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一鱼三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很快,在众人开席的时候,崔勇来到了徐拙家。  

这是他第一次过来,来的时候还提了一兜子水果。  

“你这婚房都装修好了也不说一声,大家还都等着给你燎锅底儿,不讲究啊。”  

刚进门,崔勇就表达了不满。  

燎锅底也叫烧锅底,很多地区都有这种习俗。  

原本是盖了新房搬了新家,做第一顿饭的时候邀请亲友过来一块儿团聚一下。  

一来是庆祝乔迁新居,二来也表明一下家里人旺。  

俗话说,人旺福旺财源旺,只有先做到人旺,福气和财源才会旺。  

不过现在,随着房价越来越高,买房的难度越来越大,燎锅底这个原本就是坐一块儿吃顿饭的事儿,也变得越来越隆重。  

毕竟一套新房中,凝聚着全家人甚至几家人的心血,怎么庆祝都不为过。  

没等徐拙说话,李浩就在一边说道:“徐老板家七八套房子呢,燎锅底根本就燎不过来…崔哥,来来来,特意开了瓶五粮液。”  

大家落座后,先彼此熟悉一下,然后于长江开始跟崔勇谈雇他查沈鹏飞黑料的事儿。  

用崔勇去查这事儿,可比提着公事包拿着律师证的律师强的多。  

因为人家是公事公办,聊天之前就得先表明一下自己的身份。  

这无形中就会拉开跟那些人的距离。  

就算他们知道什么,迫于沈鹏飞在省城的势力,也不敢明说。  

而崔勇就没这方面的负担了。  

他本身就是个二流子滚刀肉,天生喜欢跟那些人打交道。  

很快,崔勇就有了自己的策略。  

首先,他不会用律师那一套,上来就表明身份,开诚布公的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崔勇的打算是,先跟那些人交朋友。  

等确定对方手里有证据,才会进行下一步。  

或拉拢或威逼或利诱,方法多的是。  

于长江一听,立马掏出手机加了崔勇的微信,不由分说先给他转了五万块钱。  

“咱们虽然都是自己人,但是该怎样还怎样,这几万块钱算是给你的误工费,崔老板你可一定要收着。”  

他比崔勇大没几岁,本来想喊兄弟的,但是徐拙喊人家崔哥,再叫兄弟的话就岔辈儿了。  

所以喊崔勇为崔老板。  

他是个商人,漂亮话一串一串的往外撂。  

而崔勇是个社会人,嘴巴也是格外溜。  

这就导致整顿饭从开席到结束,除了徐拙把拌面端上来的时候李浩要了几头蒜之外,别的时候大家全听这俩人说了。  

连徐老板这个一家之主,都插不上话。  

不过这种事儿,徐拙就算插嘴也不知道说什么。  

毕竟他是个乖乖仔,对阴人之类的套路完全不懂。  

拌面很好做,把面条煮好过一下冷水,然后直接盛到碗里上桌。  

桌上撤掉几个盘子,然后把之前炒好的酱和黄瓜丝之类的配菜放桌上。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酌情往碗里放。  

当然了,为了开胃,桌上自然也有一碗炸得红亮诱人的辣椒油。  

“哎哟,这酱拌面可真好吃,比在京城吃的炸酱面都舒坦。徐拙,回头店里的酱做出来以后,你可得给我弄点啊。”  

崔勇一边往嘴里扒拉,一边夸着这酱好吃。  

其实这种酱,只要炒的时候多放点肥肉丁,味道都不会差。  

“没问题没问题,前两天就让建国在店里煮豆子了,我准备趁着西瓜还没下市,再做两缸酱,以后店里这种酱就常备了。”  

倘若在其他地方开饭店,就算把西瓜豆酱做出来,估计受欢迎的程度也一般。  

但是省城就不一样了,这里几乎人人爱吃。  

特别是来店里吃饭的人,差不多每个人记忆中,都有一碗饱含家庭温情的西瓜豆酱。  

而他们现在的生活,距离西瓜豆酱又都有点遥远。  

毕竟来这里消费的人,都多少有点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对于西瓜豆酱这种食物,接触的机会应该不会很多。  

所以在店里推出这种蘸酱,哪怕给不了顾客惊喜,至少也能让他们忆苦思甜一把。  

另外闭店一周,自然要推出新菜的,这西瓜豆酱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徐拙要推出的新菜,就是中原传统名菜——一鱼三吃。  

闭店的决定下来后,徐拙就接到了一鱼三吃到手的提示音了。  

广义上的一鱼三吃,就是把一条鱼做成三道菜,一般情况会有一道鱼汤。  

菜的样式没有限制,什么剁椒鱼头醋焖鱼头都算。  

但是传统的中原一鱼三吃,指的是干炸鱼片、糖醋瓦块鱼和鱼头萝卜丝汤这三样。  

要用到的食材,也必须是黄河里捞出来的野生大鲤鱼。  

只有这样,做出来的一鱼三吃才正宗。  

当然了,全国各地的美食都有一鱼三吃的叫法,用的食材和做出来的菜品也各不相同。  

所以中原地区的一鱼三吃,也叫鲤鱼三吃。  

几天后,徐拙拉着在省城闲着没事的郭兴旺以及李浩和孟立威回到店里,从后门进去,在楼顶又做了两缸西瓜豆酱。  

这下,应该能用到来年了。  

不过不够用也没关系,只要能买到西瓜,随时都能做。  

把两缸酱做好后,郭兴旺擦擦脸上的汗水:“热死了,等会儿吃啥啊?先说好,我可不去吃火锅,这种天吃火锅真是要人命了。”  

最近店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