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兵临城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提前说好的两天的时间。  

那几个大家族也算言而有信,最近这些天几乎每天一次通信,没有耽误任何事情。  

所以两批探子回来说的,夷男提前几天就知道了大概,甚至他已经知道的故事,比探子们回来说的更加详细。  

“启禀大汗,那几家的人马都没有到来,估计得到天亮,或者中午。”  

“嗯,知道了,交代下去,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本汗在做什么,只要那边几家的书信到来,立刻拿来。”  

“是大汗,末将记住了。”  

“啊…”  

夷男打了哈欠,再次躺下,一口气睡到天亮,这才起来吃饭,等消息。  

总算没有叫夷男失望,等到天黑的时候,三个大家族门户按照之前约定好的时间安排了人马,带着书信过来。  

众人大吃大喝一通,直到傍晚时分,李钰才和秦琼一块儿,将一群吃饱喝足的,文武重臣打发走。  

站在翼国公府门口,李钰和最后一个离开的程咬金挥手作别。  

难熬的一天终于过去了!  

站在台阶上,李钰回忆着一群将军们土匪一般的抢夺行为,  

暗笑不已,没想到这群将军们,  

简直和孩童一样的心理,除了李靖,和李绩成熟谨慎之外,  

其他的,多少都带着一些流氓痞子的气息。  

说难听点,和土匪也没什么区别,尽管李钰还没见过,土匪应该是什么样子。  

特别是那尉迟恭,都四十多的人了,还总和比自己小十岁的牛进达较真,  

两人为了争夺一个衣服柜子,把对方的袍子都能扯破!  

看着李钰发笑,秦琼叹息着说到;“是否觉得他们…太过荒唐?”  

秦琼实在很难找到,合适的形容词,来表达他内心的意思。  

不过李钰倒是听懂了的。  

“回叔父的话,侄儿不敢有丝毫轻视之心,只觉得这些叔父,伯父们,天真无邪,都是真性情,真汉子!”  

李钰这话虽然说的冠冕堂皇,可傻子能听出来其中的褒贬之意。  

秦琼低沉的声音仿佛从十年前传来;“若是你和他们一样的经历,你也会和他们一样的。  

那些征战沙场的年月里,众家兄弟经常一天也吃不上一顿吃食,  

有时候一天也找不到水源,将士们只能硬抗…  

战场之上谁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过明天,你看着自己身边的兄弟一个一个的倒下去,唉!”  

“叔父,既然都是将军,难道就没有专门的供应?  

侄儿是说将军们可以开小灶啊…”  

“混账,这就是汝读了十年的圣贤之书?  

这便是汝对将军的认知?  

这就是汝做的学问乎?”  

一连三问,秦琼的声音也越来越大,音调也越来越高!府门口守护的府兵,也跟着噤若寒蝉。  

李钰懵了,早就已经习惯了秦琼和程咬金,全方位爱护的他,  

第一次看到秦琼发火,问题是也没说什么啊晕!  

“叔…叔父,侄儿是说…将军们都饿着肚子,这如何带兵厮杀?况且这…”  

“放屁!”  

李钰哪见过秦琼发怒,忽然之间结结巴巴,只想解释自己没有任何轻视将军们的心思,  

奈何却事与愿违,反而还解释出毛病了还?  

听到秦琼的一声呵斥,  

李钰不敢再言语一声。这秦琼与程咬金,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把他穿越的悲凉降低到了极点,  

长辈的关怀和亲情,更是给了他无尽的温暖。是以看到长辈发怒,他干脆闭口不语!  

他哪里知道,这秦琼可是出了名的爱兵如子,行军打仗,从来都是和府兵同吃同睡,从来不搞特殊,  

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府兵,秦琼也当做是生死兄弟,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琼手下的兵,才对秦大将军,极为尊敬,视为父兄般的存在,  

秦琼的半生戎马生涯,历经大小战阵两百有余,负伤无数,  

数次安危,都是手下府兵拼死救回来的!  

可以说没有手下的那些无名府兵,他秦琼早就命丧黄泉了,何来如今的荣华富贵?  

是以秦琼本来就忠厚,又爱兵如子,到后来越加爱护自己的兵士,任何一个儿郎他都要关心过问!  

如今听自家侄子竟然说什么专门的供应?  

还扯什么小灶?李钰越解释,秦琼越生气,无名火上身!  

“你知道什么?做将军的,你不爱护自己的士兵,如何生存?  

那下一刻生死不知的战场,你还能不顾士兵死活!自己开小灶?  

汝可吃的下去?  

还说什么饿着肚子如何带兵,怎么?饿着肚子就不能带兵了?  

士兵们都饿着肚子呢?就你受不住??  

哪个不是母生父养?  

就你娇贵?  

还带兵?汝有这种念想,永远也带不好兵!  

大兄一生忠勇仁义,人人敬佩,便是将军,都督,总管,都敬佩不已!  

汝怎么一点没有学来?  

尽说些刻薄寡恩的话!”  

秦琼的一番教育,如连珠炮一般,轰击了过来,李钰连反应都来不及就被说的哑口无言!  

“叔父,侄儿知错了!”  

旁边的郎将秦虎,看秦琼话告一段落,赶紧上来解和;“大将军,小郎君也是无心之言,并未太过,  

大将军息怒,且小郎君年岁太小,不知轻重,何必如此大怒,  

还需慢慢教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