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整理收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罗浮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普愚老僧终究还是对王生动手了。  

观真刚出事时,他没动手;王生卧病在床时,他也没动手;偏赶在王生小有名气、心中正怀希望之际,将其送去“闭关”。  

显然是将观真的死算在了王生头上,并强忍一年,任其发展,好让其承受自云端跌入炼狱的巨大落差。  

这份忍性与狠辣,也是罗浮深感头疼。  

仔细回想这几次推演强化的经历,自己的意志化身,先是观真,后是王生,多是折在了对方手里。  

那一句“去闭关吧”,简直如魔音贯耳,让他一个头、两个大。  

可自己偏偏又奈何不得对方。  

“没实力就忍着呗。”  

罗浮轻叹了口气,仰头,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此次强化收获,已足以让他振奋:  

真名:天生佛子等级:35  

属性:人/灵/圣种类:身份定位:佛名场面:水漫金山链接卡牌:百宝绫罗袈裟、老佛莲花帽、黑鳞诛妖禅杖、烫金绘稻钵盂、链神纹身(大莽蛇神)…  

身份加成:  

金山寺住持:卡组内,与佛教有关的卡牌,效果中幅提升,技能消耗中幅降低。身处杭城系及金山寺领域,可略微调动俗世诸佛念力。  

未来觉者:身份绑定后,卡师可掌握较为精深的佛门武艺与佛法经文。  

受到致命危机时,可主观触发觉者降临效果,以某一建筑或物体为媒介,召唤品质、等级小幅超出持卡者心力上限的释教单位虚影,为己所用。  

效果触发后,卡牌在七个蔚蓝日内,无法使用。  

当前已链接单位:斗战胜佛、观世音菩萨、极欢送子佛、归墟九葬菩萨、大至圣万劫光佛(该单位系上位俗神怪怪古三十三化身之一)  

卍字印记:身份绑定后,不同层级的妖、魔、鬼、怪类单位,在靠近持卡者时,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持卡者可通过念诵佛经、觉者名等形式,主观强化克制效果。  

当持卡者在推演世界线内的声望达到地区级,或功德、信仰累积至高僧级,可主观超度方圆十蔚蓝里内的亡灵,削弱或清空妖、魔、怪类单位的负面磁场。  

高僧大德:心怀慈悲,悲天悯人。日行一善,可积累功德。功德可作为万能能量使用。  

身份技能:  

摩呼罗迦:该身份已与八部众之:摩呼罗迦绑定,可调用神力层级随身份等级提升而提升。  

掌中佛国(严重残缺):诸佛念力加持下,可消耗少量心力,召唤已链接的佛类场景或领域。  

拈花一指(严重残缺):诸佛念力加持下,可消耗一定心力,凝聚彼岸魔佛拈花一笑之虚影。  

介绍:出生时,地涌金莲,天花乱坠。世人皆传,他是某位觉者的转世。  

作为帝京古佛寺主持、俗世佛门领袖:普愚的关门弟子,他也并没有辜负这番期待。  

他在短暂的人生中表现出了超绝的悟性与心性。并在临终之时,达成了大永恒自觉境。  

可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落得什么好名。  

“大至圣万劫光佛…是怪怪古的化身?”  

罗浮忍不住蹙了蹙眉。  

即便是他这个对俗世神话、历史了解并不充分的人,也听说过“万劫光佛”这个词。  

其定位类似另一时空的“阿弥陀佛”,是蔚蓝及俗世僧侣常挂在嘴边的佛号,也是蔚蓝与俗世佛门释教最重要的精神符号。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空,人们在见到尼姑、和尚时,脑袋里马上就会蹦出个词。  

这就是“万劫光佛”在两界的超然地位。  

而据罗浮所知,其也是法性与地位不亚于“俗世之尊”,或者说,俗世佛祖的佛陀。  

这样一个恐怖存在竟然是怪怪古的示现化身?  

罗浮起初还有些诧异,可一想到,华夏神话中,关二爷、妈祖娘娘、观音菩萨等“流量”比较大的仙神也是在各门各教都有神职、化身,马上就理解了。  

怪怪古作为排面最大的俗神之一,有这样的待遇实属正常。  

不过理解归理解,要说罗浮一点心理波动都没有,那也是假的。  

“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现在,怪怪古也是我的‘翅膀’,是我的后援之一。”  

“即使终将彼此对立,那也是以后的事。”  

“至少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祂勉强算是‘自己神’。”  

“理论上,祂的力量越强、排面越大,我和猴哥能从祂这儿取得的收获也就越多。”  

“想得太多,纯是庸人自扰。”  

调整好心情,罗浮又将注意力转移到落魄书生,不,传奇书生的卡牌面板上:  

真名:传奇书生等级:23  

属性:人种类:身份定位:文名场面:孤作盖俗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孺子可教、入木三分…  

链接卡牌:无副将/组合:青白二蛇身份加成:  

大才在野:卡组内,与官场体系有关的卡牌,效果中幅提升。  

天纵奇才:身份绑定后,持卡者学习能力中幅提升,书法、绘画等文道技能掌握度大幅提升,且更容易触发文道类名场景。  

白蛇之夫:“草莽英雄”的身份让他更容易收获蛇属或含有蛇类特征的神秘单位的好感。  

明星陨落:少时惊艳的表现与英年早逝的结局叠加出的无尽遐想与美好滤镜,让推演世界线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