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于教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幸好当时没有升级乾隆白菜,更没有升级麻酱豆角。  

不然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升级机会。  

徐拙一边吃炸酱面,一边暗自庆幸。  

看来不管做什么,还是要坚持自我。  

不能被别的因素牵着鼻子走。  

吃完饭之后,老太太回自己房间午休,徐拙把厨房收拾一下,换了身衣服后打车去第一楼,开始在后厨帮忙,顺便感受一下第一楼后厨的气氛。  

第一楼的后厨跟徐家酒楼合蓉城味道都不一样。  

徐家酒楼的后厨比较江湖一些。  

厨师们因为都是老爷子的徒弟,都是师兄师弟相称。  

不管他们内心怎么想的,反正表面上都一团和气。  

哥哥弟弟的叫个不停,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梁山好汉转世了呢。  

而蓉城味道的后厨,非常商业化,该是谁的活儿谁就负责,不讲人情味儿,也没啥人情味儿可讲。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事,没啥交流,跟企业单位的上班族没什么区别。  

而第一楼的后厨,却不一样了。  

这里说是后厨,其实更像是课堂。  

后厨的主厨都在扬州大學烹饪旅游學院担任兼职老师,所以在后厨,帮厨和服务员都喊他们为…老师。  

对,老师。  

这个本该出现在學校的称呼,却在这油烟弥漫的后厨大行其道。  

弄得好端端的厨房像是搞科研的实验室一样。  

學术氛围很浓厚。  

不过就是多少有点违和。  

特别是对于逃了四年课的徐老板来说。  

听到老师这个称呼,就不自觉的想逃课。  

而于培庸的称呼,更是让他侧目。  

因为他发现大家没喊于培庸为师父,也没喊老板。  

而是称他为…于教授。  

嗯,于培庸是扬州大學烹饪旅游學院的客座教授,而且还参与了學院的创立和建设。  

说实话,要是没有于培庸在背后的鼎力支持,扬州大學的这个烹饪旅游學院能不能开起来还两说呢。  

老太太是教授徐拙忍了。  

没想到于培庸这个厨子也是个教授。  

再对比一下自家只会装逼和打麻将的老两口…  

差距啊!  

长辈们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好。  

殊不知孩子们也羡慕别人家的长辈好呢。  

于家这俩教授也挺有意思。  

一个是美學,一个是烹饪。  

相互之间还有些联系。  

比如淮扬菜最引以为傲的摆盘雕刻和刀工,都是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美學所追求和研究的。  

而美學的那些理论,对摆盘和雕刻也有着指导意义。  

不知道早些年两人走到一起,会不会也是因为烹饪的关系。  

第一次处在學术气氛这么浓厚的厨房,徐拙多少有些不适应。  

而且他擅长的那些菜品,第一楼都没有。  

所以…  

徐老板转了一圈,只能选择在后厨切墩。  

因为别的活儿,他要么做不来,要么不会做。  

有些尴尬。  

不过这种地方,老爷子应该喜欢。  

他对淮扬菜了解不少,可以尽情的装逼。  

怪不得从扬州回去后就做出了平桥豆腐,估计在第一楼后厨没少跟这里的厨师交流。  

“你是徐教授的孙子?欢迎欢迎。”  

忙碌之余,几个主厨过来跟徐拙打招呼。  

不过他们的话,让徐老板有些好奇。  

“徐教授?”  

见徐拙一脸的迷茫,几人解释起来。  

“就是国庆节那会儿来第一楼呆了好几天的那位老先生,他说他是于教授的哥哥,于教授的厨艺都是他教的,让我们也喊他为教授…”  

徐拙有种哭笑不得感觉。  

这老家伙可真是…  

人家于培庸的教授是扬州大學颁布的,但是自封为教授算怎么回事?  

不过自家老爷子还真办得出这种事儿。  

下午三点,孟立威坐在包间中,开始做直播。  

桌上摆着他心心念的童子尿煮蛋,和臭苋菜梗之类的菜品。  

每一样都装了大半盘,而摆在中间的童子尿煮蛋,更是一口气摆了六个。  

挑战嘛,就得正了八经吃。  

不能红,就会靠滤镜和美颜装样子。  

庞世杰作为直播间的嘉宾,坐在了孟立威身边,他负责给直播间的粉丝们讲解这些菜品的出处吃法以及延伸菜品。  

这样的安排,让这次试吃活动显得很正式。  

直播间开始的时候,徐拙在厨房拿着手机,给孟立威刷了一波打赏。  

还在评论区发了条动态:“六个蛋都吃完,打赏必破万,兄弟们顶起来!”  

搞气氛嘛,就得这样操作。  

很快,大家发现徐拙居然也在,顿时激动得不行,开始刷弹幕刷打赏,呼朋唤友的给直播间增加人气。  

这可是名场面,不能错过。  

以前也有主播直播过吃重口味食物。  

比如牛瘪火锅、鲱鱼罐头、童子尿煮蛋之类的。  

但是分量都是一点点。  

尝个味道造个噱头就行了。  

但是孟立威就不同了,他一下子弄了六个童子尿煮蛋,别的臭味菜品的分量也很足。  

这要是吃完的话,起码都半饱了。  

实诚人啊!  

徐拙发完评论,就收起手机,跟着于培庸向着仓库走去。  

这会儿是下午茶的时候,后厨不太忙,于培庸打算趁着这个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