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来者不善善者不来(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功而返,必定不会善罢甘休,郎君可要小心应付。”  

李钰也点点头,承认确实如此,“然也,那催介临走之时,很不服气,  

还放下话来,说要等着本郎君将来双手奉上,  

真是可笑至极,某家难道是任人欺负,可以随便揉捏的泥巴不成?  

这清河崔氏不来便罢啦,若是敢来强取,某家叫他有来无回。什么崔氏张氏的,某家也不放在眼中。”  

李钰这是手下有人,才底气十足,倘若没有这几个庄子的庄户百姓拥戴,就他一人,再不甘心也难有什么作为。  

如今穿越过来,祖先给打的底子雄厚无比,这一世的老爹,行了一辈子的善举,七拼八凑的弄了这五个庄子。  

加上他又成功的再烧一把火,要给这些可怜的,社会最底层的穷苦百姓,修造新屋。  

虽然泥巴制作的红砖,不要本钱,  

水泥也只是自己提了个思路,由那九个老头,琢磨研究出来。  

但是他在那些穷人眼里,可是大大的善良,这满大唐,恐怕就他一人,能为穷人庄户如此考虑。  

人心尽归,所以这李钰,是家中有粮有事不慌。  

看到自家郎君,如此霸气,司徒云砂心里满满的踏实。  

这就是自己的将来的男人,如此豪迈,如此男儿气概,真是老天有眼,将自己安排在此等郎君身边!  

“郎君好气魄,真真的好男儿也!”  

面对司徒云砂的赞美,李钰立马挺胸抬头,将自己那三两肌肉的身板使满了劲儿。摆出一副健美冠军参加比赛的样子。  

旁边的王可馨,却没有言语,毕竟她母亲,出身于太原王家的分支,深知这些豪门大户,世家门阀的厉害之处。  

“郎君且不可小看了那清河崔氏,  

那清河的崔氏,在魏晋时期就是著名的豪门大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  

远在西汉之时,崔业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故城县后世遂称“清河东武城人,即清河崔氏由来。  

汉末三国时,崛起为关东望族魏晋时期冠冕相袭,南北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并在北朝初年达到极盛北魏孝文帝时入“卢崔郑王”四姓高门如今时位列七姓十家,  

多出宰相公侯,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并称为“崔卢”,在我大唐享有极高的声望。  

这五姓七望,经历数百年的沉淀积累,曾经数度与历代朝廷共治天下,实力雄厚。  

银钱家产,不计其数,郎君可不能等闲视之。还是小心处置,以免多生祸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