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飞腾影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同国家的女人,味道是不同的。  

这是文化的影响。  

在郑景看来,虽然仓木麻衣和坂井泉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她们骨子里的柔顺和服从,也非常有味道。  

那是全心全意的侍奉。  

更何况两女还都是实力派歌姬,唱歌很好听。  

郑景是百听不厌。  

当然,这一晚,郑景还是重点照顾了范兵兵,纠正了她演技上的小毛病,给她补充了一大波正能量。  

等战斗平息后,郑景如之前一样,穿着睡衣来到舒唱这里,准备上床躺下。  

没想到范兵兵也跟了过来。  

“郑总,我想睡在你身边。”  

看范兵兵可怜兮兮的样子,郑景没有拒绝。  

舒唱也嘟着嘴接受了。  

范兵兵已经习惯了郑景身边还有其他女人。  

她非常疲累,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只是对舒唱来说,这是一次跨越,毕竟三人睡一起。  

但郑景没有在意,他搂着两个美女,很快便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今天上午,破釜沉舟的剧本已经写完第一稿,杜薇第一时间便发给了郑景。  

郑景看了一遍后,收到了系统提示,今晚准备体验剧本世界。  

剧本:破釜沉舟。  

第一幕:会稽起兵。  

剧情: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与叔父项梁在会稽郡起兵反秦。  

会稽郡守殷通假意要联合项梁,实则暗中设计了埋伏,想要杀死项梁,铲除项家势力。  

项羽跟项梁进入郡守府后,就陷入了埋伏圈,局面危机。  

不想项羽拔剑而起,一人斩杀郡守府百名守卫,震慑全场。  

画面一转,郑景发现自己站在一处古代府邸之中。  

身旁是一个穿着贵族服饰的中年男人,正是叔父项梁。  

在他们的对面,是郡守殷通。  

此时项梁和殷通正在交谈。  

郑景感受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只感觉浑身力量奔涌,好像真可以“力拔山兮”一般。  

看向四周,到处都是郡守府的卫兵。  

这些卫兵披甲执锐,三步一岗,非常密集,明显不合常理。  

以至于整个郡守府内,都透露出一股肃杀的氛围。  

若是一般人,看到这阵仗,就已经怂了。  

但是郑景代入到项羽的角色,却觉得这些卫兵都是土鸡瓦狗,可以随意宰杀。  

尤其是他加载了重瞳天赋后,观察事物细致入微。  

这些卫兵虽然身体精壮,装备精良,但是在郑景看来,全是破绽。  

在吕布的剧本里,郑景已经体验过非常多的战场厮杀。  

所以等项梁和殷通谈崩之后,他便开始杀人了!  

长剑出鞘,见血封喉。  

郑景感觉手中的剑,就像是自己的手臂延长了一般。  

刺、削、撩、劈,得心应手,越战越勇。  

剑刃卷了,郑景又夺过卫兵手里的长刀,照样是如臂使指。  

这就是兵器大师的厉害之处。  

只是半盏茶的功夫,郑景就杀得郡守府内的卫兵胆寒,纷纷丢下武器逃跑。  

他按照剧本所写,并未停手,一直杀了近百人,杀到郡守府血流成河,所有人都趴伏在地上,这才住手。  

此时郡守府之内,除了叔父项梁之外,就只有项羽一人站立。  

他浑身浴血,霸气凛然,令人望而生畏。  

郑景第一次体验项羽的剧本,就深刻的体会到了项羽的心态。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杀人如宰鸡,在冷兵器时代,就像是超凡者一般,勇猛至极。  

这种人不骄傲、不自负,不年轻气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项羽跟吕布不同,吕布的勇武,主要是战场冲锋,是在马上。  

但项羽在武力上,完全是六边形战士,步战搏斗也是无敌。  

同时,郑景也发现,他小瞧了兵器大师这个技能。  

兵器大师不仅可以让郑景精通各种冷兵器,还自带搏击格斗原理,以及各种兵器的锻炼和搏杀技巧。  

人要掌握兵器,必须先掌控自身。  

郑景学会兵器大师这个技能,在现实生活里,对自己身体的把控能力,会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这次不像是练习十巧手指功,强化手指和手腕的能力,而是增强了整个身体。  

别的不说,就说霸王枪。  

耍枪需要腿脚、腰胯、肩臂协同发力,还要搭配呼吸调整。  

学会了霸王的枪法,郑景全身各处,都能得到锻炼和调动。  

这就是整体的进步。  

嫪毐有转车轮,吕布有一骑当千,项羽也有霸王枪。  

这是真男人的一脉相承。  

郑景也是集大成者了。  

当然,兵器大师这个技能太驳杂。  

即使有剧本世界的帮助,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完全掌握的。  

必须要勤加练习。  

这一晚,郑景没有睡觉,而是专注于体验剧本世界。  

他把第一幕的剧情,反复演练了七遍。  

在学习兵器大师技能的同时,也是在完善剧本。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观赏性是第一位的。  

现实中项羽杀人,可能是一刀一个,干脆利落。  

但那样就不够精彩。  

郑景也发现了这点。  

他在剧本世界反复试验战斗的场景,设计一些武术动作,力争展现出最好的暴力美学。  

郑景是个狠人,就这样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