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甜面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叶是中原地区的人,对薄面片的统称。  

把和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再用刀切成三角形、正方形、或者菱形,等水开后下入锅中,面片在沸腾的水中上下飞舞,确实像是树叶一样。  

在中原地区,面叶有两种吃法。  

除了刚刚徐拙想到了甜面叶之外,另一种就是酸汤面叶。  

酸汤面叶醒酒开胃,促进消化,很受欢迎。  

特别是酒席过后,来上一碗酸爽可口的酸汤面叶,热乎乎的喝到肚子里,能很大程度缓解酒精对胃部的刺激。  

一般中原风味的饭店,都能见到酸汤面叶的身影。  

徐拙现在和面技能擀面技能煮面技能全都到手,做个甜面叶简直手到擒来。  

四点多时候,他开始和面。  

他原本只打算做一点,但是想想店里最近的伙食要么是羊肉,要么是黄焖鸡,都是容易上火的食物。  

所以决定做一大锅甜面叶,大家一块儿吃。  

趁着现在真正的寒流还没到来,趁机让大家把胃保养一下。  

省得以后天寒地冻,大家为了暖和拼命吃辣椒,导致肠胃受损。  

甜面叶虽然号称无盐无菜,纯面片汤。  

其实里面还有少量盐分的。  

因为和面时候,要往面里面撒点盐。  

这样做出来的面叶才符合薄而不烂、爽滑筋道的特点。  

先和面,再醒面,然后徐拙拿着擀面杖,开始擀制面片。  

想要把面片擀薄,其实是有技巧的。  

比如在擀的时候,为了防止粘连,一般会在面片上洒一些干面粉。  

不过想要把面片擀制得尽量薄,就不能用面粉了,得用澄面。  

澄面是小麦淀粉,是面粉去掉面筋后的产物。  

之所以撒澄面而是不是面粉,主要就是面粉中含有面筋,洒在面片上之后,这层面粉会产生面筋,从而影响面片的延展性。  

而洒澄面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了。  

只要手艺好,擀出来的面片能薄到让人怀疑人生。  

比如之前就有位面点大师,擀出来的面片放在报纸上,报纸上的文字透过面片,可以一清二楚的显现出来。  

当然了,这种面片一般都是做馄饨用的。  

甜面叶不需要擀这么薄。  

徐拙把面片擀面好的时候,锅里的水也已经烧开。  

他把面片切成三角形,在上面均匀的撒上一层面粉,然后把面叶下入锅中。  

等锅里的水再次沸腾,满满一大锅的甜面叶就做好了。  

因为有面粉的缘故,锅里的汤水略显粘稠,跟白生生的面叶相得益彰。  

徐拙把火关掉,给自己盛了一小碗。  

虽然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但是也得先尝尝味道。  

万一翻车的话,趁着大家没注意,还能改成酸汤面叶。  

甜面叶白汤白面,味道清淡。  

刚喝进嘴里的时候,寡淡得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但是认真品尝,略显粘稠的汤水非常顺滑,而薄薄的面片更是爽滑筋道,口感十足。  

吃进嘴里的时候,甚至能品尝到一股面香味儿。  

就是这个感觉。  

徐拙记得初中时候,他拉肚子拉到脱水,不能吃任何油腻的东西。  

原本以为要挨饿,结果老太太做了一碗甜面叶,让徐拙第一次品尝到了这种白面汤的魅力。  

虽然什么调料都不放,却能品尝到食物最本真的那种味道。  

这么多年过去,徐拙再次尝到甜面叶。  

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种感觉。  

既然味道不错,徐拙便开始着手做一些配菜。  

小丫头因为胃部不适,只能喝甜面叶,但是店里其他人可不能光喝这玩意儿。  

晚高峰得连续忙好几个小时,光吃一些汤水可不撑不到结束。  

所以在甜面叶的基础上,徐拙又做了几样小菜,然后又去买了一些烧饼过来。  

之所以吃烧饼,是因为烧饼是发面做的,容易消化,而且对胃没多大损伤。  

倒是死面饼,吃多的话对身体不太好。  

吃饭的时候,老爷子对徐拙做的甜面叶很好奇:“怎么想起吃这个了?”  

“甜面叶不是养胃嘛,可可这两天老胃里难受,这给了我提醒,我觉得大家天天吃上火的东西,胃部多少都会有点损伤,所以喝一碗甜面叶,把胃修复一下。”  

老爷子点点头,对徐拙的说法很赞成。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往甜面叶中加辣椒油。  

嗯,他不光加了辣椒油,还淋上一点陈醋,撒了一些五香粉,又加了生抽等调味品。  

等徐拙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把自己碗里的甜面叶改成了酸汤面叶。  

大家对甜面叶的态度也很一般。  

除了几个女服务员听了徐拙的话认真喝了一碗之外,后厨的厨师们都对自己的甜面叶进行了DIY改装。  

建国甚至还煎了两个鸡蛋,烫了一把油麦菜丢进去。  

硬生生的把甜面叶改成了鸡蛋青菜面。  

徐老板一脸无奈。  

大概这就是没有经历伤痛,所以不知道珍惜吧。  

不过大家做面叶倒是赞不绝口。  

煮的很到位,口感也很棒。  

而且有着极强的可塑空间。  

大家想加什么就加什么。  

徐老板轻轻叹了口气,好吧,你们开心就好。  

希望下次胃疼的时候,能够忍住。  

小丫头来吃饭的时候,还剩下小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