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忧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百零五章忧患几个宫女看李世民走近马匹,赶紧将几个宫灯凑近前去,好方便皇帝查看详细。  

李世民也是听李代口述,并不曾见过实物,瞅上前去观察的很是认真,程咬金将一个马蹄子抬起来,宫女又将宫灯凑到马蹄旁边。  

李世民也不禁佩服起那李县男起来,此物和马蹄形状一样大小,周围一线凹槽,正好用来订几个铁钉,六个铁钉,将铁片紧紧订在马蹄子上,甚是紧密。  

查看了马靴子,李世民还骑上马晃悠了一圈,听得马蹄铁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嘎登,嘎登。  

李世民就像听了天籁之音般舒畅,下了战马,与众人回了寝宫从新坐下。  

李世民悠闲的坐在太师椅上,喝了一碗大唐特有的葱,姜,蒜,胡辣汤茶,擦过了嘴,这才调侃着说道;  

“爱卿奇思妙想,颇出意料之外,今日方知,爱卿竟还擅长那匠做监的事务,  

既如此,不如…爱卿去做工部的尚书,倒也合情合理,不知爱卿意下如何呀?”  

程咬金只是想着赶紧来给皇帝报喜,至于制作马靴子的事儿,就是顺口一说,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哪可能真的,把自家侄子的功劳据为己有,本就想着吹过牛逼,就把侄子的功劳提出来请功的。  

还没等开口,皇帝就说想把自己调道工部,顿时吓一大跳。  

自己只会冲锋打仗,若是调去了工部,整天带领一堆木匠,铁匠,泥瓦匠,那算怎么一回事?  

尽管知道,皇帝在调侃自己,可是若不说清楚了,万一弄假成真,可是大大的不妥!  

他生怕真的去了户部,从此结束戎马生涯,赶紧开口道;  

“启禀陛下,此法原是臣叫长子,去蓝田逼迫臣的侄子,蓝田县男想出来的,臣不敢期满陛下,不过臣也是出了力气的。  

这些铁片,都是臣府里的铁锭制作,且臣的侄子和长子商议,正在加紧赶制,咱们大唐所有战马的马靴子,都由臣出铁锭,蓝田县男府的铁匠打造。  

两三个月,就差不多能制作完成,那蓝田县男,已下令府中铁匠,停下一切活计,倾尽全力,制作马靴子,每十日,便将所做之物送来臣的府中。  

各卫将军,只来臣府里领取过去就是,最迟三月,就可将战马的马靴子装订一遍。  

这功劳臣可不敢贪污,该归那蓝田开国县男所有才是,请陛下明察。”  

李世民安静的听着程咬金的回报,和自己知道的消息印证了一下。  

知道程咬金说的都是事实,只是他主动叫他儿子,去和侄子商量解决办法之事,纯属胡扯。  

不过其他的都是实情,也不与这憨货计较,沉吟了片刻,李世民定下结论;  

“这蓝田的开国县男,奇思妙想,所造之物,解开了朝廷的困惑,有功,当赏之。  

既然要给大唐所有战马,打造马靴子,那便等他实践之后再论功行赏不迟。  

爱卿拿出铁锭也是功劳不小,忠心可嘉,赐金一千,以示朝廷嘉奖。”  

程咬金已经是一卫的大将军,又封了从一品的国公,基本到顶了,就没奢望再有啥封赏。  

只是想和皇帝贴的更紧密而已,压根就不在乎,那赏赐不赏赐的事情。  

一千文钱算不得什么,却代表了皇帝的心思在内,说明皇帝依然对自己亲近,这就够了。  

这目的也达到了,程咬金心情大好,便想去找秦琼喝两杯,急忙对李世民道;  

“天也晚了,臣就不打扰陛下歇息了,臣告退。”  

“准,爱卿自去就是。”  

李世民看着程咬金离去,笑着对钱得海道;  

“此子果然大才,还未出仕,就为我解开一大难题,真是个福星。”  

钱得海知道皇帝心思,赶紧接话;  

“陛下洪福,自是上天佑之,才遇小惑,那小郎君便出良策。  

当日袁监正说要出人杰,依奴婢看来,可不就是这李家的小郎君了。”  

“然也,此子文采斐然,又与诸般奇技淫巧,颇为精通。  

先是打造铁锅,使天下人满足口腹之欲,复又制作桌椅,梳妆台等物。  

还拿出密法,烧制红砖水泥,给庄户们修造新屋,此悲天怜悯之心,恐再无出其右也。”  

“陛下所言甚是,自古以来,谁家有密法,都是捂的严严实实,一代传一代,旁人不能窥探。  

独这小郎君,见不得百姓的可怜,拿出来与他们修造房屋,使之不惧风雨,此良善之心,实在难能可贵。”  

“嗯,此子心性醇厚,倒是比那些口蜜腹剑之辈,强过甚多。”  

“正是如此,陛下慧眼如炬,谁人能逃过去陛下法眼。  

依照奴婢看,还不如学那翼国公与卢国公,还有那吴国公,和琅邪郡公这般,对陛下忠心耿耿,何愁富贵不能延绵子孙乎,营营苟且的,反是落了下乘。”  

“你想的倒也简单,倘若都像你这般心思,我李唐江山何愁兵不强?马不壮?  

不过…~说的却也是实情,若是忠心侍奉君王,当不用发愁子孙之事,偏是一些跳梁小丑,上窜下跳,不得安生。  

我有心收拾,奈何新朝初定,又是用人之际,暂时还动弹不得。”  

钱得海知道,皇帝说的是那些千年的世家,这确实谁都头疼,不用他们吧,谁来治理天下?  

用他们吧,又怕他们…确实棘手,自己可不敢在这上面胡言乱语,便想要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