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豪华洞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中指峰,山腰处。  

“好奢侈,通体拿一阶玉石造的,估计建造这一座洞府就要花掉白家数年收入。”  

白子辰以内门弟子腰牌,打开了属于他的专属洞府。  

阵法散开,烟霞散彩,日月摇光。  

玉石打造了十数间深阁琼楼,交错间空地上种满了奇花灵草。  

两株高耸老柏,枝繁叶茂,组成两团密不透风的树冠。  

“二阶上品灵脉,哪怕其他条件不变,在这儿我的修炼速度比在家里都要快三成…”  

白子辰感受了一下四周的灵力浓度,由衷感慨。  

难怪有杂役弟子拼了命的往内门弟子身边钻营,单在洞府中同住五年,都有机会让自身修为提上一层。  

若目光长远,选中的内门弟子晋升真传,那杂役弟子待遇一样升级。  

青枫门历史上,不乏真传筑基后,随身侍奉的杂役弟子直接晋升管事的例子,堪称鸡犬升天。  

所以,这也被人数最多,竞争最卷的杂役弟子,视为一条南山捷径。  

“连这块身份腰牌,都达到了上品法器级别,除了甄别身份,记录弟子贡献外,还蕴含一道镇魄妙音。在遭到摄魂迷魂类法术时,自行发动,保持灵台清醒。”  

这块内门弟子身份腰牌,以赤铜炼制,正面镌刻古体‘青枫’二字,反面绘了一名凶恶天王像。  

长时间盯着,会有一种头晕目眩的恶心感。  

白子辰前后花了两三个时辰,总算将自己洞府逛了个遍,将阵法禁制摸索清楚。  

同时,也在练功室里见到了彭长老刻意提及的泥灵傀儡。  

两团烂泥散在地面,待一丝法力注入,数息时间就化成两个人形傀儡。  

墨竹剑轻轻一挥,面目模糊,四肢呈泥浆状的泥灵傀儡被断成数截,泥水四溅。  

但很快,泥浆流转,两個傀儡又重新站了起来。  

同时白子辰感应到,这两个泥灵傀儡能通过注入法力多寡,来调整强度。  

最高可形成两具相当于炼气大圆满体修的傀儡。  

且不惧伤害,消耗微不足道的丁点法力,又能快速重生。  

“达到炼气大圆满层次的泥灵傀儡,还有简单灵智,可以做出格挡、闪躲等动作…等同有了两个无限配合的试炼对手,还不用担心伤到他们。”  

“如果我新学法术或者练习飞剑,完全可以在练功室中进行。不仅方便,还有助于保密。”  

白子辰不断调整法力,等到他注入接近自身一半法力时,一具泥灵傀儡已经长到近丈身高。  

原本一滩烂泥粘粘乎乎的身躯,变的棱角分明,身体中心呈现出了金刚岩色泽。  

往前踏出一步,重重的身子落下,砸起一圈烟尘。若非练功室材质特殊,砖石被要被震碎数块。  

白子辰将身份腰牌一晃,带来极大视觉震撼力的泥灵傀儡像被抽走了骨干,瞬间轰塌,化回了烂泥。  

“五年时间,内门弟子的一道槛,不进则退…”  

白子辰坐在一张玉床上,自己如今成了青枫门内门弟子,修炼资源远胜族内,同样对应要求也高了。  

在白家,他是最耀眼的筑基种子,白灵都没法和他争锋。  

到了青枫门,可以说每名内门弟子在自己的成长历程里都是天之骄子,被人惊慕。  

各个都有拿得出手的长处。  

结合裴东永长老介绍和玉简内容,青枫门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尽可能压榨内门弟子潜力,使得每名真传弟子在拥有卓绝天赋同时,还能拥有求道之心的热忱和坚毅。  

只给内门弟子短短五年时间,杜绝那些具备天赋却修炼懒散,慢悠悠提升境界的弟子。  

“还有掌门亲传弟子那事,虽然没有下文,但估计不成真传弟子,根本入不了那位法眼…时间紧迫,接下来日子不可松懈了。”  

服下一枚补气丸,白子辰盘膝运功,开始了来到宗门后的第一次修炼。  

翌日。  

白子辰刚做完早课,就感到自己内门弟子腰牌微震,有人在洞府外叩阵求见。  

左手一挥,身前一面水镜出现,洞府前景象映射至镜面上,纤毫毕现,有三人候在阵外。  

“几位上门拜访白某洞府,可是有事?”  

白子辰一开口,声音同步在阵外响起。  

这便是洞府阵法妙用,虽然防御效果普通,但兼具聚灵、水镜术、传音等多种实用功效。  

“炼器殿管事游三,给白师弟来送法器,顺便把配给你的两名杂役弟子给捎过来了。”  

站在前边的壮实青年顶着光头,未穿道袍,而是一身干练短装,露出黝黑精壮的双臂。  

“原来是游师兄,烦请稍候。”  

白子辰解开禁制,洞府白雾散开,露出正门庭阁。  

作为宗门五殿之一,炼器殿显然比庶务堂权重许多。  

在送上一只玉盒,简单寒暄两句后,游三提起今日还有炼器任务,起身告辞。  

但走前刻意提了一嘴站在门外的杂役弟子彭金虎,让白子辰立刻反应过来,游三身上这种熟悉气质是从哪里来的。  

游三和彭长老,气质作风,简直是同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一个炼器殿长老,一个炼器殿管事,估计此人是彭长老亲信,难怪清早就主动把我法器送来了…”  

白子辰送走游三后,回到会客厅,将两名杂役弟子唤了进来。  

不出意外,这两人就要追随自己五年,服侍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