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八部天龙身上纹,俗世法海(2/3)
十倍速推进其人生进程。
佛子降生,天降异象,百日宴上老僧送金莲…
“暂停。”
在让观真小和尚化身“俗世法海”前,罗浮还准备进行其他尝试。
比如:尝试利用佛子降生到十岁进京这一跨度颇长的时间差,做一些文章。
想到这里,罗浮直接以“至高神”的身份,干涉乔小公子的意志,让其在两三岁时,请家财万贯的财主父亲为自己择选修炼启蒙老师。
乔员外自是欣然应允。
他也想借此机会,请一些本地高手做家族教习、供奉,尝试阻止普愚和尚几年后的“收徒计划”。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大把心金、魂银洒下去,不过半年,便有大把“高手”,汇集在乔家。
有背负楠木剑的深蓝袍阴鸷道人、有面带诡异笑容的黄袍妖僧、有撂地卖艺的江湖异人、有生就“三只手”的地方名偷…
三教九流,汇集一处。
面对这些偷鸡摸狗、邪魔外道之徒,家业甚大、饱读经书的乔员外竟也丝毫不嫌恶。
还真对得起“及时雨”这一外号。
遗憾的是,根骨极佳、悟性惊人的乔小公子无论如何努力,就是不通左道旁门。
修习佛门神通时,却能做到举一反三、进步神速。
尤其在修习黄袍妖僧所授、出自极欢送子佛之手的《极欢心经》时,更是“百脉俱通”、一日千里。
“嗯,有点意思。”
罗浮嘴角挂起一道莫名笑容。
继续看下去:
转眼来到乔小公子十岁这年,红袍老僧盘坐莲台,如约而至。
面对汇集乔家的邪魔外道,他只拈花一笑,须臾后,乔家庄上空,缓缓升起一朵血莲。
“屠杀”一词根本不足以形容眼下这一幕。
老僧对这些名扬奉州的高手,完全就是“抹杀”。
甚至比小孩在田字格里画了个火柴人,又用橡皮擦掉,还要轻松。
乔小公子最终还是上了普愚老僧的莲台,又重回原本轨迹,成了观真小和尚。
俗世东土帝京,老佛寺,一如既往的庄严肃穆、金碧辉煌。
不同于上次的先识字、再念经、后学神通。
这一回,观真什么都会,基本功异常扎实,所修所习还是最为“纯正”的佛门神通。
普愚老僧也没有所谓的“教学洁癖”,对于这样一位带艺从师、根底扎实的小弟子,自然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
“好啊,娃。如此悟性与努力,倒真有了几分未来觉者的样子。”
老和尚笑眯眯地摸了摸徒弟的头,两条毛毛虫似的花白眉毛一抖一抖。
之后,就像是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摸出一根糖葫芦,再一翻手,又是一头精致小巧的犬型机关兽。
“觉者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亦当体悟众生,悟万般相。
师父可不想你变成整天就知道板着张脸的‘小大人’。
享受童年、快快乐乐、松弛有度、劳逸结合,才不会在那最后一哆嗦,伏于心魔。
去玩吧。
师父嘱咐膳房,给伱准备了不少好吃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给我家乖徒儿亏了嘴。”
老和尚慈爱笑笑,比起原本轨迹,更加溺爱这位弟子。
罗浮本以为自家爹妈已经是溺爱孩子的极限了,没曾想,这普愚老僧更是顶中顶。
之后几年的推演,都对观真小和尚抱有长辈对子嗣的无限疼爱。
倘若不是罗浮上午才见过“去闭关吧”的冥场面,这会儿真有可能觉得对方是个好人。
长达几年的人生进程中,丝毫不露马脚。
这演技未免太炸裂了些,诸夏娱乐圈就要靠这种老戏骨来整顿!
书归正题。
一如“前世”,看着就很亲切的观潮师兄踩点来刷小和尚的好感。
却又在得知自家师弟已提前修习俗世佛门经典与神通后,瞬间垮脸,在将木偶玩具和水果干货扔下后,就拂袖转身而走。
“观潮师兄真是个怪人,对吧?”
熟到不能再熟的低哑嗓音又一次在身后响起。
明明是大中午,却莫名带给人一丝凉意。
“观真是个听师父话的乖孩子,每天按时做课业、认真修炼,大家都喜欢。”
“而观潮呢,师父从乱葬岗上捡他回来,像尘世里的父母对待子嗣那样将他哄大,可他却用不务正业和屡次顶撞来回报…”
“观真要是和这样的师兄一起玩,大家就都不喜欢你了,知道吗?”
不知何时出现在观真身后的普愚老僧柔声细语,阴冷的氛围好似邪魔低语。
受罗浮操控的观真小和尚却没有回答老僧这句“知道吗”,而是反问道:“师父为什么不把他赶出去?”
“嗯?”普愚老僧微微歪着头,花白的眉毛向上一抖。
“这种不知孝悌、顶撞师父的人,就不该留在老佛寺!
弟子听闻,近日景州一带在闹饥荒,不如让观潮师兄前去‘布施’。
这样一来,既能让他知错改错、学会自觉,也好让众生享到我佛之荫。”
普愚老僧闻言先是一怔,旋即哈哈一笑道:“好好好,我观真徒儿真不愧是天生觉者,未来的俗世之尊,悟性就是超人!
为师本打算让你师兄到面壁院闭关,如今看来,倒是不如你想的好了。
好好好,老佛寺后继有人矣!”
普愚说
佛子降生,天降异象,百日宴上老僧送金莲…
“暂停。”
在让观真小和尚化身“俗世法海”前,罗浮还准备进行其他尝试。
比如:尝试利用佛子降生到十岁进京这一跨度颇长的时间差,做一些文章。
想到这里,罗浮直接以“至高神”的身份,干涉乔小公子的意志,让其在两三岁时,请家财万贯的财主父亲为自己择选修炼启蒙老师。
乔员外自是欣然应允。
他也想借此机会,请一些本地高手做家族教习、供奉,尝试阻止普愚和尚几年后的“收徒计划”。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大把心金、魂银洒下去,不过半年,便有大把“高手”,汇集在乔家。
有背负楠木剑的深蓝袍阴鸷道人、有面带诡异笑容的黄袍妖僧、有撂地卖艺的江湖异人、有生就“三只手”的地方名偷…
三教九流,汇集一处。
面对这些偷鸡摸狗、邪魔外道之徒,家业甚大、饱读经书的乔员外竟也丝毫不嫌恶。
还真对得起“及时雨”这一外号。
遗憾的是,根骨极佳、悟性惊人的乔小公子无论如何努力,就是不通左道旁门。
修习佛门神通时,却能做到举一反三、进步神速。
尤其在修习黄袍妖僧所授、出自极欢送子佛之手的《极欢心经》时,更是“百脉俱通”、一日千里。
“嗯,有点意思。”
罗浮嘴角挂起一道莫名笑容。
继续看下去:
转眼来到乔小公子十岁这年,红袍老僧盘坐莲台,如约而至。
面对汇集乔家的邪魔外道,他只拈花一笑,须臾后,乔家庄上空,缓缓升起一朵血莲。
“屠杀”一词根本不足以形容眼下这一幕。
老僧对这些名扬奉州的高手,完全就是“抹杀”。
甚至比小孩在田字格里画了个火柴人,又用橡皮擦掉,还要轻松。
乔小公子最终还是上了普愚老僧的莲台,又重回原本轨迹,成了观真小和尚。
俗世东土帝京,老佛寺,一如既往的庄严肃穆、金碧辉煌。
不同于上次的先识字、再念经、后学神通。
这一回,观真什么都会,基本功异常扎实,所修所习还是最为“纯正”的佛门神通。
普愚老僧也没有所谓的“教学洁癖”,对于这样一位带艺从师、根底扎实的小弟子,自然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
“好啊,娃。如此悟性与努力,倒真有了几分未来觉者的样子。”
老和尚笑眯眯地摸了摸徒弟的头,两条毛毛虫似的花白眉毛一抖一抖。
之后,就像是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摸出一根糖葫芦,再一翻手,又是一头精致小巧的犬型机关兽。
“觉者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亦当体悟众生,悟万般相。
师父可不想你变成整天就知道板着张脸的‘小大人’。
享受童年、快快乐乐、松弛有度、劳逸结合,才不会在那最后一哆嗦,伏于心魔。
去玩吧。
师父嘱咐膳房,给伱准备了不少好吃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给我家乖徒儿亏了嘴。”
老和尚慈爱笑笑,比起原本轨迹,更加溺爱这位弟子。
罗浮本以为自家爹妈已经是溺爱孩子的极限了,没曾想,这普愚老僧更是顶中顶。
之后几年的推演,都对观真小和尚抱有长辈对子嗣的无限疼爱。
倘若不是罗浮上午才见过“去闭关吧”的冥场面,这会儿真有可能觉得对方是个好人。
长达几年的人生进程中,丝毫不露马脚。
这演技未免太炸裂了些,诸夏娱乐圈就要靠这种老戏骨来整顿!
书归正题。
一如“前世”,看着就很亲切的观潮师兄踩点来刷小和尚的好感。
却又在得知自家师弟已提前修习俗世佛门经典与神通后,瞬间垮脸,在将木偶玩具和水果干货扔下后,就拂袖转身而走。
“观潮师兄真是个怪人,对吧?”
熟到不能再熟的低哑嗓音又一次在身后响起。
明明是大中午,却莫名带给人一丝凉意。
“观真是个听师父话的乖孩子,每天按时做课业、认真修炼,大家都喜欢。”
“而观潮呢,师父从乱葬岗上捡他回来,像尘世里的父母对待子嗣那样将他哄大,可他却用不务正业和屡次顶撞来回报…”
“观真要是和这样的师兄一起玩,大家就都不喜欢你了,知道吗?”
不知何时出现在观真身后的普愚老僧柔声细语,阴冷的氛围好似邪魔低语。
受罗浮操控的观真小和尚却没有回答老僧这句“知道吗”,而是反问道:“师父为什么不把他赶出去?”
“嗯?”普愚老僧微微歪着头,花白的眉毛向上一抖。
“这种不知孝悌、顶撞师父的人,就不该留在老佛寺!
弟子听闻,近日景州一带在闹饥荒,不如让观潮师兄前去‘布施’。
这样一来,既能让他知错改错、学会自觉,也好让众生享到我佛之荫。”
普愚老僧闻言先是一怔,旋即哈哈一笑道:“好好好,我观真徒儿真不愧是天生觉者,未来的俗世之尊,悟性就是超人!
为师本打算让你师兄到面壁院闭关,如今看来,倒是不如你想的好了。
好好好,老佛寺后继有人矣!”
普愚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