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团结互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劳伦斯就迅速前往渡姆港。  

“里斯,拉奥,我打算改造三桅帆船,在上面盖一个能容纳三百人的房子。”  

里斯是这里最好的船匠,听到劳伦斯的异想天开后首先是思索,而不是质疑和否定。  

劳伦斯是这里的先知,也是众人的主人,身份上的差距让众人必须要思考他的话,也要注意说话态度。  

“先知,我们的船没有那么多地方,继续加盖木头房子会让船帆变得难以控制。”  

拉奥站在一边,附近还有其余船匠和木工都走过来听取意见,这是劳伦斯允许并鼓励的行为。  

“那就让船帆的作用降低!”劳伦斯介绍道:“这只船的作用不是远航和加速,它要成为我们在海上的城墙,哨塔!”  

“只需要一个顺风能动的船帆就行了,其余可以让水手,或者后方的船只顶着它冲锋!”  

“可以把现在的船帆砍掉,换成不碍事的小帆!”  

里斯从未有过这种设计理念,其余的造船者也聚集过来思考着这种可能。  

在船上造一个房子,一个用来当进攻和防御用的房子。  

听起来很奇特,但是仔细想想的话,又发现很有用。  

大家之前制造的最多的还是传统的海盗长船,一直都单层的船体,就连船帆也都是一张。  

跟着劳伦斯干活后,造船变得越来越复杂,造出来的船也比以前的小船利害非常多。  

拉奥询问道:“三百人再加上高房子,船会不会不稳?”  

奴隶可以询问主人问题,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也是这里才有的奇怪事情。  

这让很多刚加入的海浪王国人觉得不可思议。  

“不会,只要搞好平衡就没有问题,我们的船很大,吃水也比较浅,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一边盖房子,一边测试各种问题。”  

“再多的想法也只是想法,现在我们就试一试,先让人在船底和海水一起的地方画一条黑线,然后上去三百人看看能压下来多少。”  

“我已经把普米修镇盖房子的木匠头领弗拉尔喊过来了,等他骑着羊过来,我们就一起总结经验。”  

其余人自然也没有意见。  

“是,先知。”  

众人很快停下了橡木号的制作,开始实验三桅帆船的性能。  

橡木号是第三代船只,继三桅帆船和里斯号之后的第三代战船,到时候会装备船舵、楼房、风帆、撞木、铁锚等精良设备。  

橡木号的各项属性都会超越里斯号,不论是容量还是功能性和速度。  

只是目前建造的时间太短,这艘船至少要等到明年夏天才能下水。  

劳伦斯趁着其余人准备的时间,在造船厂外面的海滩附近看着自己的船队。  

除了停靠在远方的三桅帆船外,大量平底船都停靠在了浅滩的位置,还有一些船只则是出海训练,或者是运输货物给飞鱼港。  

橡木号的船底也是平缓的,如反过来的乌龟壳一样可以停靠在沙滩上,吃水面积不会超过两米。  

船只的吃水深度和宽度都取决于用途,劳伦斯要把橡木号开进飞鱼港,飞鱼港的直线水道只有十多米宽,所以橡木号的船只宽度和吃水线就要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  

如果今后发现了必须要去的海域和港口,那么第四代船只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长宽高等指标。  

这一次海战如果打赢了猪蹄城,第四代船只将会以运输和装载为主,如果败了,那么第四代船只就会以进攻为主。  

很快木匠和渡姆港的士兵都集合了过来。  

众人先用小船划到三桅帆船旁边,在海水所触碰的地方用颜料进行画线。  

“上船!先上去三百人!”  

劳伦斯的命令下达之后,附近的小船就靠近了过去。  

不需要船板,这些人直接用钩子勾到船舷,然后迅速爬上去。  

也有人使用上面人放下来的绳子,直接双手不断地用力就爬了上去。  

一条条绳子被放下来,水手们在劳伦斯的注视下,兴奋地爬了上去。  

很快有人爬到一半掉进了水里,很快引起其余人的嘲笑。  

“是绳子太滑了!我的手沾了水!”落水的人迅速找理由狡辩。  

在这个崇尚武力的地方,尤其是在先知的注视下,表现不好会让当事人觉得非常丢人。  

劳伦斯站在一边的小船上看着吃水线,又看着那个从水里又抓着绳子爬上去的士兵。  

“拉奥,回去之后做个带弯钩的梯子,这样以后打仗的时候会方便很多,可以爬上去就战斗,也不用担心手滑抓不住绳子。”  

拉奥恭敬道:“是,先知。”  

一旁站着的瓦基里人阿克达觉得这是很不好的事情。  

“不需要那么麻烦,我们的水手只用绳子就能爬上去,落水的都是南方王国的人!”  

劳伦斯平静道:“只要肯去战斗,勇敢的战斗,而不是放弃,那么在我这里就没有瓦基里人和海浪王国人的区别,所有人都是神的子民。”  

“所有人都有可能落在水里,你们要记住,神不会放弃你们,我也不会,所以我希望你自己不要放弃自己,也希望船上的人不要放弃你们的伙伴,你们的兄弟。”  

“船上的人放下绳子,拉他上去。”  

“你们要记住,当你遭遇不幸的时候,向你伸手的只会是你的兄弟同伴,还有我。”  

船上的人很快丢下绳子,六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