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杀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百四十二章杀将之威,送他上路去吧每日巳时,长安城就会三个方向大开城门,唐朝的百姓也基本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翼国公府邸,李钰却刚睡醒过来,在一堆侍女丫鬟的伺候下,慢条斯理的更衣,如今天已渐冷,  

早就不穿单衣了,两层衣衫,里一套,外一套,缠来绑去的,叫李钰觉得麻烦至极,  

还好有人伺候,不然他想要在这里生存,真是举步维艰。  

梳洗打扮之后,众人伺候着他用过早食,这才慢腾腾的去给秦琼请安,也顺便道个别,他想回蓝田了。  

秦琼早就起来,去左吾卫大营里视察一遍,刚刚回府。  

前番在大营里,司马秦豹,将昨日发生之事,详细禀报。  

秦琼一语未发,  

只将昨天,秦豹带兵出营的手续补充完善。  

还好秦豹跟随自己多年,思路清晰,头脑也稳重,昨日只带了五十人出营,  

按照大唐律法,五十人以上的兵马调动,就要行文兵部,  

得到准许以后,才算是师出有名,  

否则,不论人,马,超过五十之数,就是犯禁,  

这种污点,难免会留下祸端与把柄,被御史台的言官知晓,必定要参奏朝廷。  

就是五十人马的调动,也需要他这个军事主官的手令,方可进行,  

是以,秦琼在大营里,将补充的手令日期,写成了昨日,又拿出大印盖了才放入卷宗。  

如此,月末之时,一并上交于兵部,这才心里踏实!  

这会儿,秦琼正坐在翼国公府邸的正厅里,仔细分析问题,  

如今新朝初定,各路人马鱼龙混杂,有代表秦王府一脉的旧部新贵,  

也有代表旧朝势力的,老牌功勋之家。  

还有那五姓七望,这种千年的世家大族。  

太上皇昔日的手下,虽然被陛下打压排挤,却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这李家大郎,西市的遭遇,难保不是有人故意为之。  

秦琼历经两朝,中间又逢乱世,戎马半生,经验丰富,各种圈套,经历的比旁人见过的都多,  

自己这种武将新贵,被陛下看重,虽是好事也有弊端,各方势力都在盯着新崛起的勋贵,  

一点马虎就会招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秦琼之所以不参加朝廷大事,就是想躲避那些漩涡,越远越好,  

每日去大营里巡查一番,回来府中静养,岂不是美哉,  

如今已经贵为一品国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安安生生的把家业,交给下一代,使秦家的香火,和富贵延续下去,才是他重点考虑的事情。  

自己一生经历大小阵仗两百多,浑身是伤,如今年迈,伤病缠身,他知道自己必不长寿,  

可唯一的儿子秦怀道,方才两岁半,等成长起来,恐怕自己也不在人世了,  

秦琼一直在为自己儿子的未来做打算,本想重点培养程咬金的嫡亲长子程处嗣,也好将来给自己儿子做个靠山后盾。  

却不想大兄之子,竟然做出许多令人惊诧的事来,  

先是铁锅美食,后又制作马靴子,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这孩子将来入仕,那是谁也挡不住的,  

这大兄之子聪明伶俐,善于变通,又文采斐然,是个好苗子,且又与怀道十分亲近,  

已经悄悄地代替了,程处嗣在他心中的位置,  

没有人选的时候,秦琼只能瘸子里头挑将军,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当然要及时变通。  

那程处嗣,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还是算了吧。  

何况这孩子还有另一个身份…将来扶持他起来,对怀道也多有利益之处。  

当他正要准备,将一身兵法战阵的经验,传授给李钰,  

下一步就要大力扶持他的时候,却忽然生出这些麻烦的事来,叫秦琼不得不谨慎,  

错综复杂的新朝局面,加上各方势力的互相倾轧,他必须小心应付!  

旁边两个带甲的军士,正在向他汇报收集来的信息。  

“大将军,末将已经打探清楚,那曾贵一事,地确属实,此人大善,为救病母,方才举债一贯,  

约定了贯二的回还,那西市的白狼,见他女人貌美,方才将他陷害,火同万年县的县丞将曾贵弄进了大牢。  

又去绑走了曾贵女人三娘,白狼府里的一个婆子,偷来打开了后门,放了三娘,众人皆寻,  

这才与小郎君相遇,此夫妻两人,并非哪方势力的细作奴仆。”  

“那白狼又是何人?”  

“回大将军,那白狼乃是西市里一个泼皮头子,聚集了几十个痞子闲汉,整日里做些为非作歹的事,收敛钱财,  

以酒庄为名头,为祸西市,还对外放贷收债,  

如今被小郎君打废,也是活该报应,此人声名狼藉,此番双腿被废,西市百姓皆聚首欢庆,”  

秦琼听说是个歹人,就面无表情的说道;“既是如此祸害,还留他做甚?  

结果了性命,也好为百姓做些善事,今夜你便安排,送他上路去吧!  

交代下去,手脚可要干净一些。”  

只见那说话的军士,站直了身躯,小声答应;“是,末将得令!”  

“那牛大又是何人?竟然呆在大牢中半年有余?  

若非良善之辈,尽早除去,不可使其呆在大朗身边。”  

另一个军士见问到牛大,上前一步,小声回应;“禀大将军,末将已将那牛大的祖先五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