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群星闪耀时,幕府,卖官鬻爵(2/3)
近畿的事情,都平的差不多了?那斯波荣栋的幕府官职?…”
“哈哈!《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以老衲的修为,虽然还不能自空中造法,却能依着人心做画。”
“这幕府中纷繁的关窍,这寺社中争夺的名利,都在老衲明镜一样的心中呐!哎!我也不是愚狂,这大寺僧正之位,除了我外,其他几个师兄弟都是坐不稳的。他们没我这种本事,明白吗?能力不够,修为不行啊!…”
“所以,佛祖见证!对我来说,这‘平账’不过举手之劳,而‘买官’则是奔波之苦。只要有黄白的佛宝,用在最合适的有缘人身上,撬动最微妙的关窍…那就是因缘和合、命中注定,是‘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啊!…”
觉慧大和尚一脸慈悲,讲着幕府与寺社内的利益勾当,如同讲着最精妙的佛法。而龙造寺家弘瞪大了眼睛,恨不得洗干净耳朵倾听,不落下任何一句。这些幕府最高层的人际关系,可不是他这种肥前武家能够听到、利用的。也只有这些大寺背景的近畿高僧,几乎融在幕府的高层里,才能借着“佛法与金光”,在其中上下操弄。
“你问具体的佛法?不可说,不可说!…哈哈!看你心诚,那我就说一点吧。这斯波氏虾夷管领的职位,义澄将军既不在意,也知道的不多。而真正管事的,则是‘妙善院大禅定尼’…噢!你没听过?哈哈!其实就是御台所‘富子殿’,对,日野玉夫人的旨意!在整个幕府,除了新掌权的细川政元,也就是这位‘富子殿’的权势最大了!至于义澄将军,还没到亲政的时候呢…”
“佛祖啊!为了求这一道旨意,我可是行了三个月的精妙‘佛法’,在妙善院撒出去许多的‘金光’。而对‘富子殿’来说,斯波氏的家格本就足够,名分与法理,都是我天台宗送到手上的。她只要开了佛口,这一道旨意下来,义澄将军再用了印…从幕府转一圈出来,仅仅一个月不到,事情就板上钉钉的成了!哈哈!成了!!…”
觉慧大和尚大笑出声,脸上的慈悲也变成了得意。山靼黄金部族给出的七百斤黄金,他拿出两百多斤平了关船的账,拿了两百斤买了出云的硝石,一百来斤上下运作幕府买官,最后还结余了一两百斤黄金!
这可比抢劫来钱快多了,是真正凭着“佛法”的本事吃饭!说起来,他也是佛法精深的高僧,比起动嘴皮子、操弄人心,打打杀杀这种事情,确实不是他所擅长的。而眼下就是结尾款的时候了!后续的三百斤黄金,才是真正的利润大头,是都要落入他腰包的…
“弥住!拿来吧,幕府的文书!”
觉慧大和尚喝上一声,伸出手来。弥住僧便低头垂目,递上一卷系着金线的幕府《御教书》。这种册封文书的等级,几乎是室町幕府最高的一档,比《奉书》和《安堵状》高的多。而龙造寺家弘迫不及待的打开,就看到那龙飞凤舞的汉字,正是幕府册封守护代的正式格式:
“右件、斯波荣栋、可被仰付为蝦夷守护事。仍以此被仰付者也…”
“斯波氏代代效忠幕府,自义重以来勋劳可纪。今荣栋承其家业,器识端直、武略具足,素著镇边之能。近者虾夷地边患未靖,贼徒间发,海道不宁。故特令荣栋镇抚一方,以安夷务,为‘虾夷守护’,统领津轻海峡以北,虾夷地诸馆…”
“可令统摄所隶诸地兵马、驱除乱徒、听断军民讼累,及收旧例课役…”
“若有抗命不服者,令以守护法度施行可也。自今以往,不得他人辄擅干预…”
“仍下斯教,仰尔遵行…”
“明应四年九月一日。”
“征夷大将军义澄(花押)”
“主神啊!虾夷守护代的幕府官职!真正的册封文书!…”
龙造寺家弘飞快的看了一遍,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喜色。作为武家嫡流,没有人比他更懂,这份文书所代表的武家名分与法理!
有这样的册封文书所在,王国对虾夷地的和人诸馆,对南边的蛎崎氏,就终于有了居高临下的出兵理由,有了“统摄兵马、听断讼累、收取课役”的军事、刑事、税收权限,也就是整个虾夷地中无法否认的统治权!
而这份和人各氏族间通行的法理,也正式让王国披上了一层“斯波氏”的外衣,再也不是什么山靼虾夷的蛮族了,不会再被奥州的各和人氏族群起而攻之。从此,王国就真正在和人诸部中立下了根脚,像是土豆的根系扎入虾夷的土中,有了更广阔的成长潜力!
“虾夷守护!虾夷斯波氏,在虾夷地开拓筑城,立下根脚…不!以斯波氏的家格,完全可以更进一步,成为虾夷管领,变成奥州斯波氏!而后,依靠王国的黄金与山靼的甲兵,南下进军奥陆,谋求南部氏的沃土,甚至再往南、往南!…主神庇佑!主神庇佑!!…”
这一刻,纷繁而无限的未来,都在龙造寺家弘的脑海中翻腾。他脸色发红,呼吸也急促起来,正要把这《御教书》收入怀中。觉慧大和尚却蓦然伸手,把这册封文书按在茶几上。然后,他一脸慈悲,笑着道。
“家弘君!不要急。除了这份《御教书》,我这三艘船上,还有千斤硝石,千石米粮,十几户近江收拢的斯波领民,几个会筑馆的匠人…”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这笔说好的大生意,我
“哈哈!《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以老衲的修为,虽然还不能自空中造法,却能依着人心做画。”
“这幕府中纷繁的关窍,这寺社中争夺的名利,都在老衲明镜一样的心中呐!哎!我也不是愚狂,这大寺僧正之位,除了我外,其他几个师兄弟都是坐不稳的。他们没我这种本事,明白吗?能力不够,修为不行啊!…”
“所以,佛祖见证!对我来说,这‘平账’不过举手之劳,而‘买官’则是奔波之苦。只要有黄白的佛宝,用在最合适的有缘人身上,撬动最微妙的关窍…那就是因缘和合、命中注定,是‘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啊!…”
觉慧大和尚一脸慈悲,讲着幕府与寺社内的利益勾当,如同讲着最精妙的佛法。而龙造寺家弘瞪大了眼睛,恨不得洗干净耳朵倾听,不落下任何一句。这些幕府最高层的人际关系,可不是他这种肥前武家能够听到、利用的。也只有这些大寺背景的近畿高僧,几乎融在幕府的高层里,才能借着“佛法与金光”,在其中上下操弄。
“你问具体的佛法?不可说,不可说!…哈哈!看你心诚,那我就说一点吧。这斯波氏虾夷管领的职位,义澄将军既不在意,也知道的不多。而真正管事的,则是‘妙善院大禅定尼’…噢!你没听过?哈哈!其实就是御台所‘富子殿’,对,日野玉夫人的旨意!在整个幕府,除了新掌权的细川政元,也就是这位‘富子殿’的权势最大了!至于义澄将军,还没到亲政的时候呢…”
“佛祖啊!为了求这一道旨意,我可是行了三个月的精妙‘佛法’,在妙善院撒出去许多的‘金光’。而对‘富子殿’来说,斯波氏的家格本就足够,名分与法理,都是我天台宗送到手上的。她只要开了佛口,这一道旨意下来,义澄将军再用了印…从幕府转一圈出来,仅仅一个月不到,事情就板上钉钉的成了!哈哈!成了!!…”
觉慧大和尚大笑出声,脸上的慈悲也变成了得意。山靼黄金部族给出的七百斤黄金,他拿出两百多斤平了关船的账,拿了两百斤买了出云的硝石,一百来斤上下运作幕府买官,最后还结余了一两百斤黄金!
这可比抢劫来钱快多了,是真正凭着“佛法”的本事吃饭!说起来,他也是佛法精深的高僧,比起动嘴皮子、操弄人心,打打杀杀这种事情,确实不是他所擅长的。而眼下就是结尾款的时候了!后续的三百斤黄金,才是真正的利润大头,是都要落入他腰包的…
“弥住!拿来吧,幕府的文书!”
觉慧大和尚喝上一声,伸出手来。弥住僧便低头垂目,递上一卷系着金线的幕府《御教书》。这种册封文书的等级,几乎是室町幕府最高的一档,比《奉书》和《安堵状》高的多。而龙造寺家弘迫不及待的打开,就看到那龙飞凤舞的汉字,正是幕府册封守护代的正式格式:
“右件、斯波荣栋、可被仰付为蝦夷守护事。仍以此被仰付者也…”
“斯波氏代代效忠幕府,自义重以来勋劳可纪。今荣栋承其家业,器识端直、武略具足,素著镇边之能。近者虾夷地边患未靖,贼徒间发,海道不宁。故特令荣栋镇抚一方,以安夷务,为‘虾夷守护’,统领津轻海峡以北,虾夷地诸馆…”
“可令统摄所隶诸地兵马、驱除乱徒、听断军民讼累,及收旧例课役…”
“若有抗命不服者,令以守护法度施行可也。自今以往,不得他人辄擅干预…”
“仍下斯教,仰尔遵行…”
“明应四年九月一日。”
“征夷大将军义澄(花押)”
“主神啊!虾夷守护代的幕府官职!真正的册封文书!…”
龙造寺家弘飞快的看了一遍,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喜色。作为武家嫡流,没有人比他更懂,这份文书所代表的武家名分与法理!
有这样的册封文书所在,王国对虾夷地的和人诸馆,对南边的蛎崎氏,就终于有了居高临下的出兵理由,有了“统摄兵马、听断讼累、收取课役”的军事、刑事、税收权限,也就是整个虾夷地中无法否认的统治权!
而这份和人各氏族间通行的法理,也正式让王国披上了一层“斯波氏”的外衣,再也不是什么山靼虾夷的蛮族了,不会再被奥州的各和人氏族群起而攻之。从此,王国就真正在和人诸部中立下了根脚,像是土豆的根系扎入虾夷的土中,有了更广阔的成长潜力!
“虾夷守护!虾夷斯波氏,在虾夷地开拓筑城,立下根脚…不!以斯波氏的家格,完全可以更进一步,成为虾夷管领,变成奥州斯波氏!而后,依靠王国的黄金与山靼的甲兵,南下进军奥陆,谋求南部氏的沃土,甚至再往南、往南!…主神庇佑!主神庇佑!!…”
这一刻,纷繁而无限的未来,都在龙造寺家弘的脑海中翻腾。他脸色发红,呼吸也急促起来,正要把这《御教书》收入怀中。觉慧大和尚却蓦然伸手,把这册封文书按在茶几上。然后,他一脸慈悲,笑着道。
“家弘君!不要急。除了这份《御教书》,我这三艘船上,还有千斤硝石,千石米粮,十几户近江收拢的斯波领民,几个会筑馆的匠人…”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这笔说好的大生意,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