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再次体验剧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周小文也被谣言影响,郑景也懒得解释了。  

他挂了电话,起身来到电脑前,打开电脑登录邮箱,下载了剧本,看了起来。  

检测到玩家正在阅读吕氏春秋的新剧本,是否进入剧本世界,沉浸式演绎嫪毐这个角色?  

剧本:吕氏春秋。  

剧集:第24集——相依为命。  

剧情:卢生长成为一个少年,在赵国投效无门,于是来到秦国。  

但秦国也找不到机会,他饱读诗书却一无是处,只能靠卖字为生。  

芸姜是卢生的邻居,少女的父亲被征兵战死沙场,母亲病重,家境贫寒。  

卢生对芸姜非常照顾,两人暗生情愫,相依为命。  

温馨提示:玩家进入剧本世界后,自动加载嫪毐的天赋与技能。  

这次剧本体验,虽然是从第24集开始,但在时间线上,却是卢生13岁的时候。  

剧本世界是按照时间线来走的。  

因为芦苇写的剧本,把芸姜这个吕不韦的侍女,改成了嫪毐的暗子。  

卢生跟芸姜很早就认识,感情很深。  

嫪毐后来之所以能跟吕不韦斗争抗衡,芸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个暗线的谜底,直到剧本第24集才揭开。  

郑景出现在了一间破旧的土胚房里。  

他环顾一周,用四个字可以形容——家徒四壁。  

卢生学了一身理论知识,只能卖与帝王家,当不被权贵赏识时,他这些知识根本不实用,贫穷在所难免。  

郑景刚熟悉环境,就听到隔壁传来一个老妇人的咳嗽声。  

咳咳!咳咳咳~  

这咳嗽非常剧烈,好像要把人的肺给咳出来,时不时还伴随喝喝的吸气声,像是要断气一般。  

在这咳嗽之下,隐含少女无助的啜泣声。  

郑景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来到隔壁一栋破败的茅草屋。  

就看到茅草屋内,一个身穿破烂麻衣的少女,正跪在床头,给一个病恹恹的老妪拍背。  

她手里拿着一个碗,里面是一些草根熬成的药汤。  

老妇人喝了药汤,又咳嗽了一会儿,就闭目躺下了。  

郑景看着眼前跟陈郝长得一模一样的少女,瘦削如柳枝,面有菜色,一看就营养不良,问道:“老太情况如何?”  

芸姜看着郑景帅气的脸庞,听着他的询问,惶恐的心终于安定了一些。  

她说道:“医生说肺寒入体,必须及时服用驱寒散,可家里没钱了。”  

驱寒散一副就要半两钱,非常的贵。  

郑景这回没有随意发挥,而是按照剧本演绎,他思考了一下,说道:“老太的病拖不得,我先去找医馆赊欠。”  

芸姜闻言,眼眶红了,她盯着卢生,感激的说道:“谢谢!”  

画面一转,卢生拿到药材,给老太治病。  

为了帮助芸姜母女,他一个内心骄傲的读书人,不得不做了好几份体力活。  

帮人种田、抗包、拉车,卢生竭尽全力的帮助芸姜。  

此时的卢生,秉持着内心的良知,绝对是正道的光。  

老太多活了大半年,还是不治身亡。  

芸姜在卢生的帮助下,把母亲安葬。  

虽然还未过门,但她心里早已经把卢生当做自己的丈夫。  

两人相依为命,互相取暖,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也算幸福。  

冬日的夜晚,一团篝火下,卢生抱着芸姜,来了一个定情之吻。  

这一吻甜蜜又温馨,青涩而美好,在寒冷的冬夜,两人能感受到彼此滚烫的内心。  

只可惜好景不长,两人还未结婚,卢生就被强征徭役,芸姜也被人掳走,因为长得漂亮,她当做货物贩卖。  

这一段剧情,虽然跨越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但郑景演绎的,主要是剧本里的主线,重点也就四个场景。  

一个晚上,郑景就把这些剧情过了一遍。  

早上醒来的时候,他还是感觉非常心酸。  

那种跟芸姜相依为命的感觉,是非常纯真的感情,令人回味。  

正因为如此,后面两人失散别离,郑景才会觉得心酸,甚至有种痛苦和惘然的感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早上吃饭的时候,郑景的情绪都不是很好。  

陈韵伶还关心了几句。  

郑景也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但这种情绪还是难以驱散。  

他这种状态,特别像某些演员入戏过深之后,走不出来。  

郑景这才明白,剧本世界不能频繁使用,用过一次之后,最好在现实世界里嗨皮一段时间,缓冲一下。  

不然以剧本世界的沉浸感,短时间频繁使用,很容易精神错乱,分不清现实和虚幻。  

吃完早饭,郑景想了想,给扬雪打了个电话,约她出来玩。  

对抗剧本世界情绪的最好办法,当然是感受现实世界的美好。  

今天周六,扬雪正在看自己的剧本,准备赵姬这个角色。  

接到郑景的电话后,她内心很雀跃,立即放了剧本,梳妆打扮起来。  

看到扬雪的动作,扬蕊第一个调侃道:“老扬,你又开始化妆了,我猜猜,肯定是景少约你了!”  

听到这话,另一个室友姜艳说道:“老扬,我看报纸上说,这个景少背景不一般,长得又这么帅,肯定很花心的。  

你可要当心点,别被骗啰。”  

扬雪还没说话,泼辣的扬蕊便说道:“被骗又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