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调兵遣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哦?放宽三岁就能再凑出来一千多人马?”  

“回族长,正是如此,其实五十出头的免礼都还是壮汉,尤其是咱们李氏二房的族人!  

咱们李氏二房的族人从小就不缺吃喝,身体健壮结实,又比寻常人寿高许多,大都能活到七八十岁开外,所以五十多的族人数目很大!  

五十岁以上者放开一岁就要多出许多人来,放宽三岁凑够五千之数还有可能再多出一些的。  

若是十六岁上,六十岁下我们林姓族人就能拿出一万出头之数,阿郎在的时候每次出征都是带着一两万族人,我们林家姓的儿郎就有一大半数目。”  

林家长子尽管已经快五十了,说起自家的厉害之处,仍然热血沸腾,骄傲自豪!  

李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  

“林姓族人若是拿出一万五千人的数目,恐怕留守的全是老人孩子了吧?”  

“回族长…地确如此。”  

尽管林家人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可是却无法避免…一姓人口拿出一万五千儿郎,肯定是掏空了所有家底的!  

李钰站起来在正堂里走动着,缓解久坐发困的身子;  

“其实,十八岁的我都不想要,二十岁上最好,五十出头的更不想要,并不是看不上眼,而是不想把林姓族人当牛马使用,。  

前阵子在叔父的大将军府里,皇帝陛下看到磨盐的林家族人干活太多,特意提醒我一句,不要把人当做牛马使用,我记得很是清楚,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可是林家禁军的勇猛天下皆知,轮到我做族长了,只能拿出三四千来,确实镇不住场面,那就放宽到五千人数为准,不论他五十二还是五十三,多一个都不要。”  

看着族长斩钉截铁的样子林家长子只能领命;  

“遵族长令。”  

李钰点了点头又看向马大管事;  

“马姓族人,以二十头上,五十岁止,两千人为准,多余不记。”  

“遵族长令。”  

“两大刘姓也是这般年龄,每姓出一千五百人。”  

两个刘姓的大管事都站起来领命,李钰又继续吩咐;  

“我要凑够两万精兵,剩下的一万儿郎由其他姓的族人补充,新入户籍的邹家姓和公输姓氏,不参与进来。”  

“遵族长令。”  

“启禀族长,我们邹家姓虽说姓氏复杂了些,可是也是个大人口的姓氏,也能拿出五千壮汉使用的。  

族长您既然安排两万精兵,铁定是有重要的事情,我邹家姓的族人也不能白白浪费粮食。”  

李钰扭头看向站起来的邹淑仪姐妹,微笑着说道;  

“没说不用你邹家姓的族人,整好相反,你们邹家姓的族人,十六岁上五十岁下的都要抽调。  

只不过不是拿来打头阵,是用来运输粮草的,你们邹家姓的族人没有经历过血腥,我不敢把大事托付,不过拉出去磨炼磨炼倒是很有必要。  

长在布棚里的菜苗始终不如野地里的结实,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的,历练历练就都成熟了。  

就这样安排吧,邹家姓里的族人按照规定的年龄出人,凑够五千截止,其他所有族人都留在族里种地,耕种可是天大的事情,千万不能耽误了去。”  

“是族长。”  

李钰不紧不慢的走了上去坐好,喝了两口热茶这才重新开口;  

“我也不来隐瞒什么,之所以今天先说这个事情,那是因为明年我要带着两万族人北上,亲自抓捕大草原上的野生黄羊,一次性叫咱们李氏二房的养殖场补充整齐,越多越好。  

虽然会很累,但是值得去做,做好了能缩短十年的繁衍生息,咱们圈养牲口的买卖,一年就能功成。  

我已经下令,咱们抓捕野羊的事情全部停止,改为全力以赴抓捕野猪,这个事儿不是很难,我相信明年再有一年,那边抓捕,这边繁衍猪崽儿,能把圈养野猪的数目提升到一个足够吓人的地步。”  

邹淑娟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高级别的会议,本来一直听阿娘和大姐的话打算做个哑巴撑到回家吃饭的,结果这会儿实在忍不住不由自主的憋出来一句;  

“族长!咱们抓捕野羊有必要弄出如此庞大的队伍吗?”  

邹淑仪听到妹子说话可吓的不轻,赶紧来打眼色,已经晚了,还好自家妹子这次没有说出什么尴尬的话语,叫邹淑仪担心害怕的同时又庆幸不已。  

“本来不必如此多人马的,几千人就足够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新鲜事儿,老祖宗们也说过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哦,知道了族长。”  

“叫你别说话的…”  

邹淑仪作为农耕大管事,坐在东边中间,自家妹子却是坐在西边最后一位的,两人中间隔开了七八个大管事的位置,打眼色又怕妹子看不见,情急之下小声呼喊了起来,结果邹淑仪一开口全正堂里的大管事门都看了过来,弄得邹淑仪脸红脖子粗。  

不放心小闺女的邹大家长夫妇俩低着头躲在正堂外的角落里,把正堂里的一切看的明白,听得清楚,邹大家长非常不满的看着自己女人;  

“怎么回事?这几日里老夫天天都要交代你数遍,一定要把你小闺女叮嘱好,大管事们聚会的时候千万不要多说话,怕的就是给她出什么差错,叫他人来见笑,你这妇人为何没有交代清楚?你看那正堂里头把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