所学,还能如此恭敬长辈的,确实叫李靖对其好感上升。  

今日不过是私下里聚会,也不必摆什么架子,李靖笑呵呵的回道:  

“贤侄言过了,老夫半生戎马,只占了生性谨慎的便宜,行事不敢贪功,但求无过耳!”  

“来,来,来,伯父与你引荐,这位是左侍郎并州都督,与老夫同为李姓,  

又添为同僚,别看你这李叔父年纪轻轻,一身的本事可甚为厉害,  

尤其对于排兵布阵,研究甚深,汝三国里的故事,老夫与懋功多有详谈,  

懋功早就想与你辩论一番,用兵之道,快些见过,他日也好互补长短!”  

“伯父严重了,侄子不敢和长辈攀比,倒是侄子需要李叔父多加教诲才是,”  

李钰接过了话茬,顺便看向旁边的中年男人,只见其人,国字脸八字须,方面大耳,双目炯炯有神,  

穿着算是在场几十个朝廷重臣里最为朴素的了,一身的锦衣素袍,洗的已经有些轻微变色,年龄只在三十开外,不到四十的样子,  

李钰听李靖说懋功,就猜到了这人是与李靖同名的军方又一个大能,徐世绩了,  

李钰记得历史,这徐世绩投靠李渊以后,功劳不少,被拜为上柱国,莱国公,又赐姓李,真真的显赫一时,  

只是在李世民宣武门兵变之时,与军神李靖都保持中立,未曾参与期中。  

不过,虽未公开支援,但也不曾走漏了风声,又暗自约束各自的手下,  

无形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