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各行其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以被三省六部下的调令兵符分配到了咱们这里,说是今夜要搜查整个长安城内外所有门户的。  

秦大将军管着的人马,因不是生人所以臣把他们安排在门房处吃喝,这才进来禀报娘子知晓,请娘子定夺。”  

“哦,原来如此,竟然出了这等大事?三省六部的文书号令,又是整个长安城的住户都要搜查,那就不得推脱出去了,你且去门房处招待着。  

我安排下去,叫各院的家眷收拾一下,该起榻的起榻,该出来的出来,整好他们吃喝完毕,各处院子也收拾妥当了,再叫放人进来。”  

“唯。臣请退。”  

“慢着。”  

“是,娘子请吩咐。”  

“你去的时候告诉他们,这里是李氏二房的宅子,开国县公的府邸,可不是普通百姓家中,不可放肆乱来。  

一会儿进来的时候动静弄小一些,快速查完问清楚,赶紧离去,莫要弄得四处鸡飞狗跳,更不得大声呼喊惊扰了我家郎君的家眷,否则谁也保护不住他们脖子上吃饭的家伙。”  

“是,臣记住了。”  

“且去。”  

“是,臣告退。”  

“准。”  

“紫嫣。”  

“奴婢在,娘子吩咐。”  

“你去那边禀报伊护法,把这里的事说清楚一点,她知道怎么应付的。”  

“是,奴婢这就去。”  

董大娘子点点头,看着贴身的侍女带着她的手下离开正堂,又扭头吩咐;  

“你们都去通传各处院子,起来收拾妥当,准备应付官府的搜查。”  

“唯!”  

董大娘子紧跟着又多了一句;  

“只管咱们二房家族的院子,道家门里居住的地方,不用多管闲事。”  

“是娘子。”  

刚打发了下人出去办差,梅花别院的其他三女匆忙进来。  

“大姐?”  

“大姐?何事?怎么会有兵卒到来咱们府邸?”  

“是啊大姐,什么人如此放肆?”  

“都先坐下,没什么大事,听我慢慢说来。”  

董娘子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明,三个女人都是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虽然郎君没有跟她们多说什么,但是三人一听吐蕃使臣遇到刺杀,都瞬间明白了前后因果。  

虽然都心里清楚了,可三人也不是傻子,都不来说破什么,跟董娘子随口应付几句就带着各自的侍女离开回去。  

毕竟她们居住的院子也有不少下人,得回去主持大局,免得四下慌乱。  

董大娘子坐在正堂里念叨嘀咕;  

“兹事体大,于情于理都应当禀报郎君知晓的…”  

董娘子嘴里念叨心里清楚,有人来搜查府里上下,不安排人去皇城里禀报郎君,有些不合常理,所以这个过程还得走下去,应付给某些盯着的人看。  

整好紫嫣办完事回来;  

“娘子,说清楚了,伊道人正在安排那边的一切,不要两刻就能把人都叫起来应付的。”  

“如此最好,这样,你带着郎君留下的腰牌进去宫城里一趟,把这里的事情禀报给郎君知晓。”  

“是娘子,奴婢这就过去。”  

“嗯去吧。”  

不说这边的紫嫣带了护卫侍女进宫禀报李钰,只说长安城正东偏南一点的立政坊,其中第二排胡同,最东头的一家门户里。  

上百个黑衣人一声不响,贴着墙脚根鱼贯而入后院里的厢房。  

整座宅子没有灯火,所有人都是在黑夜里摸索着行动。  

厢房里一个黑衣道袍蒙了黑巾的背手而立,角落里两个黑衣人脚下露出一个黑乎乎的洞口,可容纳一个人轻松进出。  

两个人正在指挥进来的黑衣人们一个一个的下去地道里。  

尽管屋里全是人,可是都很安静,没有人出声,一个领头模样的站在背手而立的那个黑衣人跟前小声禀报;  

“真人,弟子们尽力了,正要灭杀那弃宗农的时候,北衙禁军不知如何就反应了过来,全是甲胄在身,又兵器锋利,吐蕃那些勇士也反应了过来。  

弟子们不敢跟他们纠缠耽误,就撤退了下来,尊者的法旨,未有执行到位,请真人降罪。”  

黑衣人没有吭声,黑暗里又一个黑衣人出现,趴在背手而立的黑衣人耳朵附近小声禀报;  

“启禀师叔,余观主他说的都是实情,弟子当时就在街上屋顶,看的清楚明白,但凡撤退的慢一些,恐怕就要被围起来了。”  

“嗯,知道了。那北衙禁军乃是杀将秦琼,一手练出来的,秦家前五代的祖宗从咱们道家门里学去的阵法,一直传授下来到秦琼的手里,  

他又教授了手下的那些将军,所以南北衙的禁军,和左武卫这三营兵马都会结阵,且甚是厉害,更何况咱们穿的普通衣服,他们都是全副甲胄,你们一旦被困住就麻烦大了。”  

背手而立的黑衣人一开口,竟然是女人的声音…  

“是的,所以我才下令撤退。”  

“做的很好,尊者也跟我说过,上头的意思是,照顾好自己,第二要紧才是做事,所以我不埋怨你们,可能是天道之意,非人力所及。”  

“是呀,弟子也是这样想的,或许天道还有要紧之事要弃宗农去干,所以才留下一线生机给他。”  

“嗯…”  

几个人正在交谈,一个身材玲珑的女道士同样蒙面,手腕上落着一只深灰色的信鸽,匆忙进来,右手单掌竖起打了个稽首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