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谎报军情(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  

“原来如此,大汗放心,随时有需要,尽管叫人带个信儿就行了,我等随时可来帐下效劳的。”  

“好好好,两位慢走,来人呐,送客!”  

夷男的意思是,欢迎李钰再派五六次死士过来,那么就可以把李钰手里的士全部吃掉,杀光。  

这样的话,下一步攻城过去,他就没有士可用了。  

想到这里,夷男决定把镇守边关的那些队伍再增加一些人手。  

反正两边都是几十万大军,除了互相试探之外,大家都不敢乱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安排一些人马出去。  

“来人传令下去,叫将军们都来我的帐篷里说话。”  

“是大汗。”  

夷男回到帐篷里之后从怀里掏出来一个不大的布条,认真仔细的查看着。  

这是从一个领头人身上掏出来的,下头的孩子们说,这个领头羊带着几个猛士差点冲破望血谷的缺口。  

被中了四箭的将军拼了性命阻拦住没有放走,孩子们又当场死了好几个,才把买的凶猛无比的猛士头领弄死!这张布条就是从那人身上翻出来的,夷男已经看了两天了。  

夷男非常相信书信里的内容绝对是真的,因为没人把那些死人翻来翻去,夷男可不大意,他下令,把六十多双鞋子全部割开,所有人的衣裳,全部拆开,细细的检查。  

这个布条,就是在那个彪悍至极的领头羊左脚,脚后跟,第三层夹层里搜查出来的。  

假设夷男不下令,那么可以说句实在话,这布条就永远都不会被人发现。  

所以夷男非常相信里头的内容,可是拿到布条的夷男,也很惆怅一天都没有吃进去东西。  

汉人的字,他认识的很多很多,布条上的字他几乎全部认识。  

偏偏看不出啥具体的东西,无非就是一些虚寒问短,不痛不痒的话。  

夷男也偷偷的叫几个大将军看了,都看出来有啥不对的地方。  

但是几个大将军都一直认为,李钰绝对不会浪费几百个猛士,就是为了给草原上的女人说几句闲话。  

包括夷男也这样认为,他很赞同将军们的关点。  

所以夷男叫人请了丝绸之路上,正在跑路的商人,找到三个很有智慧的智者过来翻译,每人给了三十只羊,十头牦牛的代价。  

三人翻译的各有千秋,但是好些地方都说的大同小异。  

夷男这才心里踏实,书信里翻译出来的东西,和他猜测出来的基本没差多少。  

就这,夷男还不放心,想要请汉人那边的大家族里的能人过来。  

真是长生天助人,没等夷男安排请人呢,汉人那边的五个大家族就安排了能人过来,个个都是大管事的身份,个个都是一肚子墨水。  

夷男分别请五家大管事翻译,结果说的都差不多,关键是说的比丝绸之路那几个能人更加的详细。  

今天的夷男又请最后两家的大管事翻译了一遍,然后才放人离开而去。  

没多大一会儿,四五十个将军陆续到来。  

“诸位将军们,我决定把各处的兵马再增加一些。”  

“是。”  

“请大汗下令。”  

“所有地方都再增加一个千人队,望血谷里,上去三个千人队。”  

“对了,把之前镇守望血谷活下来的那五百人叫回来,叫他们去各处军营里说话,把那夜厮杀的事情说出来。”  

“说出来?”  

“大汗,说那些干啥?”  

“是啊大汗,不叫他们干活,只叫到处跑?这…”  

“必须说,而且你们得交代清楚,那夜的厮杀,汉人派来的可不是两三百人了。”  

“啊?”  

“大汗…”  

“不说两三百,那该…”  

“就说汉人那边派来了两三千人,全都是士,对了,还有啊,就说领头的猛士有两三百人,然后又被咱们灭杀了六百多个死士的性命。”  

“啊?”  

“大…大汗,两三千个士?”  

“杀了汉人六百多个士?”  

“六…六百多个?”  

“长生天那…”  

“大汗,把汉人那边说的如此厉害可不太好吧?”  

“是啊大汗,一次出动两千多个士,这也太吓人了些!”  

“大汗,要是这样说,会不会把孩子们吓住了?以后动不动的汉人就派来几千个士,这…太吓人了!”  

“不要害怕,下头的孩子们脑袋瓜子想的简单,没你们想的多,一听说杀了”  

“老夫智力平平,可当不得知节的抬爱,贤侄莫要听你程叔父胡言乱语!”  

李钰行礼后站直了身子,好奇的看看杜如晦又看着房玄龄,  

这二人果然如史书里所说,形影不离,如今来秦府做客,都同坐一边,这房玄龄看起来似乎大了杜如晦七八岁的样子,却红光满面,明显身体更为健康,  

三缕胡须干净利落,垂于胸前,一身白袍,尘土不染,说话不吭不卑,礼数周全。  

李钰微笑着面对;  

“房叔父大名,侄儿早已知晓,污泥难掩美玉,叔父善谋,这天下人皆知,复有谦谦君子之风,实是吾辈楷模,叔父又何必过谦。”  

房玄龄手抚三寸美髯,只微笑不语,只看样子就知道,李钰这马屁定是拍到了心坎里去!  

程咬金看房玄龄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鼻子立马发出“嗤”的一声轻响,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贤侄别搭理他,瞅把他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