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事件原委(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荣暗算之下,还是身受重伤,尽管在最后关头挣脱束缚逃了出来,可最终因为伤势太重,倒在了街口,当场牺牲。  

韩志荣看到籍兴怀死亡,不禁懊悔不已,只好快速脱身,打电话让吉冈正雄前来收拾残局。  

不过这一次杀害籍兴怀的举动,也让吉冈正雄更加信任韩志荣,所以他再次用重金奖赏了韩志荣,并交代韩志荣,继续潜伏下去。  

籍兴怀当场死亡,韩志荣叛变的事情就无人知道,那么他的利用价值就依然存在,足可以当作诱饵,对后来者产生致命的威胁。  

于是韩志荣还是像往常一样的上下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这里向吉冈正雄进行一次情况汇报。  

这就是整个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委。  

此时听到韩志荣的回答,吉冈正雄眉头一皱,问道:“那你这次要求见面,是有什么事情?”  

之前为了安全起见,吉冈正雄告诫过韩志荣,没有特殊情况,二者之间不要频繁联系,以免被军统方面察觉,而这一次,接到韩志荣要求见面的电话后,他还以为事情有了进展,满心欢喜的赶来,没有想到,却是空欢喜一场。  

韩志荣急忙解释道:“对不起,是我这里出了一点状况。”  

“什么状况?”吉冈正雄微微皱眉,开口问道。  

“我家里常年包车的人力车夫蒋三,昨天晚上从三河桥上失足落水,我担心事有蹊跷,赶去查看的时候,尸体已经被送往城外的乱坟岗,我这里调查起来太困难,所以想请特高课出手,彻底调查一下蒋三的死因,不然我这心里总不踏实。”  

听到这个情况,顿时引起了吉冈正雄的注意,他的警觉性更是敏锐,一下子就联想到,很可能是有人在接触韩志荣身边的人。  

他连忙追问道:“蒋三?他对你的事情知道多少?”  

看到吉冈正雄的脸色严肃,韩志荣心中一颤,赶紧回答道:“蒋三只是我家中的帮工,具体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担心有人在秘密接触他,调查我的情况。”  

吉冈正雄闻言心中稍安,他思量了片刻,点头说道:“如果由我们特高课出面,太露痕迹了,我会责成警察局,由他们来出面调查这件事合情合理,就算是真有问题,也不会惊动对方。”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韩志荣,话锋一转,安慰着说道:“你也不用太过紧张,这也许就是一次事故,你反应过激,反而会适得其反,要镇定!  

退一步说,即便是有人在接触蒋三,我倒觉得是一件好事情,这说明他们有意要启用你,在启用之前对你进行必要的甄别,也是可以理解的。”  

“是,是,您说的是,我也考虑过这一点。”韩志荣连连点头,生怕吉冈正雄会怪罪他的胆怯。  

吉冈正雄却是不以为意,他接着说道:“据我们刚刚从华中得到的情报,军统太原站已经重新建立,新任的情报站站长名叫楚光济。”  

日本人在华中的情报系统也是很有效率,在接到明石英树的调查要求之后,很快搞到了有关太原情报站重建的相关情报。  

“楚光济?”韩志荣闻听,他仔细从记忆里回想了一下,“这个人我以前好像听说过,是军统力行社时期的老人。”  

吉冈正雄点头说道:“是个难缠的对手,此人很有魄力,刚一上任,就开始了新的行动,仅仅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刺杀了我们四名军政官员,其中就有新民会的高级顾问原田和也。  

就在昨天晚上,他们竟然还派出了大批杀手刺杀我,要不是我应变及时,差一点就让他们得手了。”  

回想起昨天晚上的惊险场景,吉冈正雄至今还有些后怕,当时要是自己反应稍微慢那么一刻,没有及时脱离,现在只怕已经命丧多时了。  

韩志荣一听,这才搞清楚了昨天晚上全程搜查的原因,原来军统太原站已经开始了报复行动,甚至把目标直指吉冈正雄。  

他赶紧献媚说道:“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组长您鸿运当头,那些人是自讨苦吃!”  

“哈哈…”吉冈正雄得意的笑了起来,“你说的很对,我的运气不错,这些杀手没有讨到便宜,已经被我们尽数消灭,一两个漏网之鱼,也难逃我们的手心。  

所以,韩桑,你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目前你最紧要的任务,就是为我钓出楚光济这条大鱼,以你的级别,他们绝不会放弃你这样重要的情报员,蛰伏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会唤醒你,按照之前的情况看,唤醒你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位楚站长!”  

韩志荣闻言,马上打起了精神,恭敬的回答道:“是,我一定会完成您的命令,钓出楚光济这条大鱼。”  

“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你之前只差一步,没有能够抓住籍兴怀,那么这一次,就是你绝好的机会,要不惜一切代价,抓住楚光济,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再创造一次奇迹,趁其立足未稳,再一次彻底剿灭军统太原情报站,想一想,这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  

吉冈正雄一边说,一边挥手握拳,好像就已经看到了成功的那一刻,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之前成功破获太原站和绥远站,已经让吉冈正雄在特高课高层面前大大的露了一次脸,得以晋升陆军大佐军衔,可谓是风头正劲。  

如果再次对军统组织进行毁灭性的打击,那么他在仕途上将会再进一步,这对吉冈正雄而言,意义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